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对乡土社会中民俗体育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民俗体育在乡土社会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乡村社会的团结、促进乡民的社会化、为乡土社会的村民提供了休闲与娱乐功能、促进了乡土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并针对民俗体育的传承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 标签: 乡土社会 民俗体育 体育功能
  • 简介:身体功能训练作为一种先进的训练理念,值得引入和借鉴到军事技能实战化训练改革当中。这对于精细化设计战场动作,丰富军事技能训练内容;评估军事技能训练动作质量,促进军事训练实战化的细节落实;加强臀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训练,提高军事技能训练的准确性;即时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及错误动作纠正,降低军事技能训练伤病的发生都将是非常有利的。

  • 标签: 功能训练 实战化 军事技能 改革
  • 简介:通过总结功能性训练的基本特点,结合当前我国军事训练实践,研究功能性训练对军事训练体系的影响价值,提出军事训练体系创新发展举措,以期为我国军事体育训练体系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 标签: 功能性训练 军事训练体系 创新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补铁对运动性贫血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训练组(T)、小剂量补铁+训练组(S+T)、中剂量补铁+训练组(M+T)和大剂量补铁+训练组(L+T),各组大鼠均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训练8周,每周训练6天,补铁大鼠从第5周开始补铁。力竭运动后即刻取样,差速离心法提取心肌线粒体。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Ⅳ(CⅠ~Ⅳ)活性。结果与T组相比,S+T组和M+T组心肌线粒体呼吸链CⅠ~CⅣ活性均显著提高(P〈0.01),L+T组心肌线粒体呼吸链CⅡ和CⅢ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大强度运动训练可导致大鼠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训练期间复合补铁可提高大鼠血红蛋白、血清铁含量,并可提高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及机体有氧工作能力,且中剂量补铁综合效应最佳。

  • 标签: 补铁 运动性贫血 心肌 线粒体 呼吸链
  • 简介:花腰傣猫猫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作为一种古老、独特的民间文艺形式,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性与族群性的村寨文化表征。在花腰傣村寨传统的生活中,它作为祭祀仪式的一部分,与花腰傣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猫猫舞也在发生演变,主要是祭祀的功能逐步弱化,而展演艺术和休闲健身的功能却在不断强化,既深受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又坚守着自身独有的文化内蕴,在不断构建新的民族村寨和谐文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民族村寨 花腰傣 猫猫舞 文化功能
  • 简介: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对特战队员的功能动作和损伤部位进行筛查和统计分析,以尽早发现技术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功能性动作障碍,提出身体功能训练改进的方法和手段,为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保障日常体能训练和良好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功能性动作筛查 特战队员 损伤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训练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此类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92名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70岁)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安静对照组(n=46)和有氧训练组(n=46),安静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有氧训练组进行3个月有氧训练干预。分别于实验前后测定两组受试者的安静心率和血压;利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最大摄氧量(V·O2max)、力竭时间和力竭距离并描计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曲线、血压曲线和主观疲劳感觉(RPE)曲线;利用软件测试受试者基本认知能力(包括知觉速度、心算效率、空间表象、工作记忆、记忆再认和总成绩共6个得分)。结果:安静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有氧训练组进行运动后安静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P〈0.05);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V·O2max、力竭时间和力竭距离升高(P〈0.05),心率曲线、血压曲线和RPE曲线右移(P〈0.05);认知能力测验中,知觉速度、工作记忆和总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长期有氧训练能够改善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提高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短暂信息处理能力。

  • 标签: 有氧训练 高血压 运动能力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级别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脑α波、神经递质、中枢疲劳度、焦虑指数、脑功能态和熵值的特征。方法:采用高级运动训练状态监控仪,对五个级别的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时序脑电测试,对脑α波、神经递质、中枢疲劳度、焦虑指数、脑功能态和熵值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56kg级组和62kg级组运动员脑电α波为平均型;69kg级组和85kg级组运动员脑电α波为优化型;77kg级组运动员脑电α波为慢化型。(2)五个级别的运动员S1、S2和S7系存在显著性差异;S3系、S4系、S5系、S6系、S11系和S13系无显著性差异。(3)69kg级组运动员显示处于轻度中枢疲劳,其他四个级别组运动员中枢疲劳度处于正常范围;各组运动员的中枢疲劳度、焦虑指数和脑功能态无显著性差异;熵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男子举重运动员脑涨落图特征与各自级别的训练特点和恢复手段有关。

  • 标签: 举重运动员 脑α波 神经递质 中枢疲劳度 焦虑指数 脑功能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