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书的研究对象扫叶山房,是我国出版文化史上一家著名的书坊,扫叶山房由苏州洞庭望族——席氏家族成员所创设,世代相传,有着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本书以历史时间为序,对扫叶山房发展史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考订了扫叶山房的创办年代、创办人及其发展史上重要人物的生平与交游,纠正了当前学界关于扫叶山房发展历史诸说中的错误之处;考察了该书坊

  • 标签: 扫叶山房 出版文化 历史时间 创办人 洞庭
  • 简介:<正>在我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他不但是一位历史人物,而且又是一个艺术形象。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注所叙的是历史人物的诸葛亮,而罗贯中《三国志演义》所描写的则是艺术形象的诸葛亮。世人读《三国志》与裴注者远不如读《三国志演义》者之多,所以艺术形

  • 标签: 诸葛亮形象 艺术形象 三国志演义 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 裴松之注
  • 简介:近年来,图书市场频爆冷门,“民间述史”、“个人史”等非虚构文学作品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热点。一些普通民众不仅能写史出书,而且作品还能在年度好书榜名列前茅。如姜淑梅的《乱时候,穷时候》、沈博爱的《蹉跎坡旧事》、许燕吉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饶平如的《平如美棠:我们的故事》、吴国韬的《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回忆录》、张泽石的《我的朝鲜战争》、野夫的《江上的母亲》、《乡关何处》、《身边的江湖》等,都获得了读者的青睐。

  • 标签: 文学作品 民间 视域 图书市场 普通民众 民办教师
  • 简介:<正>本人认为,《文学遗产》发起的“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的专题讨论,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所涉及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亦是深邃而宽广的,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一点三线”:其“一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家 文学学 文学史观 文史
  • 简介:口述史方法是历史学研究中搜集史料、构建史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将这一方法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将不同于以往从某一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本体出发的静态研究研究者“自上而下”传统观看视角.而是强调“眼睛向下”的民间研究视角,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和发展纳入大的社会历史变迁背景之下进行考量性研究。口述史通过将几千年来基于口传心授记忆之中的民族文化转换成文字材料、进而有效获取非遗的最基本材料,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起到弥补文献资料不足,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属性决定了传承人的口述史同其他领域的口述史相比.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以重庆花丝镶嵌工艺传承人李昌义口述史为例,从田野实践角度出发,具体探讨口述史方法应用于非遗研究中田野调查工作的必要性,试图建立可操作性的方法体系及理论标杆,力求突破非遗口述史研究中传承人的客位身份,以带动深入研究口述史,同时,以传承人视角关注非遗传承现状,不仅为即将失传的传统手工艺留下技艺存活的可能,也希望能实现从田野到理论再到非遗保护机制的新思考。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口述史研究 传承人 社会历史变迁 传统手工艺 历史学研究
  • 简介:<正>由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马积高教授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赋史》,终于同读者见面了!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里,赋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引人瞩目的品种。然而,当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进入文学史的宝库之后,近数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它却一直受到冷遇,不仅赋史付诸阙如,就是研究者也寥若晨星。建国以后,学术界虽也有如骆绍宾、游国恩诸先生,或曾着手破土,或曾立志动工,但他们都未能实现自己的宏愿而賚志以殁。本书作者在赋学尚被冷落的时代,毅然挑起了这一艰巨的重担,筚路蓝褛,以启山林,旁搜远绍,寻其坠绪,发愤多年,终于写

  • 标签: 汉赋 辞赋 新开拓 新文赋 文学史 文化史
  • 简介:当年,我决心将"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确定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时,多少有些冒险的意味。首先因为自己对医学完全是外行,缺乏相应的知识准备;而且课题本身具有相当的难度,甚至没被关注与涉猎。但对这一研究的学术前景的坚信与"发现"这一新课题所产生的高度兴奋,终使我义无返顾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毫无疑问,当时绝不可能预料到,五六年后,这一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之际,会恰逢非典这场现代瘟疫的流行之时。这或许正如有的评论者所言,"学术著作能有这样的机缘,真是百年不遇。"然而,这场瘟疫却又分明

  • 标签: 瘟疫 清代江南 非典 疫病 新课题 论文选题
  • 简介:摘要《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是陈彩章先生于民国三十四年成书的一部人口学著作,主要内容为介绍和分析中国历代的人口变迁。该书从户口比率、人口增减、人口分布等角度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注重对变化的人口数据的采集和论证。对历代及不同区域移民的研究是该书的一大亮点。这种从各历史阶段出发的对动态人口史的回溯既有助于将人口变迁作连续性的考察,也有助于观察和分析在不同历史事件和历史阶段的影响下人口变迁的具体表现,进而把握其历史规律。

  • 标签: 历史时期 动态人口史 人口变迁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
  • 简介:在两岸文论的竞技场上,以“务实行动派”著称的李瑞腾是左右开弓的高手。他一边从事行政工作,一边著书立说。由33本组成的《台湾文学史长编》^①,便是他担任台湾文学馆馆长期间策划出来的赫赫战果。

  • 标签: 文学史研究 台湾地区 行政工作 著书立说 竞技场 文学馆
  • 简介:靳德峻《人间词话笺证》是有关《人间词话》的最早笺证本,以征引诗词文献为主,略释书中所涉及人物之生平及著述情况。蒲菁的补笺略后于靳德峻原笺,为其补笺所涉人物的传记出处和所涉作品的版本来源,并对原笺或补其未足,或正其谬误。补笺的重点是引录相关材料阐释理论概念,颇参己见。补笺注重诗词曲之间文体嬗变,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裁断其理论的价值和地位。补笺引录王国维自释“三种境界”之说,则为读者了解王国维晚年心境提供了重要参证。

  • 标签: 蒲菁 《人间词话》 靳德峻 原笺 补笺 三种境界
  • 简介:摘要伴随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使得我国相关部门也逐渐的认识到了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统一化和规范化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由于目前我国对会计职业能力还没有具体的界定以及统一的描述,这使得评价会计人才的相关机制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此,本文以会计人员为立足点,通过对其能力框架当前界定情况的研究,从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 标签: 企业会计人员 能力框架 人才评价 研究
  • 简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座落在滔滔的东海之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历代浙江台州府地。而美丽的东湖,则是镶嵌在这块历史文化厚土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临海市博物馆,就安居于幽静的东湖之畔,那里不见商界的繁闹,却能让人感应到文人学士的庄严与气度。在这一方独具风格的小天地中,我们每天可以看见一个中等身材风度儒雅的中年男子,踏着沉稳的步伐,从那里进出。假如我们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工作之余,他有时会在布满花草的院子里,对巾子山上高耸的双塔举首眺望,有时会对北固山上蜿蜒的古城墙默默遐想,有时又会对东湖景色以及

  • 标签: 地方史 书画家 中国画 临海市 艺术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化,决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之企业广泛实行预算管理,强烈要求企业会计部门提供与之相应的成本资料,以便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与日常控制。由此,作业成本法得到广泛重视并应用于西方各国的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成为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此,主要对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确保企业持续发展。

  • 标签: 作业成本法 适用条件 构建的原则 实际应用
  • 简介: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1978—2008)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流行音乐"的术语界定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意识""非主流意识形态"和"淡人性化意

  • 标签: 中国大陆 史研究 大陆流行音乐
  • 简介:201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赵睿才博士的新著《百年杜甫研究之平议与反思》,该书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全书约四十万字,叙述清晰,议论平允,内容丰厚,格局宏大,视野开阔,实为近年杜甫研究中的一部力作。

  • 标签: 杜甫研究 学术史研究 杜甫诗歌 反思 平议 力作
  • 简介:儒家开始传习《周易》是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焚书之后,最早一位靠讲习《周易》延续本门学说的人物是秦汉之际的齐人田何,他是出自荀门的儒生,《易传》多是其弟子或其再传弟子的作品,故田何才是儒家易学的鼻祖;《易传》均是秦始皇三十四年以后到西汉初年的作品。说孔子晚而好《易》以及田何以上的儒家易学传授系统均是秦汉间儒生所伪造,不足据信。郭沫若认为《周易》是战国初年的作品、孔子与《周易》《易传》无关、《易传》出自荀门、制作时代在秦始皇三十四年以后等观点都是可信的,但说《周易》的作者是馯臂则不可信。

  • 标签: 周易 易传 孔子 田何
  • 简介:每当文化转型期的到来都伴随一个文学史的重构问题。近年我国关于文学史重构的讨论是文坛上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在两个世纪之交,日本文学史界也有两种煌煌巨著引起人们的注目,一本是由美国学者多拿托里·金撰写的多卷集《日本文学史》(目前在日本国内只见到前几卷,中世以后文学史尚未面世),一种是日本学者小西甚一撰写的《日本文艺史》(全书五册,仅第五册就有1140页之多)。对于前书尚未拜读,不管褒誉如何之高,不敢妄加附和。小西甚一的《日本

  • 标签: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重构 日本文学 日本近代文学 文化转型期 政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