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皮尔斯首先且主要是一位逻辑学家,但其逻辑观念在思想成熟期经历了重要的变化。他最终相信,逻辑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应该等同于有关符号的本性或原理的形式研究,即符号。本文结合有关逻辑的历史和哲学,澄清了皮尔斯符号在什么意义上拓展了逻辑;并基于皮尔斯手稿文本,通过从根本上诉诸逻辑科学的历史使命,解释了皮尔斯为何要把逻辑拓展为符号

  • 标签: 逻辑范围 符号学 现代逻辑 使命
  • 简介:本文对伦理符号的两位创始人,奥古斯都·庞齐奥和苏珊·佩特丽莉的学术生平进行了介绍,从词源学上对"伦理符号"一词进行了讨论。此外,本文将伦理符号视为符号和整体符号的一种推进,对它的基本原则加以探讨。伦理符号意味着批评的人文需要,即,对关系的评估、意涵和无功利性的关涉。

  • 标签: 奥古斯都·庞齐奥 定义 伦理学 词源学 责任 伦理符号学
  • 简介:本文提出了汉字符号研究的两个核心范畴即"文字间性"和"类文字"。作者认为,汉字历时地或内在地隐含了,共时地或外在地关联了它与汉语、图像符号、实物符号所共同构成的一个异质性符号关系场,这个异质符号关系就是文字间性。本文分析了三种文字间性关系:AB对立型、AB移心型和AB执中型,并认为后两种属于类文字。本文给类文字的定义是:文字间性关系中的异质符号之间处于跨界状态就是类文字。本文最后提出,AB执中型的汉字是汉字符号研究的中心,它所携带的汉民族文化基因,将成为世界符号谱系中的重要一极。

  • 标签: 汉字符号学 文字间性 类文字
  • 简介:本文旨在解释,为什么符号应该被视为一门社会科学。本文尝试在法布里、费拉罗和兰多夫斯卡等人的当代社会符号研究,和索绪尔、涂尔干、列维一斯特劳斯和普瑞托等近代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著作之间,找到某种联接性的阅读路径。本文引入了符号、相关性、神话素、语法、转换群体、文化与时间等概念,关注的是研究者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为一个文本找到社会和文化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寻找是典型的符号学分析的目标。

  • 标签: 社会符号学 文化模式 符号 相关性 实践 知识
  • 简介:《叻报》是南洋第一份中文日报,现存1887年至1932年间的上万份报章文献是研究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珍贵史料,尤其这段时期正是新马华人语言生态经历由方言通行转变为以华语1为通用语的历史性阶段。通过近50年的《叻报》语料,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这样的语言生态变化在词汇使用层面上的动态表现。《叻报》的特殊词汇意义及其研究价值如次:近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动态考察视角;近现代汉语词汇形成中方言与官话二系互动的考察视角;新马华语词汇形成的历史考察视角;民国国语运动对新马华人华语词汇应用影响的考察视角。

  • 标签: 叻报 近现代汉语词汇 新马华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形成
  • 简介:2014年7月29日至31日,第五届英国认知语言大会(5thUKCLA)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举行,来自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语言专家在大会上展示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就语言与认知等相关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会成果集中反映了国际上当代认知语言的研究现状和前沿。

  • 标签: 兰卡斯特大学 Goldberg 语料库方法 新墨西哥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芝加哥大学
  • 简介:本文对索绪尔的语言思想和现代语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索绪尔明确了语言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其语言符号系统思想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为结构主义语言奠定了理论基础。今天,语言已经进入了一个多视角、多元化的时代,对索绪尔的语言思想,我们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 标签: 索绪尔 语言学 发展趋势
  • 简介:普通话的重叠式至少由两个以上的层面构成:重叠1在第一层面构成,这一层面不具有循环性,只有轻声规则与之对应。重叠2是在稍后的层面上形成的,词汇形态构成的过程在这一层面上是多层次的,与之相对应的音系规则是三声变调和轻声规则,循环规则三声变调在后循环规则轻声规则之前运用。

  • 标签: 重叠式 三声变调 轻声 词汇音系学
  • 简介:本文旨在阐明笔者所认为的伦理符号为何,以及"伦理符号"的研究方法应当如何。本文以约翰·菲利斯的《自然律与自然权利》为基础,认为对中心意义的寻求是伦理符号的行为,并讨论了这一行为在不同的领域中,如摄影研究中的面相。在两个方面,这一讨论都是富有成果的:其一,它进一步地说明了对中心意义进行伦理符号研究的哲学益处;第二,自然律的现实认为基本善和共同善本身是值得孜孜以求的,而对摄影和相机的伦理符号研究为新自然律理论的主张提供了经验性的、三边的论据。

  • 标签: 伦理符号学 自然律 中心意义 相机 共同善
  • 简介:尽管学界在查尔斯·S·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皮尔斯学者以及符号学理论研究者们依然面对着来自多重领域的挑战。比如,虽然有许多研究致力于皮尔斯与索绪尔这两位符号创始人的差异研究,但探究二位理论的相同点的研究则罕见。许多学者讨论皮尔斯有关"解释项"的观点,但如何进一步理清这一关键概念,显然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符号的三元观念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此外,本文特别关注皮尔斯有关信息的概念,并且讨论皮尔斯是如何利用它们来解释符号过程的。最后,本研究还要对皮尔斯符号的第三个分支,即形式修辞(或普遍修辞)进讨论。本文试图说明的是,以皮尔斯现存的大量散乱的研究材料为支撑,为其理论提供一个可能的、连贯的解释,这将有助于推进皮尔斯研究以及符号学理论研究,并会为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

  • 标签: 查尔斯·S·皮尔斯 符号学
  • 简介:俄国形式主义是欧洲符号学历史上的基本方向之一,在艺术与科学中都颇具影响.形式主义的许多核心概念都和音乐相关.作为芬兰的音乐学家和符号学家,作者追溯了俄国形式主义和芬兰的渊源,并讨论了它与音乐相关的一些概念.此外,作者还考察了威廉·泽塞曼、普洛普和巴赫金这三位重要的理论家提出的核心概念及其影响.

  • 标签: 复调小说 对话主义 陌生化 交响型社会 叙述学
  • 简介:第六届演化语言国际研讨会将于2014年11月21-23日在厦门大学举行。11月21日报到,11月22-23日正式研讨。本次会议将主要探讨以下议题:(1)语言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2)中国语言的演化与中国人群的演化;(3)中国语言的演化与考古的证据;(4)语言的横向传递与纵向传递:(5)语言与大脑;(6)汉语的祖先:(7)其它语言相关研究。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语言学 演化 征稿启事 复杂适应系统 中国语言
  • 简介:为词典设置形象、合理、适恰的插图是当代词典编纂的新趋势,词典插图的研究不应囿于就插图而研究插图的宏观理论分析,还应从艺术、语言、词典等不同视角进行多维度、有针对性地系统分析,进而从深层挖掘出不同视角下词典插图配置中的独特要求。同时,插图属于整个词典结构系统中的子系统,不同视角的划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照应、彼此协调统一的。

  • 标签: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 插图配置 艺术学 语言学 词典学
  • 简介:由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外国语》编辑部协办的“形式与功能: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3月27至29日在苏州大学举行。请有意参会者在2014年10月31日前将论文摘要(英文或中文)以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iclff2015@126.com。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苏州大学 语言学 功能 外国语学院 COM
  • 简介:多模态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并且同多个学科建立起对话关系.本文从社会符号的视角出发,采用基于意义的研究方法,对科学语篇中的多模态表征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范围包括诸如科学图像等非语言表征的功能特性,同一语篇中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模态之间的转化过程.针对外界对多模态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的问题和质疑,本文也将作出回应,并讨论多模态研究给科学教育带来的启示.

  • 标签: 多模态 社会符号学 意义 科学教育
  • 简介:就学界的长期使用习惯而言,“符号”有两个可以与之对应的英文单词词:semiotics和semiology。学界对于这两个名称是否有区别,存在争议。特伦斯·霍克斯(TerenceHawkes)在《结构主义和符号》一书中指出,semiology和semiotics两个词的唯一区别就在于:前者来源于索绪尔,

  • 标签: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自然 指南 利奇 科布 保罗
  • 简介:第九届中国社会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研讨会于2014年7月20日~23日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语言学会、新疆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语言中心联合主办,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语言及应用语言”联合承办。会议的主题为“语言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20余篇,来自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3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 标签: 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教材语言 教育教材 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语言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