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与其说“长安画派”是一个地域性画派,毋宁说,它是一面旗帜,标识着一个时代的高度。如果不是毛泽东有关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以及“文革”等非艺术因素的腰斩,那么,后来画坛上,“激烈地抖着风,美丽地飘扬”的那面旗帜,一定属于“长安画派”。

  • 标签: 画派 非艺术 地域性 文艺 时代 旗帜
  • 简介:2013年3月28日至4月16日西安亮宝楼艺术博物馆38年前,台湾隔山画馆的关怀先生在台北举办了"‘长安画派'源流展",轰动整个宝岛台湾,同时也震动了陕西乃至中国美术界。38年后的2013年3月28日,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亮宝楼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 标签: 长安画派 西安 源流 成功 艺术博物馆 美术家协会
  • 简介:七月扬州,世界体坛众目睽睽之地——亚洲男女举重锦标赛上,中国大力士再举辉煌。古老的举重最新有了大动作——1998年起级别全面更改,2000年起女子举重跻身奥运殿堂。在此大

  • 标签: 女子举重 扬州 世界体坛 锦标赛 大力士 2000年
  • 简介:本世纪二十年代,清宫内阁大库档案为学术文化界人士所发现,引起舆论界的普遍重视,遂与殷墟甲骨、敦煌写经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中,所藏题本达二百余万件。题本制度。题本是高级官员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正式公文,始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会典》卷二百一十二记载:"凡内外各衙门一应公事用题本,其虽系公事,而循例奏报,奏贺,若乞恩,认

  • 标签: 学术文化 中国近代文化史 清代 内阁 档案 敦煌写经
  • 简介:本文作者一直注重收集清代驿递过程中产生的实物史料,早在1996年就编组了《中国清代邮驿制度》邮集参加了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邮展——中国’96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虽然只获得了银奖,但却是国际竞赛中首部反映中国清代邮驿史的邮集。自此以后,我国才陆续有个别同类题材的邮集参加国际上的竞赛邮展。2003年,这部邮集经过补充和完善后,在泰国曼谷世界邮展上一举夺得金奖,随后又在2003年中国绵阳亚洲国际邮展上荣获金奖。2006年,邮集被扩大到8框后,在美国华盛顿世界邮展上再次荣获金奖。2007年,这部邮集经过进一步调整后,在俄罗斯圣彼德堡世界邮展上以92分的成绩又一次获得金奖。

  • 标签: 清代 邮集 实物史料 邮展 邮驿 制度
  • 简介:清代贡墨有地方官进贡和“例贡”两种,两种来源的贡墨特征虽然不同,反映出的历史背景同样重要。

  • 标签: 清代 贡墨 收藏 史料记载
  • 简介:清代核雕在继承明代核雕审美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康乾盛世造办处的兴起对工艺美术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宫廷的喜好间接波及到民间;民间之流行,也直接影响到宫廷。因宫中造办处的工匠皆来自于民间艺术家,奇思妙想是他们的特长,满足宫廷需要、取悦帝王是他们艺术行为的目的。然而清代核雕受明代才子魏学洢之《核舟记》影响极深。虽然明代核雕今已不复存在,但却不能抹去,可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当今博物馆中可见清代核舟作品的各种百变不离其宗的造型和简刀人物雕刻,良莠不齐。

  • 标签: 核雕 康乾盛世 魏学洢 造办处 民间艺术家 陈子
  • 简介:岭南画派是20世纪初至40年代崛起于中国画坛而活跃于广州地区的一个重要绘画流派,时与海上画派、京津画派三足鼎立,共同主宰近现代中国画坛。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岭南画派第一、二代中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方人定、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等名家作品的价格正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 标签: 艺术品市场 岭南画派 名家作品 书画艺术 现代中国画 绘画流派
  • 简介: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就清代绘画艺术而言,它属于中国美术发展的衰落期,世俗化倾向尤为明显。然而,在这个美术发展的衰落期里,也出现了“四僧”“扬州八怪”等大家,更重要的是兴起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指画”,并在清中期画坛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指头面派”。

  • 标签: 中国绘画艺术 指画 清代 “扬州八怪” 美术发展 艺术样式
  • 简介:就文化空间与文化类型而言,身为“长安画派”六大家之一的康师尧先生是本该“执铁棹板,唱大江东去”的,然而,他没有。即便是其雄浑拙朴的艺术风格已然成为长安画派的招牌菜时,他也依旧不避小气地固守着自己的典雅与清新。或许,正是因了这份固守,大气磅礴的长安画派才有了似水柔情的一面。而最能展示这一柔情的便是康师尧笔下的水仙——一个生活在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据说,这位名叫那喀索斯的美少年因为感动于自己的美,而深深地爱上了自己,并且只爱自己。于是,他将自己化作池畔的一株水仙,终日顾影自怜。终致于精神分析学家们挥笔写下了那喀索斯情结——一种自恋的情结。

  • 标签: 长安画派 自恋 精神分析学家 那喀索斯 古希腊神话
  • 简介:苏式彩画,简称苏画或苏作,采自江南苏杭一带民间建筑彩画传统做法。江浙自古盛产丝织,图案花锦丰富、多彩。宋《营造法式》画作多采锦纹为饰,后世艳称:“宋锦”、“宋龙”。明清在江南设织造署统理苏松五府织造工业,专为帝王舆服服务。永乐修北京宫殿,大量征用江南苏松五府工匠,江南的民间艺术因此流传于北京。

  • 标签: 苏式彩画 清代 皇家建筑 宁寿宫花园 装饰手法
  • 简介:自鼻烟壶这一新兴的袖珍工艺品问世以来,便得到了上至皇族显贵,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喜爱。鼻烟壶的制作与发展在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不仅数量多,而且用来制作鼻烟壶的材料也相当丰富:金、银、铜胎珐琅、瓷、料、玉、珊瑚、玛瑙、琥珀、水晶、竹、木、象牙、葫芦、虬角、核桃、端石、紫砂、蚌壳等无所不有;鼻烟壶的造型也是变化多端,除基本的小扁瓶式外,还有竹节式、鱼式、赖瓜式、甜瓜式、桃式、龟式、葫芦式、荷包式、玉米式、蜡烛式、茄子式、大象式、鹤式等形状,维妙维肖,不胜枚举。而鼻烟

  • 标签: 鼻烟壶 内画 清代 作品 工艺品 山水画
  • 简介:象棋是一门艺术。排局亦属象棋范畴,是经过人工构思编排,最具艺术素质的一种棋局。清代的排局向着精巧深奥、变化多端纵深发展的同时,已逐渐涉及到棋局造型所显示出的艺术魅力。名局“鸿雁双飞”局末所呈现的“鸿雁双飞”棋型。正是清代乾、嘉颠峰时代排局艺术发展到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排局造型艺术的发端。从下面几则排局造型,可以领略棋坛先贤的创作技巧,及排局造型的发展。

  • 标签: 清代 中国象棋 排局 造型艺术 下法 棋谱
  • 简介:“试帖”在《辞源》里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唐制帖经试士,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开一行,截纸为帖,谓之试帖。另一种解释为唐以来科举考试多以古人诗句命题,冠以“赋得”二字,亦谓之试帖。

  • 标签: 巾箱本 诗句 清代 科举考试 《辞源》 程式化
  • 简介: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营利之目的,运用现代科技臆造了一些假“大清印花税票”,如图11-1宣统大清印花税票红陆拾、图11—2大清印花税票褚色陆拾(加盖“清宣统一年上海印花朵云轩”)、图11—3宣统大清印花税的翻版本,且无英文表述;图116为1992~9《三国演义》(第三组)邮票“智激孙权”30分,且没有面值单位和英文表述;

  • 标签: 印花税票 税收 清代 《三国演义》 不法分子 现代科技
  • 简介:1999年12月,上海市恰尔斯安装工程公司将大沽路电缆施工中发现的10只银锭、467枚银元上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这批钱币根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出土时装封在一个酱釉陶缺内,缸埋在距地表深近1米处,民工挖土是将陶缺碰破,露出钱币,恰尔斯公司领导迅速保护好现场,将缺内的银锭和银元全部收集起来,如数上交,考古专业人咒随即对这批钱币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银锭 钱币 考古 新发现 出土 银币
  • 简介:泉州市博物馆藏有一件粉彩瓶,高45.5厘米,足底露胎,内壁和足壁施釉微泛青,瓶身满绘百子闹春图。属清后期民窑产品。胎骨略厚,显得沉稳庄重。釉色白中闪青。器表绘假山、古树、长廊、楼阁、小桥流水、窗户、龙舟、神灯等形成一幅完整的通景画面,静中有动,细致描绘出73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喜过佳节、嬉戏玩耍的场景。这些顽童的额前均飘有刘海,显得神采奕奕,天真可爱。

  • 标签: 粉彩 清代 泉州市 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