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佛教大同理想作为佛教对理想社会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其个人观、家庭观、社会观、国家观、世界观等息息相关,并在深层理念上体现了佛教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近代以来,胡礼垣、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谭云山等人的大同思想中,均体现出较为鲜明的佛教特色,佛教界高僧如宗仰、太虚等人提倡的“人间佛教”的革命中同样包含佛教有关大同社会的理想。佛教的缘起观、平等观、心性观蕴含的大量思想经过现代化的阐释之后,可以作为全球社会奉行的黄金原则。

  • 标签: 佛教 大同 胡礼垣 康有为 太虚
  • 简介:秦腔的发展和繁荣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实现的。明末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的戏曲理念对秦腔剧本创作、剧情、人物等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李渔把小说改编为戏曲的成功经验值得秦腔创作者学习。通过分析发现,秦腔创作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或暗合了李渔重视戏曲结构的主张。

  • 标签: 明末清初 李渔 戏曲理念 秦腔 创作 改编
  • 简介: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源于她出众的才华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更在于她内心有着超越时代的人生追求和难以圆梦的现实陷落。通过对李清照诗词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她人生轨迹的探寻,我们可以发现在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她一直在追求着爱情的纯真美好、人格的高洁独立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她的这种追求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寻常女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越了她同时代的男性。李清照的人生追求却又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她的现实遭遇,虽然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但她的理想追求则成为了人们生命追求的永恒。正因为如此,李清照的诗词才能够穿越千年时空,不断叩击着后人那因现实遭遇而落寞和困顿的心灵。

  • 标签: 李清照 理想追求 现实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