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双手手腕放入打结的绳环中.再让一个人、从两端拉紧绳子、缠绕几圈,并且打个结.然后盖上一条大手帕;接下来,双手向左右用力一拉.绳子就被解开了。

  • 标签: 中学 表演艺术 道具 解绳逃脱术
  • 简介:人们使用石头、木材、水泥,人们用它们来造房子、宫殿,这是建造,是精巧性在积极作用。突然之间,您抓住了我的心,您让我感觉那么美好,我是幸福的,我说:真美。这是建筑。——勒·柯西埃(LeCorbusier)

  • 标签: 柯布西埃 爱德华 建筑家 建筑师事务所 建造 别墅
  • 简介:<正>五十年代读苏联出的几部西欧文学史,总感到象在读一本作家论汇编。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学可以比作一棵树,主要干杈之外,它总还应有些枝叶;如果是一座森林,则除了实繁枝披的巨树之外,也会有一些不那么粗壮然而也许别具佳色的树木,树丛中还会有些香飘云外的奇花异草。既名之曰文学“史”,对这些理应也有所记载。以英国文学史来说,每个时期在著作等身的大师之外,都有一些作品不多却格外精致的作家,他们留下的珠玑玉屑至今仍吐着光辉,诸如十七世纪撒木尔·佩皮斯(1633—1703)的《日记》,十八世纪杰姆斯·博思韦尔(1740—1795)的《塞弥尔·约翰逊言行录》以及十九世纪查尔斯·兰姆(1775—1834)的《以利亚随笔》。本世纪初,能文擅画的麦克斯·

  • 标签: 西欧文学 英国文学史 作家论 苏联 言行录 随笔
  • 简介:洛陀》与图腾崇拜广西/丘振声一、洛陀:壮族的始祖神百张好树叶,难凑花一朵;千百本厚书,不比《洛陀》。这是壮族学者罩承勒在壮族地区收集到的一首民歌。这首壮歌用比喻的手法突出表现了一个意思,就是壮族人民十分喜爱与推崇自己民族的创世史诗《洛陀》。...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图腾崇拜 鸟图腾 祖先崇拜 壮族先民 壮族民间故事
  • 简介:本文阐述画罗汉唐卡保护修复中、运用观察分析总结对比以往修复经验,制定详实、科学、规范的修复方案,采用成熟的修复技术和修复材料,慎重对待新材料新技术。最大限度保持原貌,尽可能减少介入干预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等方面做出较详细的报告。

  • 标签: 布画罗汉唐卡 保护、修复
  • 简介:朗香教堂是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西耶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雕塑般的有机形态、坚实的造型、神秘的象征内涵,标志着他的设计风格从理性主义向有机主题与象征主义的转变。

  • 标签: 教堂 柯布 象征主义 50年代 20世纪 建筑大师
  • 简介:在文学读中,读者要与文本实现情感与精神的对流.共鸣是读者喜怒哀乐的情感运动形式的波峰.读者有"冷观",也有"热读",但二者容易导致偏离审美轨道的两极,只有"深情冷眼"才能保持审美心境的交融与和谐.文学阅读是一种合乎人类本性发展的自由自在的精神活动.

  • 标签: 文学读解 角色效应 热读 冷观 情感导向 文学阅读
  • 简介:丹增诺是西藏绘画史上属于门汤画派的杰出画家。因其出生洛扎,故有洛扎·丹增诺之称(生卒年月不详)。他出身门汤世家,幼年曾被认定为转世活佛灵童。一度苦修佛经,兼修藏医,孜孜以求,颇得真传。在他进入佛门之前门汤绘画艺术的启蒙作用,早已占领了他幼小的心田。他向往世俗生活,酷爱绘画,为了实现艺术上的追求,情愿舍弃他既得的“尊荣”。终于走上了攀登艺术高峰的道路。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他在绘

  • 标签: 艺术道路 洛扎 十七世纪 丹增 画史 身门
  • 简介: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雕塑家中,最有名的要算罗丹(1840—1917)、马约尔(1861—1944)和德尔(1861—1929)了。我在巴黎艺术城居住了半年,马约尔的作品,不少散置在罗浮宫门外边的绿地或大道旁,我在参观罗浮宫时已多次在近处观赏过,对罗丹美术馆和德尔美术馆,我前后两次参观,尤其是德尔创作的一座鲜为人知的中国外交家的青铜胸像,引起了我的兴趣,事情的前前后后让我们深受感动。一记得是去年(2000年)3月8日第一次参观德尔美术馆时,作为进出口的正门并不大,也不怎么显眼,正门的右手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放置了十多座大大小小的雕塑,其中最大的是从德尔的为阿根廷共和国所作的《阿鲁贝阿尔将军的骑马像》上翻下的那匹高达六米的铜马。铜马磅礴的气势,体积的饱满,手法的简洁,以

  • 标签: 美术馆 中国外交 肖像雕塑 雕塑家 骑马像 阿根廷
  • 简介:你吃过黄河柿吗?黄中泛红,圆里带方。未熟艮涩,熟后极甜。尤其是它的甜,不同于别的水果,它不是清甜而是酣甜,其粘稠恋口,远糖水而近蜜汁。制成柿饼,更是软韧浓沙可口,外面泛一层柿霜,雪白而清凉。柿树生长在黄土塬上,耐旱耐寒,不怕贫瘠,叶肥厚,枝虬曲,木质坚硬,称作“乌木”。秋天,叶红果红,柿林如火,更是一派壮观景象。也许,柿汁的粘稠来自黄河水的悬浑?也许,柿树的倔强来自黄土塬的厚深?八十年代初,我曾在《中国新闻》上以《以刻刀作犁头的版画家》为题,向海内外读者介绍扎根河南的画家陈天然。一转眼十余年过去了,1995年新春伊始,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大型画册《陈天然书画集》的首发式;第一本关于陈天然的评传《诗情土地上的跋涉者)(徐恩存著)也同时相伴发行。

  • 标签: 陈天然 书画艺术 黄河水 《中国新闻》 版画家 《芥子园画传》
  • 简介:勒·柯西耶1887年出生在瑞士,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柯西耶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后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掀起了现代建筑的思潮。

  • 标签: 设计思想 柯布 布达佩斯 现代建筑 建筑师 事务所
  • 简介:中越边境壮族支系广西龙州傣族群天琴文化内涵丰富,在历经漫长曲折的历史以及突破山村狭小空间的过程中,从远古时代延绵到现当代,从乡村社会传播到大小都市,从中国展演到世界,无不展现其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魅力。探究其生成根源及发展机制,给类似族群、民族文化生存、发展以启迪和思考,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社会历史价值。

  • 标签: 布傣族群 天琴文化 传播 启示
  • 简介:门巴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在浩如烟海的西藏艺术中,门巴族的歌舞艺术以它不同的表演形式和风格,闪耀着夺目的艺术光彩.地处西藏自治区门隅北部的错那县勒区是属西藏山南地区的一个县区地方,也是我国门巴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根据笔者下乡调查和了解,流传在错那县勒区的门巴族民间歌舞大致可分为四大品种:一、萨玛;二、贺新房;三、门巴戏;四、羌姆.下面逐一加以介绍.

  • 标签: 巴族 羌姆 民间歌舞 动作特点 西藏山南地区 少数民族
  • 简介:洛陀经诗》作为壮族创世史诗,不仅体现了壮族历史发展的过程,更将壮族群众生存状况鲜活地呈现出来,铺设出了一幅波澜壮阔、浑然天成的锦绣图画。在生命宇宙观的整体观照下,基于早期先民的生存经验和生存智慧,壮族人民对生态平衡和自由选择不懈追求探索,最终形成了“自然-社会生产-民族结构-生命意识-生存哲学观”的生长范式。壮族生存哲学观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性和借鉴性作用。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生命力 民族生存 民族精神 自由
  • 简介:弗兰克·里奇是英国著名作曲家、中提琴家、指挥家、教育家,他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本文主要探究他的三首钢琴小品《April》、《Rosemary》和《ValseCapricieuse》创作的审美取向,分析其现代创作技法所呈现之典雅美、音乐中所蕴含之诗情美。

  • 标签: 弗兰克·布里奇 钢琴小品 音乐内涵
  • 简介:作为2018年的爆款电视剧,《延禧攻略》的成功来自多方面。其封建帝王的宫斗表现,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置换为折射中国社会、族群制度,隐射和暗示以及置换成现实社会中群体构成、政治生态,以及关于人的性格和情感的核心要素的表现。其人际关系的表现丰富,的确证明它是一个群落表现相当出色的电视剧,声情并茂,细节毕现。其关于人的意念和理想的坚持、政治上和团体上的利益相争等方面的矛盾、难以避开上位下位的钩心斗角、善良与邪恶角逐、尔虞我诈的现实的映射。因此,它从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宫斗戏而成为中国时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剧中所展示的人们生存必须依赖,或者说攀附某个利益集团,人性的邪恶和善良是如何将它进行放大化的表现,男女相处的关系,尤其是女性之间如何把持的妒忌和坚守,保护和攻扦等等内在和深刻性问题,宛如一幅人际世界的攻略图。从演员选取求精,剧作设置求细,表现形态求真,人的常人性与异常性求奇等多方面,《延禧攻略》都是具有独特特性的研究价值的对象。

  • 标签: 电视剧创作 延禧攻略 构架与线索 人物表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