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近30年“体教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教结合”研究集中在: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2)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3)运动员文化教育三个领域。研究认为:体育与教育部门应加强有效合作,加强双方资源的利用和共享,促进体教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一种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这也是未来体教结合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

  • 标签: 体教结合 后备人才 研究进展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我国社区体医结合健康促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社区体医结合健康促进,不仅对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加快转变社区公共健康服务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提升健康促进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催生健康服务业新型业态的发展效益显著.

  • 标签: 体医结合 体育健身 医疗保健 健康中国 社区
  • 简介:我想尝试摸索一个体教相结合、新的网球培养模式:(1)队员每天在完成正常学业后,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训练;(2)聘请职业的高水平技术教练,每周保证4—5次、每次2个小时的技术训练时间;(3)聘请专业体能教练,每周保证3-4次、每次1.5小时的体能训练时间;(4)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队员能够请假半个月不上课,参加全国比赛。

  • 标签: 训练时间 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 青少年 读书 活动时间
  • 简介: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深入地剖析和解释了我国“教体结合”模式的演变历程。结果显示,始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教体结合”模式经过60余年的酝酿发展与变迁,已经从初始的制度状态历经调试、转型和创新,初步跨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其变迁的图景丰富地展示了“教体结合”模式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繁复;“教体结合”模式的演变深深地受国家宏观制度环境、各种政治变量及行为主体的利益行为等“制度的深层结构”影响;“教体结合”模式的历史性变迁在制度存续的正常时期和关键节点时期,都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教体结合”模式的演变主要以国家主导的渐进式变迁为主,实现制度创新是其未来发展路径的主要选择。

  • 标签: “教体结合” 历史制度主义 竞技体育人才 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