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城西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北岸。乾隆年间,在河岸边形成一个宽2000米、高约100米的大沙堤,名沙陀头,讹音沙坡头。百米沙坡,呈60度,天气晴朗,气温升高,人们从沙坡上向下滑时,坡内便发出“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悠扬宏亮,被誉为“沙坡鸣钟”,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

  • 标签: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2004年3月5日 普通邮资信封 吴中市邮政局
  • 简介:长江水系有各类鱼类350多种,其中特有鱼类142种,特别是宜宾上下游江段,奇特的河道、湍急的水流形成了胭脂鱼、中华鲟、白鲟、大鲵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鱼类的天然产卵繁殖场所。

  • 标签: 鱼类 繁殖场 胭脂鱼 大鲵 中华鲟 保护区
  • 简介: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有精萃的西汉文化、三城相叠的奇观、襟山带水的环境风貌,建筑风格独特的古民居等。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产生了矛盾,文章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所采用的基本方法:生态法和环境法。

  • 标签: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建设 生态法 环境法 徐州
  • 简介:7月30日《向海自然保护》向海自然保护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吉林通榆县境内(向海邮政支局,137215),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2公里,总面积1054.67平方公里,包括5个乡(镇、场),12个村,32个自然屯,有2万人口在区内从事着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地形复杂,沙丘、草原、沼泽、湖泊相间分布,构成典型的湿地多样性景观,多种生物系与复杂的生态环境互相渗透。

  • 标签: 2005年 南通博物苑 文博事业 湿地 基因库 发祥地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黔南布依族武术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保护状态、保护主体以及利益取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布依族武术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保护状况不理想;政府、遗产保有者和社会组织是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并且存在事实上的博弈关系,政府先完善政策法规并执行到位,提高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保护工作的检查监督,最终形成政府主导、遗产保有者传承、市场介入、社会力量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理想模式。

  • 标签: 布依族武术 保护 博弈主体
  • 简介:张三的伯父去世了,因为没有其他亲属,便留下遗嘱说将自己数百万元的遗产全部留给张三。这天,张三赶到伯父家中处理遗产。清点之后发现,只有少量现金和一张存折,数目也不多。打开保险柜,里面除了一些证件、户口本之外,还有一个信封。

  • 标签: 遗产 保险柜 户口本 亲属 遗嘱 证件
  • 简介:传统武术保护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进行挖掘和创新,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国人了解里面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寻求当代社会所缺失的精神内涵。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从武术口头传说、武术精神、武术情感、武术思维、武术技术几个方面解读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组成要素,并且认为,对于传统武术的保护应该从遵循传统武术的本质、转变传统武术的保护理念、提高武术人的文化自觉意识等方面着手。

  • 标签: 传统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 简介:藤县舞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又是国家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面前,藤县舞狮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为其寻求传承之道就成为了必需。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在梳理了藤县舞狮的历史流变和传承谱系的基础上,对其传承困境和传承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舞狮场域缩小、舞狮后备人才不足、舞狮文化自觉的缺失是当前主要的传承困境,提出了政府制定舞狮长远规划、民间恢复村落舞狮活动、社会形成舞狮文化自觉的传承对策。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藤县舞狮 传承对策
  • 简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其保护重在行政管理,无法充分调动民众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重在私权保障,保护模式多元,但分而治之的状态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保护。在保有现行制度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性,探讨对其特有保护模式的构建,对于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殊保护
  • 简介: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河北省已收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体育项目以武术为主,其它项目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针对体育类"非遗"种类单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保护意识差等问题,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开拓体育文化市场、发挥教育优势、健全研究机构等举措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为丰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构建"和谐河北"做出贡献。

  • 标签: 河北省 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有一个人得了绝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个人生前有70000元的遗产。死前,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在遗嘱中这人说,如果他的妻子生下的是儿子的话,妻子所得的遗产将是他儿子的一半;如果是女儿的话,妻子的遗产就是女儿的二倍。结果女人生下的是“龙风胎”,一儿一女。这下子律师为难了。恰在这时,一个高中生说了一个方法,便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知道这个高中生是怎么分的吗?

  • 标签: 遗产 高中生 妻子 个人 儿子 女儿
  • 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其中之一.少数民族在我们国家来说已经比较稀少了,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就更为宝贵本文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法研究为题,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对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对造成当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简要概述,第四部分重点从多个方面对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阐述,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 标签: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 简介:基于文献、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针对江苏省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以及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保障经费相对不足、传承人的断层、大众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保护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保护和传承缺乏整体性规划等保护传承困境,提出传承保护策略:提升大众保护和传承意识,推动实现生产性方式保护,拓展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数字化保护方式,完善法规制度体系等。

  • 标签: 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策略
  • 简介:一个很重要的事件最近几个月来一直缺乏合理的关注。在今年6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上,五台山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最终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嵩山古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则未获批准——这是中国自1987年开始申遗以来,22年申遗之路中首次遭遇滑铁卢。

  • 标签: 世界遗产大会 嵩山 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 五台山 滑铁卢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非物质文化视域下对仫佬民族的舞草龙体育文化的起源、制作工艺、表演形式与功能进行分析,以此为契机对舞草龙文化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进行了深度解剖,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新思路。

  • 标签: 仫佬族 依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草龙 传承与保护
  • 简介:本文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类项目的申报以及保护与传承政策性文件措施等基础研究出发,结合跟踪调研已成功申报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武术项目,特别是以南枝拳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比较法、逻辑分析和推理法,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的申报情况,及其后申报时期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进行论述,进而综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类项目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和不足。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 南枝拳 保护 传承
  • 简介: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背景下,重塑与创新中国掼牛文化保护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文化与科技创新理论对中国掼牛的保护机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认为:1)中国掼牛政策性保护应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协调的国家战略和最大限度地放宽地方性经济创收机制;2)中国掼牛体育文化保护应注重生态构建与社会参与机制,推动文化生产性和社会化保护的实现方式;3)中国掼牛科技创新保护应开发信息资源互联和科技生产性保护机制,加大科技人才和服务资金的投入,建立现代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中国掼牛体育文化、经济与科技的共同发展。

  • 标签: 中国掼牛 体育文化 科技创新 保护机制 文化遗产
  • 简介: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探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实施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存在着项目不平衡、理论构建和学校传承等方面存在着现实矛盾与问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学视角与定位,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应充分挖掘传统体育内涵、理性扩充外延,保持原创文化的精髓;第二是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重塑和改造;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推进高校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因此,从文化语境中去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对传统的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性的诠释和合理性规划布局,是今后民族传统体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创新
  • 简介:韩国已拥有七大世界文化遗产.四大世界记录遗产以及两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散发历史气息的韩国文化经典之作来巡视一番。

  • 标签: 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经典
  • 简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去年12月1日在摩洛哥中部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第23届会议,决定再将33个国家的48处自然、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列入《名录》的48处遗产中,35处为文化遗产地,11处为自然遗产地,另2处为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地。

  • 标签: 中国 世界遗产地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邮票题材 邮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