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6月7日,“周真生武馆,禅拳研修院”在风光旖旎的常熟虞山景区小石洞栖云寺院内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并值此佳日为武林泰斗杨先生举办了百岁寿辰庆典。武馆以“继承传统,发展创新,与时俱进,传播国粹,修养身心,以拳交友,传播武学”为宗旨,以武为媒,弘扬国粹。

  • 标签: 仪式 研修 庆典 继承传统 与时俱进
  • 简介:周公名祥,又名玉祥,天津武清瓦房村人,生于同治元年,近代八卦掌名家,是我们的师爷。我们的老师叫薛兆吉,是玉祥公的弟子。玉祥公原本跟八卦掌大师程庭华老先生学艺,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程老先生杀了德国兵,牺牲在哈德门。之后玉祥公被刘凤春老先生收为门,

  • 标签: 同治元年 八国联军 八卦掌 庚子年
  • 简介:先师尚云祥(1864—1937年),字霁亭,山东乐陵人,自幼慧颖强识,勤奋过人。先得师李存义,后得郭云深真传。先生倾一生精力,专攻形意,享有“铁脚佛”等美号。尚氏形意拳创始人。因先生对形意一生不断探索练习,故各个时期所教又略有不问。此仅择先生晚年所教的一些既平凡又有特色的技法来谈谈,或许有益于同好。

  • 标签: 1937年 尚云祥 郭云深 创始人 形意拳
  • 简介:孙存周,讳焕文,号二可,1893年出生于河北完县东任家疃。乃父孙禄堂是武学大宗师,时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乃父鼓励但不强迫其子女习武,孙存周为天性使然,自幼好武,6岁时开始揣摩父亲练拳,于是乃父将武术基本功融入游戏中,故孙存周自幼即得童子功。诸如用拇食中三根手指捏住房檐的檩子挂住整个身体,并从一端移到另一端,悠来荡去,舒展如猿。

  • 标签: 孙禄堂 基本功 武学 习武 练拳 武术
  • 简介:到《中华武术》杂志工作后我才知道,中国人民大学里有一位名气很大的学院派太极拳代表人物:李德印。人与人的缘分是一件很奇怪事。在人大上学时候,或许我每天都会和李老师擦肩而过,在操场上,或者在校园里。可是大学四年,我从没有上过他的课,他也不认识我。在熟悉的学校中,李老师终于为我补上了大学时期没有机会上的一堂课,关乎太极,关乎人生。

  • 标签: 李德印 太极拳 武术生涯 武术教学 风格
  • 简介:一、何谓戏曲武打?戏曲武打也叫武戏,是在戏曲舞台表演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是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王国维先生关于戏曲的定义是:“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也就是说,戏曲是通过歌舞的语言和身体的表演艺术来演绎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达到一定的娱乐欣赏、教化劝诫等目的的。

  • 标签: 戏曲 武打 武术 意义 传承 故事情节
  • 简介:著名武术家、少北拳宗师、中国少北拳全国指导委员会前总裁、中华全国武术医疗总会总顾问、原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副教授张荣时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2月29日10时48分在辽宁省锦州市逝世,享年85岁。

  • 标签: 逝世 张荣 宗师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武术家 少北拳
  • 简介:2012年1O月,重阳节刚过.一代跤师双全在北京度过了自己75岁的生日。那天,双全给前来庆贺的跤坛老友赠送了礼物.以表感激之情.随后他即兴表演了几段京城叫卖.赢来了阵阵喝彩。

  • 标签: 人生 即兴表演 重阳节 礼物
  • 简介:恩师冯志强先生仙逝五年来,经常思念他老人家那和蔼慈祥的音容笑貌,而他那语重心长的嘱托声则每每在我的心田激发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在思念和遗嘱的双重鞭策百这几年来我不敢稍有懈怠,在加大力度自身修炼并推广传播混元太极的同时,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童,介绍恩师创立混元太极拳的功绩,其颇具传奇色彩的武术生涯,以及自成系统的武学思想,以求发扬光大。但至此还深感意犹未尽,心绪难平,于是再提笔铺纸,记叙我与恩师这段难能可贵的太极缘和刻骨铭心的师徒情,以永志不忘。

  • 标签: 太极拳 冯志强 恩师 情缘 精神力量 加大力度
  • 简介:9月2日,天津市武当玉虚宫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六代传人金学领先生的武馆开业仪式隆重举行。金学领先生曾学少林十八罗汉拳、八极拳、中国式摔跤,后来拜武当龙门派第二十五代传人郭树璞先生为师,潜心研习道门绝技,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被全国武当武术联合会评选为十大武术名师之一,武术六段。现任国家级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大学武术顾问,天津市西青区武术协会理事,天津市西青区体育指导员协会副秘书长。

  • 标签: 全真龙门派 武当武术 天津市 传人 开业 中国式摔跤
  • 简介:(接上期)四、中正安舒,单重轻灵中正安舒,单腿负重,轨道步型,是吴式太极拳最显著的一大特征。心守中而神内敛,颈椎、脊椎、腰椎、

  • 标签: 吴式太极拳 健身原理 实践 中正
  • 简介:清末时期,武术的文化地位十分低下,被戏称为拳勇或技勇等等,又由于受到义和团运动的负面影响,社会上一般将习武者视为几与匪同。直到民国初期,所有有关中国文化史的论述中都没有武术的文化地位。但是仅仅过了十多年的1928年,武术一跃成为国术,从中央到各省市县,由政府出面建立的国术馆,

  • 标签: 国术 孙禄堂 逝世 文化地位 义和团运动 中国文化史
  • 简介:(五)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心高气运的陈王廷,因时运不济,半生功名溃废中途,无再起之势,能不感叹起闷吗?中国古语曰:“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解甲归田的陈王廷,耕读之余,研究武学,自然而然,顺理成章。陈家沟人,若不讲耕,无以食之;若不讲读,无以文事;若不讲拳护家传子孙,就没有现在的代代相传和常盛不衰。耕读讲拳,乃是陈家祖祖辈辈生活的主旋律。李滨先生咬文嚼字的对比发现,只是找到了陈家沟人世世代代的生活规律,即种田、习文、讲武、传递。历史

  • 标签: 太极拳理 渊源 中华武术 乾隆年间 生活规律 陈式太极拳
  • 简介:笔者发表在《中华武术》2008年第7期的小文《也说“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蒙林永江先生不弃,多有指点(《再说“有气者无力”——与龙卫东先生商榷》)(《中华武术》2009年第1期),幸甚幸甚!

  • 标签: 辩证认识 中国 武术 读者 《中华武术》
  • 简介:惊悉,李文贞先生于2014年9月25日于家中安详仙逝,享年92岁,吾辈深感悲痛。先生的一生是习武传奇的一生,是为中国功力武术见证发展、铸就辉煌的一生,是为中国武术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一生。

  • 标签: 武术界 中国 李文 追忆 武术事业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