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1936年2月,《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虽然《大系》仅仅是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梳理,但却以对整个新文学最初规模和基本轮廓的奠定而备受文学史家看重。(2010年9月,《中国新诗总系》(以下简称《总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作品选编的

  • 标签: 中国新诗 原则史料 史料问题
  • 简介:于慧芬(以下简称“于”):方老师,您好!非常荣幸借《文艺论坛》“评论百家”栏目对您进行一次访谈。您在诗歌研究领域为人熟知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您的见刊文章和学术著述进行梳理,不难发现,您学术研究的视域远不仅于此。对您的学术历程进行简要回溯,从读博士研究生到现在的20年间,您在文学思潮研究、十七年外国文学译介传播研究、日本文学与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甚至您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还有所涉猎,并且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过系列成果。众所周知,武汉大学有着悠久而深厚的诗歌传统,现代时期有闻一多先生,当代有陆耀东老师、龙泉明老师,而您正是师从龙泉明老师,您能不能谈一下武大诗歌文脉对您从事文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 标签: 史料研究 访谈录 长安 文学关系研究 诗歌研究 博士研究生
  • 简介:古代史学观念、史传叙事对我国古代小说领域的影响甚巨,主要反映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而持久地制约着古代小说观念及小说创作,使后者在价值观念、创作观念、艺术技法、文本形态等方面均刻有深深的史学、史传印痕;二是直接影响了古代小说批评,

  • 标签: 史学观念 小说批评 古代小说 探求 内涵 视界
  • 简介:2016年6月6日,由吉林省文艺理论研究室、《文艺争鸣》杂志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松苑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国内二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强化史料意识,助推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问题展开了研讨。《文艺争鸣》主编王双龙主持了开幕式,

  • 标签: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历史化 文艺争鸣 史料研究
  • 简介:伍茂国在《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一文中说:伦理道德与文学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伦理批评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高居文学批评的榜首,但近代唯美主义产生以后,伦理批评渐趋衰微,到现代形式主义出现,审美批评以压倒之势占尽批评的风光。

  • 标签: 叙事 文学批评 审美批评 唯美主义 风光 衰微
  • 简介:文章从“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和“新诗的传播与接受”三个研究领域展开讨论,研究分析了方长安教授在长期学术研究中所形成的“立足史料,会通理论”的治学风格。

  • 标签: 方长安 学术研究 史料 中外文学关系 新诗
  • 简介:很荣幸参加这次会议,对当代文学的史料问题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我结合自己的研究谈谈对于史料的想法,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一、我做的基础工作在座的学者都是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发起者和践行者,我从各位的著述中受益良多,

  • 标签: 《废都》 当代文学 批评指正 文学史料 孙见喜 践行者
  • 简介:摘要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地慢慢引导而成。一个人的核心素养如何,直接决定他的为人处世行为和别人对他的评价,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样离不开核心素养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核心素养教育规范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督促学生规范学习态度,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汲取人生中宝贵的品质和精神并成功践行于生活实际中。主要研究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通过联系课文知识、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了几种有效运用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 标签: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有效运用
  • 简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止一次地在自己的批评实践中提出"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它被中国马列文论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核心命题来对待,并被界定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和批评标准。尽管批评方法和批评标准有一定关系,但二者在根本上还不是一回事。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很少出现在马恩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美学研究中,无论是在第二国际、俄苏,还是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野中,这都不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但这一命题在中国当代,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论 批评方法 批评标准 中国文论 文论界 美学观点
  • 简介:<正>影评:艺术理论形态之一就个人而言,不得不多少有点儿“伤心”地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由于见诸报端期刊为数不少的影评中存在着几乎是恒定式的“四段论法”模式,所以有些文人雅士则对之往往不屑一顾。所谓“四段论法”大体指:影视内容(故事)、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点。至于那些很难称之为影视艺术评论的观后感式表态式一类的文章,则更

  • 标签: 艺术特点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影视 艺术评论 艺术理论
  • 简介:在未曾充分经历女权运动的国家,妇女解放大多是社会革命和民族独立的直接结果。它跨越了女子个人孤军奋战的社会体验,也跨越了女性群体的社会反抗,使得它的妇女的创作,在起点上就可能跨越传统的两极化模式和漫长的模仿阶段,直接进入“社会”。如中国“五四”时期的妇女创作和“新时期”十年的妇女文学。

  • 标签: 女性创作 寻找自我 母题 妇女文学 妇女解放 社会体验
  • 简介:30年代是中国现代歌词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持续十多年,战火弥漫了大半个中国。在这一时期歌咏运动蓬勃开展,抗战歌曲达到了空前普及的程度;而且,无论是政治性的、生活性的,或者区域性的歌都服从或消融于战时性之中,呈现出一种总体的皈依与认同的精神指向和审美趣味。

  • 标签: 歌词创作 30年代 中国 救亡运动 抗战歌曲
  • 简介:近几年,穿越小说狂飙突起,风靡网络,成为网络小说最热门的题材之一,写手层出不穷,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穿越小说粉丝群。笔者意图对这一重要的网络文学现象的产生、基本模式以及相关特点做一基本描述。

  • 标签: 网络小说 穿越小说 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
  • 简介:<正>李夏裔在《超现实主义的起因及其主要理论》(《法国研究》1985年1期)一文中指出:超现实主义的主要理论是不以纯然透过客观外貌看待世界为满足,而试图从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入手将内外现实看作处于同一变化中的两个潜在成份。表面上相矛盾的梦和现实,终必融为一种绝对的现实,叫作“超现实”。这种肯定具体世界和抽象世界的活动的同一性乃超现实主义的基本论点。超现实主义进而渴求在内、外部真实,眠与醒,理性与疯狂这类久已彼此分割的领域之间引出一条贯通它们的导线。由于它们彼此分割对立的原因正是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西方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理性主义,所以,理性主义不再是认识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基本论点 理性主义 抽象世界 超现实主义 同一性 统治地位
  • 简介:摘要文章旨在对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效力、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 标签: 民法 基本原则 价值 效力
  • 简介:<正>作为完整形态的文学所反映的,不论是“再现”还是“表现”,是“活动”还是“结果”,都至少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范畴。①在总体性上,文学具有人类的意义,包括文化、历史等因素,这是对于人类各种族的行为特征的把握,稳定地引导着文学发展的总体范围和总体方向;②在转换性上,文学则含有社会

  • 标签: 文学语言 社会意义 小说 日常生活 社会生活 文学作品
  • 简介:虽然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史料学来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是最近十几年才匆匆展开的,可谓是稍显滞后的一个'迟到的启动'(1)。但考虑研究工作的需要,也为了对近期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总体状况做出较为确切的把握,在这里,我们不揣冒昧地从知识谱系角度切入对之做一番不无粗糙的梳理。

  • 标签: 文学史料学 经典化 历史化 史料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传播
  • 简介:走出意义与走向意义─—新时代小说的基本线索董丽敏我们从来无法逃避意义的追问,正如高更那幅清醒之极又困惑之至的传世之作永远散发出迷人魅力一样。我们从来却又在逃避意义的追问,对回答司芬克斯之谜无能的恐惧永远如达摩克里斯剑一样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于是,意义之...

  • 标签: 外来户 基本线 新时代 王安忆 余华 小说家
  • 简介:一、老生常谈又何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经发表了整整半个世纪了。《讲话》提出了文艺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对于这条原则,文艺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谁要是再把它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就难免被讥笑为老生常谈,这确实足以令人赧然的。老生常谈者,肤浅、平庸、无聊之谓也。然而,笔者扪心自问:在“毛泽东热”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神州大地之时,在影响深远的《讲

  • 标签: 毛泽东文艺思想 《讲话》 逻辑演进 《青春之歌》 《创业史》 《暴风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