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普法战争期间(1870-1871年),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和卡米勒·毕沙罗在伦敦避难。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英国著名风景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纳(以下简称“纳”)表现光与空气微妙关系的绘画,这多少影响了他们此后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的艺术创作。也正因为纳的作品对印象派的影响,人们将他誉为“印象派鼻祖”。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所说:“纳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艺术界和中国公众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 标签: 艺术创作 国画家 风景 生活 神秘 中国美术馆
  • 简介:“喂,你好,我是许晴。”晚上12点钟,我拨通了许晴的电话,电话那边刚刚拍完了戏的她,声音很是疲惫。很久以前就和许晴有个约定,想跟她好好聊聊.没想到实现这个愿望却是在几年之后,“也许是我们有缘分吧,”电话那头的许晴说。跟她说和亚鹏一起拍封面的事,她觉得创意很好,于是欣然接受,但因为剧组的时间安排很紧,只有抽时间飞到北京来。此后的几天里,要么是她从珠海打电话给我,要么是我从北京打电话给她,彼此通知对方拍摄准备的情况。如此来来去去几天后,终于在一个晚上.她说:“我向导演请了假了,后天到北京拍摄封面!”因为时间匆忙,我也没有和许晴好好聊,只是把她断断续续说的一些话记录在这里.也许读者可以从她的言语中发现一个别样的许晴。

  • 标签: 女人服好 服好药 自信女人
  • 简介:“喂。你好。我是许睛。”晚上12点钟,我拨通了许睛的电话,电话那边刚刚拍完了戏的她。声音很是疲惫。很久以前就和许睛有个约定。想跟她好好聊聊。没想到实现这个愿望却是在几年之后,“也许是我们有缘分吧,”电话那头的许睛说。跟她说和亚鹏一起拍封面的事。她觉得创意很好,于是欣然接受。但因为剧组的时间安排很紧。只有抽时间飞到北京来。很久以前就和许睛有个约定。想跟她好好聊聊。没想到实现这个愿望却是在几年之后,“也许是我们有缘分吧,”电话那头的许睛说。

  • 标签: 许晴 演员 影视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 简介:一、第三只眼看收视率收视率是什么?它是电视人的命根子,也是戴在电视人头上的"紧箍咒"。有人把收视率奉为致胜的法宝,以获得高收视率为荣;有人对之不屑一顾,甚至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崔永元语)。所以,我们

  • 标签: 收视率 电视节目 电视文化 满意度调查 电视人 目标观众
  • 简介:泰特美术馆(TateBritain)公布了二O一一年度英国最高艺术奖项——纳奖(TurnerPrize)的候选人名单,入选艺术家包括画家乔治·肖(GeorgeShaw)和卡尔拉·布莱克(KarlaBlack),

  • 标签: 美术馆 名单 艺术家 候选人 布莱克
  • 简介:1957年美学大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氛围比较宽松、思想相对解放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学术意味比较浓厚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大讨论。这次美学大讨论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眠于1956年春,为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而写的《论食利者的美学》所引起,并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的激励下,迅速扩展,且逐渐于1957年6月“反右”前夕达到高潮,后一直绵延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论文达千余篇。

  • 标签: 美学大讨论 黄药眠 美学观 纪念 北京师范大学 新中国成立
  • 简介:数字虚拟现实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在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实验教学中,通过引入“中医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平台”课题研究,不仅在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和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推广价值。

  • 标签: 应用型 本科教育 虚拟现实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