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为筛选天然抗氧化剂,以酵母抽提物为原料,用中性蛋白水解酵母蛋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解液的抗氧化性,得到解的最佳条件为:酵母添加量2.0%,添加量4%,温度55℃,pH值6.5,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4.7%,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此外,将解液应用于食用油保鲜,一周后测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结果表明:酵母解液能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作用,效果与抗坏血酸相当.

  • 标签: 酵母 中性蛋白酶 酶解 抗氧化性
  • 简介:丝氨酸乙酰转移(SAT,EC2.3.1.30)是硫同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半胱氨酸合成的关键,催化丝氨酸转化为氧乙酰丝氨酸的反应,后者再生成半胱氨酸。本研究从红藻门杉藻科角叉菜(Chondruscrispus)cDNA文库中克隆了角叉菜丝氨酸乙酰转移基因(cysE)全长序列(GenBank序列号KT963952)。序列分析表明,其ORF区长1143bp,编码由3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40.60kDa,理论等电点为6.2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角叉菜SAT与其他物种的SAT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本研究为探讨SAT在角叉菜硫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角叉菜 丝氨酸乙酰转移酶 分子克隆 硫同化
  • 简介:通过低温应激比较拟穴青蟹螯足腕节外缘只有1根刺(Sp)和螯足腕节外缘有2根刺(Sr)的群体其鳃超氧化物歧化(SOD)和过氧化氢(CAT)活性的变化,获得的主要结果有:温度从25℃骤降至15℃,应激第3hSp群体鳃的SOD和CAT活性显著上升,应激第12和24h两种活性都恢复至起始水平;在24h的应激过程中,Sr群体鳃的SOD活性表现为先下降,后恢复至起始水平,CAT活性在整个应激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温度从25℃骤降至11℃,应激第1hSp群体鳃的SOD和CAT活性显著上升,之后CAT活性始终高于第0h,SOD活性在第12h低于第0h,第24h又上升至第0h的水平;Sr群体鳃的SOD活性在第1h下降,第6h快速上升,第12和24h又下降至第1h的水平,CAT活性在整个应激过程中变化较小。温度骤降18℃,在整个应激过程中,Sp群体鳃SOD和CAT活性的变化较小,Sr群体鳃的SOD和CAT活性受到显著抑制,在第24h两种的活性降至最低。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的低温应激下Sp群体鳃的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剧烈的低温应激则导致Sr群体鳃的抗氧化活性受到抑制,由此可看出拟穴青蟹Sp群体比Sr群体更能耐受环境温度的急剧降低。

  • 标签: 温度 拟穴青蟹 群体 SOD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