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正>发生在乾隆时期的“高云从”,牵涉到一批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事件。乾隆皇帝借此案处罚了一批官吏,加强了对太监的管束,目的是为了威慑百官、打击太监、加强皇权。此案不仅影响到乾隆一朝,而且还影响到乾隆以后的嘉庆、道光、咸丰几朝,使得太监不敢轻易干预朝政,保证了清王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避免了由于宦官专权所导致的政治黑暗,有力地维护了皇权。

  • 标签: 太监 弘历 高云 宦官专权 乾隆皇帝 于敏中
  • 简介:《演讲与口才》是一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优秀社科期刊,具有可读性、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情理性的鲜明特点。我们把本期的成绩、问题、建议概括为5个“三”。

  • 标签: 《演讲与口才》 社科期刊 教育功能 说辩方式
  • 简介:<正>问题一a.你一来我们大家都高兴。b.这么一来,照护妈妈的责任就只好压在五岁的胡兰肩上。a、b两个句子中的“一来”的性质、意义及用法是否有不同?a、b两个句子中的“一来”都是动词性的偏正短语,结构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所表示的意义及其用法有些区别。a句的“一来”的“一”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表示多方面的意义,在这里的“一来”的“一”表示“每一”的意义,“你一来”就是“你每一次来”之意。b句的“一来”本身不能单用,必须与指示代词“这”“这么”“这样”“那”“那么”“那样”等组合到一起,表示上文所交待的事物的状态、方式、程度等等。请看下面几个例子:①他对领导提了几条尖锐的意见,这—来,领导对他产生了成见。

  • 标签: “也” B类 帽子 语序 1992年 A类
  • 简介:<正>第一题这需要先从“人民国家”和“人民的国家”说起。前者在书面形式上还是有歧义的:一、在口头语流里,作为联合词组,具有组合性特征,可以扩展,“人民”和“国家”之间可以出现暂短停顿。二、作为编正词组,则具有粘合性特征,不大可能扩展,中间不能出现停顿,“人民”修饰“国家”表示一种国家的性质。后者“人民的”与“国家”是具有一定同位关系的组合性偏正词组,其中产生歧义的情况与前者并不相同:(一)由“人民的”表示“国家”的性质,具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在句子里可以回答“什么国家?”(二)“人民的”表示“国家”是属于什么人的,具有领有和被领有关系,在句子里可以回答“什么人的国家?”

  • 标签: 同音词 偏正词组 歧义 反义现象 “真” 点动词
  • 简介:江西21世纪出版社与北大国学研究院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中华文明大视野》出版座谈会。《中华文明大视野》是21世纪出版社根据国学研究院《中华文明之光》系列文本改编而成的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配图本,

  • 标签: 研究院 2002年 国学 北京大学 大事记 中华文明
  • 简介:編寫?中華文明史?教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之一,北大國學研究院獨立承擔此項任務,袁行霈院長委託張帆教授全面負責。7月14日,張帆主持召開作者會議,商討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一致同意2016年元旦前完成初稿,2016年5月完成定稿。鄧小南、王邦維、閻步克、劉玉才、王博、劉勇強、王錦民、韓巍以及吴同瑞、耿琴、王宣標、張林、莊芸出席會議。

  • 标签: 北京研究院 大事記 研究院大事
  • 简介:“武汉好大好热闹!高中毕业后我想到中国读大学!”昨日,韩国清州凤鸣高等学校女生徐仁惠,和13名韩国同学一起在武汉实验学校参加联欢会。在武汉度过的一周成为他们难忘的记忆。

  • 标签: 韩国 大学 中国 汉语 高中毕业 高等学校
  • 简介:召开《中华文明史)编委会。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同瑞首先通报了近期的工作情况及《中华文明史)的各卷交稿情况:第三卷、第四卷基本完成初稿,第二卷大部分已经完成,第一卷缺稿较多,要督促作者,利用暑假完成任务,否则影响全书的进展。四卷主编分别谈了他们六月份的统稿情况。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的初稿水平还是较高的,

  • 标签: 北京大学 国学研究院 2003年7月—12月 《中华文明史》 中国 传统文化
  • 简介:10月21日—24日,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2次全国学术讨论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多个高校、研究机构及民族语言工作部门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研究了用3,3'-己烷基撑-双-(1-苯基--乙酯基-5-吡唑酮)的氯仿溶液在稀硝酸介质中对稀有元素铪的萃取行为。确定了萃合物中铪与萃取剂之比为1:2,分子组成为HfA2,萃取反应为阳离子交换-配位机理,条件萃取平衡常数为1.75×104,萃合物的分子为螯合结构。

  • 标签: 3 3’─己烷基撑─双─(1─苯基─4─乙酯基─5─吡唑酮) 萃合物
  • 简介:煞一煞语言文字学界的不正之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伍铁平侵犯名誉权[本刊讯]1996年1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本社副社长兼副主编徐德江先生起诉伍铁平侵犯其名誉权一。《汉字文化》杂志创刊前后,伍铁平曾参加过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举办...

  • 标签: 语言文字学 名誉权 伍铁平 北京市海淀区 人民法 徐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