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描述事物或表达感受的时候,先概括扼要地写出事物的总的性质、状态或人的总体印象,然后运用顶真的形式:紧接蓿对事物的性质,状态及人的总体印象在程度上进行补充说明或进一步描述,这种修辞方式,我们姑且称之为“顶释”。例如:

  • 标签: 补充说明 修辞方式 事物 性质 印象 状态
  • 简介:修辞上把否定形式的比喻称作“反喻”,比拟中有没有“反拟”呢?我以为是有的。先比较下面两个句子:①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点绛唇》)②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甭]《树行》)句①山峰会“商略”事情,是典型的变格修辞的拟人。句②山峰因不能语而“无语”,这本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大实话”,表面上看来是不含辞格的“平语”,仔细分析,其实它也是含了拟人的。

  • 标签: 变格修辞 《点绛唇》 否定形式 拟人 比喻 句子
  • 简介:对于一个句子,一般说来,总是要求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就是句子里需要的成份必须齐全,不能任意省略(承前蒙后或对话时有些成分可省略),不然就会导致关系不清楚,产生歧义。但是,作者为了造成语言的灵活性、趣味性、生动性,给人波浪陡起,突兀急转,路转峰回、

  • 标签: 修辞 趣味性 句子 结构 省略 歧义
  • 简介:<正>古人赋诗作文很重视音律,常把它看作是衡量诗文优劣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是为配乐歌唱而依声填写的词作更是如此。李清照在《词论》中说:"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这表明她对词在音律方面的要求是很严的。李清照又曾在那首自传性的闺词《浣溪沙》中写道:"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这表明她不仅有音律理论修养,而且还有音乐生活实践。而《声声慢》这首词正是她重视和精通词学音律的一个突出成果。

  • 标签: 声声慢音律 李清照声声慢 试谈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教学措施,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才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保持对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高度重视,逐步探索更为科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良好培养提供相应的保障。

  • 标签: 小学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 简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公布的《语言学名词》包括修辞学的名词术语。该书的出版将对我国包括修辞学在内的语言学研究尤其在规范和统一术语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就修辞学部分而言,在知识系统与概念体系的安排、条目收录与释义、例证等方面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 标签: 《语言学名词》 修辞学 知识系统 条目 例证
  • 简介:<正>一说话或写文章,为了更详尽明了地表情达意,往往在上文已叙说的基础上,再换一种说法,这种修辞现象拟为"换述"格。"换述"是一种常见的修辞现象,但迄今却未被人提起。它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即已述部分(下文用甲代替)换述部分(下文用乙代替)。从形式上看,甲乙两者是等值的,其实它们并非简单的甚至是多余的复述。从甲乙的逻辑关系上来研究,有并列、承接、递进等关系;从修辞效果上来研究,换述部分能收到具体明白、简洁概括,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

  • 标签: 拟新的 换述 新的修辞格
  • 简介:摘要在李唐时代,道家文化思想影响范围甚广,科举成为文人书生进入仕途的主要路径,道家文化思想是统治者统治天下的思想工具。道家文学思想在唐代赋中的景物、水源、丰源等方面均有着浓厚的体现。在唐代道家文化思想不仅可利于自己的修身,在治国上也具备自身独特的理论。

  • 标签: 道家思想 唐代试赋 体现 探究
  • 简介:―、“万”的特殊语义道教文献中习见“万”组合,常用于道教经文及符咒,与“群魔”“邪魔”等词或词组对文使用.《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均无相关解释,学界也未见专门的研究.笔者不揣冒昧,谨就所学对“万”进行考释,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道教文献 理据分析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 成词 释义
  • 简介:<正>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台湾先后出版了两部修辞学著作——傅隶朴的《修辞学》和徐芹庭的《修辞学发微》。这两部修辞学著作各具特色,目前在台湾学术界仍有一定影响。一九六九年傅隶朴先生的《修辞学》在台北正中书局出版了。这部修辞学著作继承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郑奠、杨树达为代表的研究文言修辞的传统,回过头去向古代求法。作者在书的自序中说:"一方面因修辞学是唯美的,语体文是尚自然的口语,不主修饰,不拘规格,与修辞原则不相符合;二方面是语体文之盛行,不过近半世纪之事,规模型式,不足以概

  • 标签: 修辞著作 出版修辞 台湾省出版
  • 简介:<正>一重新审视的由来(一)从某一意义上说,汉字的优点与缺点是共生的,它们都共生在汉字的特点上。这一特点可以表述为:数百个部件以非语音组合方式以及非确定性方式拼组成数万个方块字,它们与(单音节)语素有着固定的联系。所谓“数百个部件”:据统计,在16339个汉字中,末级部件(即不能再次切分的部件)达675个,如果是11834个汉字,则末级部件为648个。所谓“非语音组合方式”:部件组合的方式不是音与音的组合(拼音),既不是音素与音素的组合,也不是音

  • 标签: 汉字集 部首 检字法 笔形 笔顺 参与因素
  • 简介:为了解决"林阴""林荫"混用的情况,《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为yìn,"林阴路"不能写作"林荫路"。但这一统读规定的效果不佳。本文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说明"阴""荫"的语源关系,阐明《审音表》废除"林荫"的原因和效果,并探讨审音工作是否包括字形调整、审音工作的原则等问题。

  • 标签: “荫”的统读 “阴”“荫”语源关系 统读原因和效果 审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