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家宝与香是在达铺镇的篾香坊认识的。达铺镇俗称篾香之城。制香作坊不计其数。刚去时,家宝做晾香工,后来作坊缺人手,又去“染香脚”——“染香”与“晾香”,是做香工艺中最后的几道工序,无足轻重,埋汰又赚钱不多。家宝的理想,是做一名成熟的制香师傅。香比家宝稍晚一年去那家香坊打工。那是一个暴雨初歇的下午。雨水浇过的晒香场赤红遍地。日头刚一露脸,便像熔炉里的铜汁四处泼溅,耳际里听到潮湿的水泥地面发出被吮吸的寒牢声响……家宝被老板训了一通,因为那场暴雨来得迅疾,晾晒的篾香未及收好,有一些被淋了雨。老板黑着脸,口口声声要扣家宝工钱。

  • 标签: 作坊 暴雨 老板
  • 简介:没嫁去突厥之前,我住在汴京城中最为显赫的徐离相府。我的父亲,在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曾是他的太傅。皇上登基不久,就封了父亲为相。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夜空从黑暗中衍生的火焰,在旷野一点点侵入孤独之核。看啊——那么多翅膀,轻轻飞过醒着的窗口和睡着的道路,灯光充满了洁净的味道自虚而实,落在你的肩上远处,是无垠夜空,星光如豆洒在蓝绒布上从不理会夜风匆忙,溪水淙淙失眠的人,徜徉在田埂小径,火光闪过模糊的影子印在溪石上如同星空的某种暗示,遥远并不是唯一的距离,飞越山梁的晨光让世界再次诞生……

  • 标签: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本文阐述了项穆"中和"思想渊源及其成因。儒家"中庸"思想为项穆"中和"思想提供了哲理依据,而阳明心学作为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亦影响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审美风尚的变革。在明代,理学式微而伴之心学崛起的特定背景下,项穆提出"中和"审美思想,既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维护,又是对明"尚奇"书风的反叛。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尽管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我们应辩证看待这一思想,积极之处有可资借鉴的意义,消极之处还要视具体情况做深入考察。

  • 标签: “中和”思想 中庸 心学 品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