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男子、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特征,并对损伤模式进行比较。[方法]从2010至2013年对柔道运动员(23名男子、24名女子)膝关节运动损伤特征进行纵向跟踪调查。记录所有影响训练的膝伤及训练状况。所有膝伤由队医和骨科专家诊断。[结果]23名男子柔道运动员期间有15人患有49个膝伤,其中32个急性创伤,26个旧伤,12个劳损,损伤结构主要为12个内侧副韧带损伤、8个膝后外侧结构损伤、15个半月板损伤、7个髌股劳损;24名女子柔道运动员期间有15人患有78个膝伤,其中54个急性创伤,32个旧伤,21个劳损,损伤结构主要为18个内侧副韧带损伤、14个膝后外侧结构损伤、18个半月板损伤、13个髌股劳损、6个膝交叉韧损伤。男女膝创伤发病率(每1000小时)分别为0.34‰(95%CI:0.17‰-0.51‰)和0.67‰(95%CI:0.46‰-0.86‰),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创伤发病率是男子的1.97倍(P〈0.01)。[结论]柔道运动员膝损伤中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后外侧角损伤相对比较常见,且女性膝创伤发病率是男子的近2倍。

  • 标签: 柔道 膝关节损伤 流行病学 发病率
  • 简介:本文从体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角度出发,首先界定了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的含义,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出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科技精神的含义,分析了二者融合的因素,提出了二者需要融合的必要性。最后,构建了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路径。

  • 标签: 体育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融合
  • 简介:体育的人文精神不可或缺,体育的科学精神也同样重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今后体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之间关系的解读,指出体育应该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

  • 标签: 体育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 简介:体育社会,体育社会的研究方法,体育社会的研究领域,体育社会的研究对象,体育社会与运动社会的关系,体育社会简史,(词条).见:体育大辞典,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142-143体育社会(SociologyofPhys...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领域 问题领域 教育社会学
  • 简介:体育社会.徐隆瑞,梁向阳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一、体育社会的研究对象(P.1~4)每门学科都需要根据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界定其研究的范围。体育社会也不例外。然而,体育社会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目前还未完全定型,若要十分清晰地划定...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体育活动 体育理论 体育管理 体育组织 参与体育
  • 简介:体育社会.刘德佩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第一节体育社会的研究对象(P.9~12)体育社会是在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社会的观点来研究体育这一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体育人口 社会现象 相互关系 生物效应 研究对象
  • 简介:体育社会黄捷荣,李泽润,等.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一、体育社会的学科属性(P.1~2)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中一种特殊的活动。体育与社会相联系,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的一...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体育系统 体育运动 相互关系 社会主体 社会生活
  • 简介: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的目的主要是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解剖依据,同时也为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正确地完成每个动作和发力的要求,需要多个肌群的协调活动。这就要求学生要清楚地了解各块肌肉的位置、形态,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肌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的应用于体育动作的分析及寻求发展肌肉力量或伸展性练习的方法。此外,在健美训练中,如何使肌肉强壮、丰满、线条优美协调,同样也需要肌肉解剖知识。所以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人体解剖中,无论在教材、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肌都占重要位置,为教材的重点。由于肌肉功能的活动性和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使肌肉教学中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对肌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性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谈些做法与体会,请同行指正。

  • 标签: 体育系 人体解剖学 肌学教法 体育教学
  • 简介:体育社会(词条)何方生,刘德佩见:王康主编.社会辞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218-214.[体育社会](Socilogyofsport),是通过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固有的社会行为及其与其它社会系统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探索、研究体育运动...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现代体育运动 体育价值观 体育社会化 实际应用 体育社会问题
  • 简介:体育社会教程.吕树庭,卢元镇.吕树庭,卢元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第一节体育社会的性质(P.12~26)社会发展至今,不仅建立了指导人们从宏观上认识社会整体的基础理论(各个学派的研究成果),还建立了指导人们从微观上认识社会各领域的部门社...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学校体育 研究领域 体育科学 研究对象
  • 简介:从人文的角度浅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文精神,结合一些实例,对目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领域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体育要闻如何彰显人文精神进行分析。

  • 标签: 体育新闻 体育社会学 人文精神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赛事举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同、强调对不同民族、不同个体的公平与公正、注重赛事参与过程的教育和体现永不放弃的人生追求四个方面,阐述了体育赛事举办的精神价值。研究认为,体育赛事以形而下的躯体运动,形而上地承栽了友谊与团结、公正与和平、关爱与尊重、教育与追求的精神内涵,其精神是躯体文化的生命哲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 标签: 体育赛事 奥林匹克 精神价值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整个群众体育发展的“龙头”,对我国城市周边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文章从体育自身的功能和价值角度出发,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体育对推动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社区体育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也是体育和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工作报告中提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体育又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完成

  • 标签: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体育 精神文明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 社会主义 大学生
  • 简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教师创造性的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激励学生创造性的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及时反馈鼓励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得力措施。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了简述。

  • 标签: 体育教学 学生 创新精神 培养
  • 简介:从体育史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的研究,对大众体操的起源和发展、概念、功能及其归属进行了积极性探讨.

  • 标签: 大众体操 概念 特点 归属
  • 简介:(五)决定运动能力的神经“程序”依靠训练工作进行编码对于适宜的训练对象来说,在训练波浪中如果掌握得当,由于体内矛盾运动涨落的推动,就可使运动能力由原有水平推进到新水平,这就迈开了运动成绩在训练波浪中的步伐。对于富有潜力的运动员,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不同方向的训练手段互相重叠,那末,除了激起目标方向的涨落以外,还激

  • 标签: 训练思路 运动成绩 训练手段 训练对象 训练过程 目标方向
  • 简介:中国女排精神经过近40年发展,已具有丰富的内涵:无私奉献、团结奋斗、勇攀高峰、自强不息、拼搏创新等精神.中国女排及其精神的发展经历了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国家荣誉;坚韧不拔、逆境突破、文化传承;永不服输、涅槃重生、传承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复兴之路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对中国女排精神进行价值体系构建,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这一价值体系不断与时俱进,使其具备时代特征和创新价值,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 标签: 中国女排精神 价值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