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修辞上把否定形式的比喻称作“反喻”,比拟中有没有“反”呢?我以为是有的。先比较下面两个句子:①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点绛唇》)②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甭]《树行》)句①山峰会“商略”事情,是典型的变格修辞的拟人。句②山峰因不能语而“无语”,这本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大实话”,表面上看来是不含辞格的“平语”,仔细分析,其实它也是含了拟人的。

  • 标签: 变格修辞 《点绛唇》 否定形式 拟人 比喻 句子
  • 简介:对于一个句子,一般说来,总是要求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就是句子里需要的成份必须齐全,不能任意省略(承前蒙后或对话时有些成分可省略),不然就会导致关系不清楚,产生歧义。但是,作者为了造成语言的灵活性、趣味性、生动性,给人波浪陡起,突兀急转,路转峰回、

  • 标签: 修辞 趣味性 句子 结构 省略 歧义
  • 简介:此文本该刊于“译文及其回应”部分,但是鉴于它恰好切中了本期游戏学专辑的主题,且从全新的角度打开了讨论的视域,故编辑组最后还是决定将其与另三位中国论者的探索置于一处,以期能使读者们更深切地了解到符号学在游戏领域的生命力,以及与此生命力相应的原始性。

  • 标签: 游戏学 导论 叙述 拟真 符号学 原始性
  • 简介:<正>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一书中,将返射定义为:“把对方说的活,借用过来作为反讥和戏谑对方的手段,即以其人之‘言’,还治其人之身,这种修辞手法叫‘返射’”。其后,好几种修辞学辞典所下的定义也都大同小异。笔者搜集了一些例子,与此不尽相同,它们不是简单地借用对方的话来反讥或戏谑对方,而是仿照对方的逻辑和语言形式,创造出与之类似的话语来回敬对方。这里既有以其人之“言”而治其人之身的手段,也有仿创新的成分,姑且叫仿式返射。这种仿式返射在中国古人的言语交际中早就使用,可谓源远流长。

  • 标签: 三藏法师 还治其人之身 句式 丘浚 《修辞新格》 和尚
  • 简介:<正>《修辞学习》一九八五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郝荣斋同志的《一种特殊的比拟——形》,提出了一种新的辞格——形。作者认为:"形是比拟中的一个特类。是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故意违背事理,超脱语法和逻辑,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形体化的修辞方式。它的特点:一、本体一定是没有形体的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二、体的形体没法确定,既可能是这种样子,又可能是那种样子,听读者完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

  • 标签: 先生商榷 形辞格 拟形
  • 简介:并列组联的周知条件存在不足:它只涉及联项条件,未涉及联项以外的其他条件;另外,即使满足了这些条件,也未必能产出自然合法的并列短语.本文利用排除法、推导法和系统动态的方法分析认为,语言系统从原始雏形状态的意合方式出发,在语音、句法、语用、语义等领域不断寻找控制因素,借助松联、有标、外设这三种方式和联项组织的超常意义手段,从致联或竞争这两种不同句法水平上发力,引发了词际并列的可联范围发生四度扩张.为维持并列可联性,扩大可联范围,各种内外条件按有效机制互相作用和牵制,结果不但满足了言语自由创新的需要,而且导致结构多样化和系统复杂化,完善了语言结构系统,提高了语言系统的品质和效能.

  • 标签: 并列 组联 扩张 控制
  • 简介:科学语篇由多种符号系统构成,并产生扩张的意义,然而现存研究无法清楚地显示意义扩张的过程。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提出一个明确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科学语篇中文字与化学符号之间意义的互动关系,并详细解释语义如何通过隐喻的方式得以扩张。我们还将比较三种关系密切的意义生成机制:“符号间对应”“符号间转类”“符号间隐喻”,探寻它们在化学语篇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力图证明:化学语篇在从文字系统到化学符号系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扩展了原有的意义潜势,这种符号间的转换同时也将普通常识重新诠释为科学知识。

  • 标签: 多模态 社会符号学 隐喻 扩张意义
  • 简介:<正>一说话或写文章,为了更详尽明了地表情达意,往往在上文已叙说的基础上,再换一种说法,这种修辞现象试拟为"换述"格。"换述"是一种常见的修辞现象,但迄今却未被人提起。它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即已述部分(下文用甲代替)换述部分(下文用乙代替)。从形式上看,甲乙两者是等值的,其实它们并非简单的甚至是多余的复述。从甲乙的逻辑关系上来研究,有并列、承接、递进等关系;从修辞效果上来研究,换述部分能收到具体明白、简洁概括,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

  • 标签: 拟新的 换述 新的修辞格
  • 简介:本文是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篇进行功能分析的尝试。通过对一类短信语篇进行三大纯理功能的分析,揭示出这类语篇在人际意义、语气结构、小句过程类型、主位结构、衔接手段等多个方面的系列“特异”性质。语篇的典型结构模式为“起——承——转/落”三个步骤。本文的分析显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篇分析方法,对于汉语语篇的分析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

  • 标签: 拟误 短信 语篇 功能语篇分析
  • 简介: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很早就注意到由符号、解释者、对象三者构成的语义三并非一个完满自足的表达体系,符号一旦脱离了解释者,脱离了感知对象的物理属性,就不能完全指示对象,"道"、"玄"等一些本体的普遍性、超时性特征也很难被符号所指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佛家都提出了本学派的符号理论。魏晋玄学提出象的理论,力图在符号、解释者、对象之间找到一个交集,将对象所蕴含的普遍性与超时性全部表达出来,以解决中国符号理论非完满自足的困境,进入诗性表达的境界。

  • 标签: 中国语言哲学 形名 言意 物我
  • 简介:易学符号学思想研究是随着中国符号学研究升温而出现的学术研究新视野。《周易》通过物取象、观象设辞而具有丰富的符号学思想,而易学本身也是一个完备的符号系统,通过对《周易》的符号学解析,我们可以揭开其神秘面纱,还原其真实面目。易学符号学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即易学符号思想研究、《周易》的语言符号学研究、《周易》的符号美学研究、《周易》的身体符号学研究。易学符号学思想研究不是为了以中国的易学印证西方的符号学,更是为了挖掘中国文化符号精神,为我所用,更好地促进中西学术交流与对话。

  • 标签: 易学 符号学 符号思想
  • 简介:曲谱是测古声调调值最好的语料。通过对《九宫大成北词宫谱》各声调代表乐字与其它声调连用情况的统计,得出各声调的调型走势是:阴平为平调,阳平为升调,上声为曲折调,去声为降调;相对音高情况是:阴平为高调,上声为低调,阳平和去声均为中高调。在此基础上,测出各声调调值是:阴平44,阳平35,上声213,去声53。

  • 标签: 《九宫大成北词宫谱》 调值 拟测
  • 简介:7月17日,南山会讲"语世界观"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说"多语言冠军挑战赛"启动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称"语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说"联合主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使馆、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全球说、北京语言大学、其他相关高校和机构的500余名官员、学者、企业家、媒体人和中外师生参加了活动。

  • 标签: 北京语言大学 资源保护 中国语言 研究中心 主讲嘉宾 国际语
  • 简介:文章以古籍及故训为材料,着重用王力《同源字典》未注意到的关于“青”义的同源字主要用音系法系联出汉语“青”词族,并由此推求出其“语核”为原始汉语复辅音声母**sth-。同时还利用现代汉语粤方言的反映形式以及亲属语言同源词的相同或相近的声母形式,运用历史比较法进行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对原始汉语及上古汉语**st-型复声母的构加以印证。

  • 标签: 同源词 词族 语根 语核 义根 汉藏语
  • 简介:以共时比较法来对珠江三洲地区一些有代表性方言的入声变化作出描写分析,藉此了解方言间的相似点、相异点与互动情形,以及弱势方言在当地语言接触下所产生的变化。本文发现,珠江三洲一带的几个方言的入声,在与广州话长期而密切地接触后,作出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演变,显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一种方言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而弱势方言正逐渐向强势方言靠拢,展现了语言接触对方言音系的影响。

  • 标签: 珠江三角洲方言 方言接触 广州话 阴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