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讨论了汉藏语系各语族“”的古音形式,认为藏缅语、侗台语的“”义对应汉语的“(?)”,苗瑶语的“”义对应汉语的“(?)”,各语族的“”义可以在汉语“”的近义词里找到相应的同源词。

  • 标签: 汉语 语音 构拟
  • 简介:本文分析、考察了让复句“X是X,就是……”,结果表明:句间连接词为“就是”的让复句,虽与“可是”“但是”类有共性:前后间均表示让转关系。但“可是”“但是”类后项也可以为意愿类;而用“就是”连接的让复句,后项语义表征通常只能是非意愿类。“但是”类,前后转折义较重、较明显。与“可”类、“但”类比较,“就是”属“轻”,基本语义表示“美中不足”。

  • 标签: 让转复句 语义表征 意愿类 非意愿类
  • 简介: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无论是同源关系,还是接触关系,一直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界所关注。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新疆发现的吐罗语,对考证古代汉语和印欧语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吐罗文的年代太晚,现存资料无法直接证明汉藏语和印欧语存在发生学关系。但是汉语中的吐罗族称、地名等残留词,以及吐罗语中的汉语借源词,为汉语和印欧语在上古时期有过紧密接触提供了确凿证据,也为进一步思考与探寻远古东亚语言和原始高加索语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汉语-印欧语关系 吐火罗语残留词借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