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绪论作家阎连科的生命和作品中充满着矛盾。为了逃离贫困和耕地而到了都市,但以写作为敲门砖的“原罪”意识却一刻也没能让作家超脱土地,所以作家通过作品要实现与现实永不脱离的某种现实主义精神。但是,他说过他所体会到的现实又不是大众所体会到的现实,他所追求的现实主义也不是如今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因此他的作品不被认为是现实主义作品。

  • 标签: 《丁庄梦》 现实主义精神 权力 人和 “原罪”意识 作品
  • 简介:赵薇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终于正式上映了。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历史上最奢侈的一部毕业作品,《致青春》云集了监制关锦鹏,编剧李樯,主演韩庚、赵又廷这般的豪华班底,制作规模也直指一线大片。而在这些商业的包装之下,《致青春》仍旧更像是一部学生作业胜过一部商业大片,因为它最终传达的还是导演编剧监制的少年情怀,而非取悦观众的娱乐精神。

  • 标签: 商业性 青春 情怀 个人 北京电影学院 毕业作品
  • 简介:大约是在1984年冬,还在鲁北小城工作的我,偶然得到了一套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著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那些寒冷而常有大雪封门的记忆的冬夜,这部书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兴奋和激动。我从未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让人喜悦的学术著述,有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带给人生命感奋和精神愉悦的文学史叙事。它所描述的青年德意志的文学群像,法国浪漫派激荡人心的文学故事,巴尔扎克式充满挫折又从未退缩过的传奇人生,

  • 标签: 文学思潮 个人记忆 中国当代 历史遗产 自序 修订
  • 简介:"自然"在《李尔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可以说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念基础上行动,所有这些对于自然的理解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派,而李尔和爱德蒙关于自然的观点则是两派观点的代表。本文试图从李尔和爱德蒙以自然去挑战法律和秩序这个角度去认识李尔和爱德蒙各自对于自然看法的异同,采用的方法是从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个哲学层面去解读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内容的基础,也即通过看李尔和爱德蒙的言行去反观支配他们各自行动的关于自然的看法。

  • 标签: 自然 法律和秩序 挑战
  • 简介:传承是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独特灵魂的关键所在,“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其传承是我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但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无文字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形势更为严峻。近年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伯舞”逐渐被外界所了解,但同样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生存濒危的现状。

  • 标签: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白马藏族 文字 传统民族文化 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