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摄影与绘画,都属造型艺术范畴。艺术,有相通之处,一般认为,这种相通,就是心灵追求和精神属性的相通,即审美——审艺境界的相通。艺术表现和最终效果上引发人的心灵共鸣和震撼,是他们的共通之处。绘画用画笔,摄影靠相机,这是它们永远不会混同之处。从这一意义上说,拘泥和恪守所谓“属性”,就显示了心胸和视野的相对逼仄。

  • 标签: 绘画性 摄影 艺术范畴 精神属性 艺术表现 心灵
  • 简介:采访钱江绝对是件很容易的事儿,北京的七月,正是天气炎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一个上午,电话一打过去,,钱江并没有像我预料中那样去北戴河避暑,在他那间摆满自己动手制作的工艺品的小客厅里,钱江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丝毫没有影坛“大腕”、“元老”的倨傲和架子;采访钱江又绝对是件很困难的事儿,走进钱家,八十高龄的他恰逢大病初愈,刚刚从医院出来,原本就沉默寡语的他,由于年老体弱,话实在是不多。他静静地半躺在沙发里,聆听着对面阳台上传来的阵阵鸟鸣,不时陷入对往昔岁月的深深回忆中。1919年的北平,风雨飘摇,岁月峥嵘,“五四”爱国运动的革命高潮尚未完全过去,钱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家庭出生了,那时,父亲钱壮飞和母

  • 标签: 钱江 摄影艺术 说话的人 国民党 影机 故事片
  • 简介:遮蔽的天空近来好莱坞拍出不少以青少年为题材的影片,造成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女星,如内芙·坎贝尔(《惊声尖叫》)、珍尼弗·洛夫·海维(《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克莱尔·丹丝(《罗米欧与朱丽叶》)、娜搭丽·波特曼(《美丽佳人》)、卡麦隆·迪亚兹(《我最...

  • 标签: 好莱坞 性别歧视 《罗米欧与朱丽叶》 星球大战 外动 杰克逊
  • 简介:派拉蒙公司独占鳌头派拉蒙公司98年度票房到秋初时即已达到7亿美元,几乎是97票房冠军新力公司的两倍,单是上半年的《泰坦尼克》在美国本土就拿下前所未有的6亿票房,接下来的《天地大冲撞》与《特鲁曼节目》更是锦上添花,秋季发行的《蛇眼》、《拯救大兵瑞安》和...

  • 标签: 《泰坦尼克》 布洛克 天地大冲撞 派拉蒙 好莱坞电影 外动
  • 简介:对2003年文学的不同评价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和上海社科院联合组织了一次对2003年文学的回顾和研讨.由于评价文学的视角和立场的差异,人们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有的认为文学越来越无离于现实,有的则认为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 文化市场 大众文化 数字技术
  • 简介:重读中国当代文学史成为学术生长点重读中国当代文学史逐渐成为重要的学术生长点。一些学者也以此建构起比较完整的重读思路。程光炜、李洁非在这方面相继完成了系列性的学术论文,引起人们关注。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史 动态 学术论文 重读 程光炜 李洁非
  • 简介:陈思和在《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一文中,将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发展比喻为一种生命形态的成长过程,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生命线有点像人类的生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一个从少年到中年的成长与成熟的主题”,中国当代文学自“文革”后,进入到了中年期,“开始挣脱青春的朦胧枷锁,走向中年人的情怀了”。而“进入‘中年期’的文学的特征是以中年作家的创作为主体,作家逐渐形成自己的成熟风格和对社会的稳定看法。他们不再以理想主义为动力,而是沉入民间大地,履行独立的批判功能,同时也存在着隐患。

  • 标签: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生命形态 中年人 成长过程 文学发展
  • 简介:高兹拉美国再生好莱坞现在有什么可看的呢?答案就是《高兹拉》。高兹拉大概是电影史上最有名的大怪兽了。当年日本人对美国在南太洋试爆氢弹不忿,创造出了这个大怪物,将它塑造成拯救日本及全世界的大英雄,击败的对手从外太空生物到未来世界的机器怪物无所不有,不幸的...

  • 标签: 高兹 外动 霍夫曼 预告片 意大利 现代启示
  • 简介:拍照很简单,但是要拍好拍出意味隽永或足以惊人的照片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思考和大量的拍摄积累。本文以Dog这一词语为例,通过对英文单词Dog词义的解析谈谈阅读对摄影语言表达提升的重要性。

  • 标签: 摄影 阅读 DOG
  • 简介:<正>中国摄影家协会前主席徐肖冰、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前主席侯波,是一对闻名遐迩的影坛伉俪,他们半个多世纪充满传奇色彩的摄影生涯,是和我们共和国的成

  • 标签: 侯波 肖冰 摄影家协会
  • 简介:在现代电影中,造型因素已成为构成影片艺术魅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就对摄影师的形象塑造功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形象塑造或者说把文学形象化为画面形象的创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过程完成的。为一部影片进行形象创作的摄影师,必须深入研读文学剧本,熟悉剧本所...

  • 标签: 故事片 总体构想 形象塑造 艺术感染力 空间形象 主题思想
  • 简介: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各艺术门类逐渐实现融合。审美多元化的张力成为了现代艺术的重要现象,数字化方法进一步深化了摄影与其它艺术门类间的融合。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景观与摄影之间的关系,可以使设计师更好的将摄影技术与审美融合到景观设计中。本文通过分析景观特性与摄影特性的共通点,总结摄影对景观设计影响的各个因素,来研究景观以摄影美学表现的价值为景观设计的设计审美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景观学 摄影 形式美
  • 简介:电影源于照相技术的发明.从照相技术的发明到电影技术的诞生,一直伴随着一个争论不休的理论命题: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进而又引发了另一个与此紧密相关的问题,电影摄影究竟是一种人对自然带有主观性选择和想像的创作,还是一种排除了人的参与和创造的、能够自动生成作为自然补充物--影像的技术?

  • 标签: 电影摄影 电影技术 艺术 主观性 创作 影像
  • 简介:在抗战历史的图像记忆中,有两幅作品具有代表性:一幅是沙飞的摄影《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另一幅是彦涵的木刻作品《当敌人搜山时》(创作于1943年)。沙飞的《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拍摄于1937年,首次发表在1943年9月出版的第4期《晋察冀画报》上。木刻与摄影是两种不同的视觉媒介,前者是传统手工方式,后者是机械技术手段,两者皆有复制功能,

  • 标签: 木刻 摄影 抗战时期 《晋察冀画报》 纪实 1937年
  • 简介:动态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个方面。这一理论将现代语言学、现代交际理论和信息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并将译文读者反应纳入了翻译研究和译作评判标准的范畴,不仅对翻译理论与实践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 标签: 奈达 动态对等 读者反应
  • 简介:1926年,上海资深摄影玩家林泽苍与他的好友、工业化学家高维祥共同出版了一本叫《袖珍摄影良友》的小册子。这本摄影自学手册和其他市面上同类出版物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新增了一个题为“新闻摄影”的独立篇章,并把它的拍摄指导和风景、人像、夜景等题材相区别。次年6月,

  • 标签: 新闻摄影 文化商品 工具 战时 出版物 化学家
  • 简介:谛视生命的展开与升华──读《宋红岩摄影作品集》李文方据说,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种:当突然面对过于美好的事物时,一种人会由于震惊而闲上眼睛,于是美好归于消失;而另一种人会由于向往而睁大眼睛,于是美好长存心底。读毕《宋红岩摄影作品集》(人民中国出版社,1...

  • 标签: 作品集 《韵》 古典风范 摄影艺术 人像摄影 《摩奴法典》
  • 简介:<正>美国摄影家杰利·尤斯曼是在国际摄影界享有盛誉的资深摄影大师,他1934年6月出生于底特律,1957年获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美术学士学位,1960年获印第安纳大学理科硕士和美术硕士学位。1960年在佛罗里

  • 标签: 国际摄影 摄影大师 尤斯 罗切斯特 学士学位 大学理科
  • 简介:提起云文耀的名字,在广大观众中有些陌生;但是要提起电影《小花》,应当说是家喻户晓了。《小花》中那曲折感人的故事,创意独特、构图考究的摄影,“妹妹找歌泪花流”的凄美旋律,刘晓庆、陈冲、唐国强的一举成名,很多观众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云文耀就是《小花》的摄影师之一。2000年岁末的一天午后,我受《电影创作》编辑部之托采访了他,借此机会,请您与我一起走近这位老艺术家。美好的回忆辉煌的成就坐在我面前的这位蒙古族艺术家,虽年逾花甲但仍然红光满面、精力旺盛。平易近人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而耿直坦荡则是他的人格魅力。我们的话题由他的身世与从影经历谈起,他滔滔不绝地开始讲述半个多世纪的丰富经历──—:19

  • 标签: 摄影艺术 青藏高原 电影工作者 彩色还原 电影艺术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