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1纪《金瓶梅》研究应从王贞研究作为新的突破口和起点,那么首先要考察《金瓶梅》和王贞的关系。《金瓶梅》事实上影射王贞一家三代,乃至太仓王氏家族,态度极不友好。因此《金瓶梅》的作者是王贞的仇家。作者同时又是严嵩的仇家,二者交集,现有若干作者嫌疑人中,徐渭最符合条件。本文以《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本")和《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以下简称"绣像本")为基础材料。

  • 标签: 《金瓶梅》研究 王世贞 作者 《金瓶梅词话》 21世纪 王氏家族
  • 简介:抑郁的小波利有段时间突然想读读法国作家纪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书,于是去图书馆陆续借回《地粮》《背德者》《窄门》《如果种子不死》《伪币制造者》等,消磨了好一段时光。《伪币制造者》里有一个名叫波利的小男孩,在寄宿学校受到坏孩子的挑唆蛊惑,偷了他爷爷的手枪,强充好汉地对准自己脑袋开了一枪。

  • 标签: 《伪币制造者》 儿童 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作家 寄宿学校 获得者
  • 简介:喜看神州巨轮开,个全面提出来;高度概括大纲领,就像纯金指路牌。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满江红·那桐盛名远扬,那桐镇,系农具节。蚌类精打造,“那”田驯稻成先例。追溯源,骆民先祖,展雄才略。石骨月八,经典传统节,好热烈。祭仪式,庙三届。观景点,塞海惬。水涛惊滩畔,鹭飞鱼跃。牵动八方宾客至,经商唱戏同欢乐。归去来,谈盛况年年,喜相悦。

  • 标签: 农具 满江红 “那” 才略
  • 简介:20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主要由现代小说五大家、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新感觉派文学构成,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难能可贵地展现出多种文学思潮齐头并进,多个文学流派积极对峙与互渗的态势。本文就当代作家的创作多元化及繁荣发展进行述评,并着重探讨了在这一时期不同作家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 标签: 20世纪 30年代 小说 述评
  • 简介:动画作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作品,在20纪90年代,日本的动画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并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给中国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一出现便引发了国民的追捧浪潮。本文针对20纪90年代的日本电视动画片制作的相关技巧,去探寻动画中的视听语言所带给我们的别样魅力。

  • 标签: 动画作品 视听语言 日本电视动画片 制作技巧
  • 简介:在但丁的《神曲》中,维吉尔作为朝圣者的向导给予了朝圣者引导与慷慨的帮助。不仅如此,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中埃涅阿斯的“冥府之行”也是但丁写作其史诗的典范。本文选择了《神曲》中的个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不仅能看到但丁对维吉尔的模仿,也能看到但丁从圣经角度对维吉尔进行的改写。通过这些改写,但丁揭示了其对“喜剧”的理解—它并不仅指诗歌从悲惨到幸福的旅程,也指基督教的内涵:即拯救。

  • 标签: 《埃涅阿斯纪》 喜剧 冥府
  • 简介:卫方济(1651—1729)在中国礼仪之争最后数十年纷繁复杂的气候下发表了《中国六大经典》和《中国哲学》两部译作。为能使中国基督徒免于种族身份与宗教身份难以兼容的尴尬处境,他探索出了以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阐释儒家经典的一种文本研读模式。因而卫方济的译本有着相当的自由性—他尝试将儒家经典文本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或曰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相融合,而非仅从文字层面来进行翻译。这一融合得以展现出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与超越文化藩篱的普真理。正是这一融合使克里斯蒂安·伍尔夫、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哲学家深受启发:它是尚未被殖民与后殖民理论禁锢的纯理性理念,是那个文化交流还未被西方思考模式固化的时代话语丰林中的一枝秀株。

  • 标签: 耶稣会在中国的适应政治 经院哲学 新儒学 阐释学 美德伦理学 早期启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