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王恽的题画诗创作可被视为元代题画诗的代表。其题画诗保存完好,数量众多,风格醇雅浑厚,善于将历史与画面描写结合,营造丰富的创作意涵。王恽题画诗主要是以观察者的视角对画作展开描写与想象,情感相对平静,与其仕途、生活较为平顺的特点相一致。对比元好问和赵孟颗的题画诗创作,这一特点则更为鲜明。事实上,王恽的题画诗创作模式与风格,更能反映元代题画活动的普遍特征。

  • 标签: 王恽 元代 题画诗 诗歌风尚
  • 简介: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在翻译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学作品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为作品固有的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交流与转换。影响文学作品翻译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文化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文学作品翻译的特征,剖析文化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提出在文学作品翻译时恰当地运用异化和归化。

  • 标签: 文化 文学作品翻译 异化 归化
  • 简介:《菱荡》是废名的短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中陈聋子这一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处世态度渗透着浓厚的禅宗哲思。小说诗化的笔调和质朴幽丽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凝聚出小说印象式的整体氛围,共同表现出废名所追求的人性与永久的文学价值、静穆严肃的文学美感以及达到个人内心“无矛盾、无冲突”的美学观念。

  • 标签: 《菱荡》 艺术特色 废名风
  • 简介:同一性幻想缘起于庄周梦蝶,物我、主客同一的幻想,在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中有儒家诗论“诗”与“志”同一和“以意逆志”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了理想的读者,即知青。与其说存在同一性幻想,不如说是阐释者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理解作者创作文本的本意。阐释者从各自角度还原本意很困难.那么.如何尽可能地实现作者本意便是趋向文学阐释同一性幻想的关键。趋向同一性幻想对阐释者自身和在文本中发现两个主体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阐释 同一性幻想 本意 主体
  • 简介:志怪小说从东晋产生发展到清朝,艺术风格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文章以《连城》和《吴王小女》为例,从审美风格、创作手法、语言风格和创作风格四个方面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各自的创作特点。可以发现,《连城》在创作上继承了《吴王小女》某些创作特点和优点。同时,《连城》也加入自己的创新,完善了结构,丰富了故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志怪艺术风格

  • 标签: 连城 吴王小女 艺术风格 演变
  • 简介:中国古典文学数位化发展迅速,大陆、台湾、香港及国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涌现了一大批相关成果。现今,大多数成果为数字化产品,停留在信息检索方便上,多采用半结构化数据库;而数据化产品则是把数字化文献当作"数据"来深挖其潜在的各种价值,一般用结构化数据库进行开发。目前中国古典文学在数位化进程中仍存在OCR识别困难(由字库不完善、不规范、不统一造成)、数位人文成果无法相互兼容等问题,古籍标点、笺注、校勘等方面也仍是难点。

  • 标签: 古典文学 典籍 数位化 人文
  • 简介:当今图书市场中的文学畅销书呈现出一种经典作品不多,而文学审美性较低的出版物泛滥的现状。在新媒体时代,一些“毒鸡汤”、速食文字在图书市场上肆意泛滥,造成了人们对文学经典的不自觉疏离。在文学畅销书营销的过程中,微博等新媒体起到了极大的误导作用。同时,大众的文化消费行为具备较强的从众倾向,许多读者认为只有和身边人做出同样的消费行为才不会被群体孤立。最后,我们应该期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学经典能够成为畅销书,大众的阅读质量将获得实质的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也会更加浓厚。

  • 标签: 新媒体 文学畅销书 审美性
  • 简介:“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展开研究型教学不失为-条可行的路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紧扣核心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来灵活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双向的师生互动中查阅文献、思辨分析以达成共识,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 标签: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学 研究型 探索
  • 简介:程千帆在求学、治学、教学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文学创作实践和创作经验的积累,并视此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他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及其古代诗歌研究成就表明,研究者自身的文学创作经验,不仅有助于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发现学术问题,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程千帆重视自身文学创作经验的积累,与重视文学理论并辔而行,这是蕴含在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中的鲜明个性,构成了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之两翼。重视自身文学创作经验的积累,不仅是程千帆个人的治学、教学经验之谈,更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发展历史的真实面貌,有着内在的、深厚的学理依据。总结和继承程千帆的这一学术思想与方法,对于扭转当今学界的浮躁之风大有裨益,也有助于学术人才的培养。

  • 标签: 程千帆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学术思想 创作经验
  • 简介:文学作品中的梦境承载了作者的意图.梦境中一系列意象的营造,是为了在情节起伏中顺畅地传递观念、价值,是作者理性操控下的叙事载体与手段.梦境扩大了原有的叙事空间,在保持叙事节奏的同时,承担起心理描写或者预兆的功能.同时,梦暧昧、诡谲的特征,与心理活动复杂的特征和占卜奇诡的特征相契合,营造了朦胧的诗意美.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与沈从文的《三三》这两部作品都通过梦境的营造,将矛盾冲突和内心挣扎的过程简化,在女主人公们命运转折的关键处,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 标签: 叶甫盖尼?奥涅金 三三 梦境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