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佛教寺院羌姆流派[云南]郭净佛教传入西藏以后,经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努力,于公元8世纪扎下根基。10世纪后半期,酉藏进入佛教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史称"后弘期"。佛教势力从多康(今青海一带)和阿里两重新传入卫,并逐渐本土化,繁衍出具有西藏特点的各佛教...

  • 标签: 羌姆 宁玛派 藏地佛教 桑耶寺 莲花生 护法神
  • 简介:头戴宝冠是云冈石窟菩萨造像的基本装束。依据头冠的分类,云冈石窟菩萨像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云冈第一期与第二期的第9窟、第10窟、第7窟、第8窟,菩萨像头戴三面圆形宝冠,且宝缯为卷曲上扬的形式,头后有三角形冠披;第二阶段为云冈第二期第5窟、第6窟以后多数洞窟及第三期,头戴山形冠为多,逐渐取代早期的三面宝冠,且宝缯不再上扬。三角形冠披首先在云冈石窟出现,云冈石窟的头冠类型及装饰纹样与印度早期雕刻和犍陀罗佛教艺术紧密相关,三面宝冠的仰月形装饰来源于波斯萨珊王朝。

  • 标签: 云冈石窟 菩萨 头冠
  • 简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迁都,洛阳地区伽蓝纷立,佛教兴盛,成为新的南北朝佛教艺术发展中心。观察此时段内洛阳龙门石窟菩萨造像胸饰,可发现原处于南北两不同衍传脉络的璎珞与帔帛,经古阳洞、宾阳中洞等石窟相互碰撞交融,最终出现两者组合庄严菩萨造像的胸饰新样,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吻合石窟营建背景与空间主次关系的菩萨造像等级规制。

  • 标签: 菩萨造像 璎珞 帔帛 等级规制
  • 简介:为整顿西藏历经准噶尔部侵扰和“卫战争”之后的乱局,建立起有序的地方政治格局与社会秩序,强化中央对西藏事务的管辖,雍正五年(1727),清中央派遣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往办事”,并“总理”“内事务”。驻大臣制度由此诞生,从此开启了中央派遣官员常川驻并直接管理西藏事务的先例,并成定制。1912年,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王朝的覆灭,清代驻大臣制度终结。

  • 标签: 驻藏大臣制度 卫藏战争 准噶尔部 社会秩序 政治格局 直接管理
  • 简介:我国西藏藏族自古创造了大五明和小五明之学,与中华各民族古今文明一起齐步跻身于世界之林。名扬于世的祖先和众多先辈贤哲学士,先赴后继迈步在学识征途,克服千辛万苦,双足奔走于突奇的绘画艺境,极大地丰富了藏族的奇妙绚丽的文化艺术,为我国伟大的文化宝库增添了稀世的瑰宝,光泽闪烁,值得自豪。西藏的绘画艺术是“大五明”之一的工艺学科内的一种美学。诚如工布活佛云丹嘉错(德海)文集所论:“接续求习工艺无边际,三门(指身、语、意)精工习艺汇百科”,实指身工、语工和意工三门艺术的功底艺术,尤以人体工

  • 标签: 五明 云丹嘉错 藏画 佛菩萨 文化艺术 文化宝库
  • 简介:在中国当代戏剧编剧中,张保民是一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剧作家,其代表作《菩萨岭》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农村题材佳作,本文将以《菩萨岭》为例,从人物创造、构造情境、剧作家的内心品质来分析张保民的"唯心主义"创作方法,通过揭示他的创作理念来思考戏剧编剧、戏剧创作该有的基本品质。

  • 标签: 张保民 《菩萨岭》 “唯心主义”剧作法
  • 简介:张雪明,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京西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收藏。

  • 标签: 墨艺轩藏画
  • 简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首城国际17号楼一单元801室电话:13520948326网址:www.moyixuan.cn联系人:滕惠英

  • 标签: 墨艺轩藏画
  • 简介:2009年4月11日,洛杉矶附近的亨廷顿图书馆推出“六代翰墨流传——翁氏珍藏书画精品展”,这是一组世界上最伟大的私人收藏之一。展品包括翁同及家人搜的41件中国书画精品。此次活动的主办人是亨廷顿图书馆留芳园的首位顾问——翁同玄孙、91岁的华裔收藏家翁万戈。

  • 标签: 人生 书画精品 私人收藏 图书馆 亨廷顿 洛杉矶
  • 简介:“傩”,系古汉语中一个字词,拼音为nūo,意为驱鬼逐疫。傩歌、傩舞、傩雕塑、傩面具、傩戏……总称为傩艺术,是我国也是世界性的古老传统文化现象,是远古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己本身的勇敢认识和天真幻想的把握,是一种原始宗教性的祭祀艺术。虽然在藏语文中没有“傩”这个词和概念,但“傩”的形式在区远古社会的巫术和原始宗教性祭祀活动中就早已出现了并且十分发达,至今还保留在大量的宗教艺术和民间艺术之中,

  • 标签: 面具舞蹈 米那羌姆 傩戏 门巴戏 远古人类 宗教艺术
  • 简介:产生在雪域藏族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上千年来以它特有的魅力被多民族所接受,并各自得到巨大的发展,形成了其独具的博大、渊深、丰厚与多彩.这种多民族共同发展一部史诗的现象,将为我们在民族关系和文化发展方面提供好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现就在《格萨尔》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藏蒙《格萨尔》音乐试做一比较研究.一、关于流传系统与音乐形态蒙两族在历史上以政治、军事等方面关系密切,特别是通过宗教和文化对蒙区的大量渗透,将这种关系深刻化、永久化.《格萨尔》现象就是这种关系的一个缩影.

  • 标签: 《格萨尔》音乐 藏族 说唱艺术 蒙族 民族音乐 比较研究
  • 简介:针对"乐舞"与"彝走廊"这两个概念的讨论,音乐研究中对于概念的使用应把握其生成的语境与历史,尤其是针对于民族音乐学这种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更应如此。在面对外来概念对研究对象进行划分、定义时,应重视其自身的主体性表达。在"羌彝走廊"这一新提法之下,其范围内部的"乐舞"研究应重新进行定位与思考。

  • 标签: 藏羌彝走廊 乐舞 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