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小儿液体疗法常用的各种混合溶液,临床应用多年,使用方便,纠正脱水效果好,但计算复杂,初学者往往感觉不好理解,不易记忆。笔者积多年的教学及临床经验,建议更改4∶3∶2液及2∶3∶1液等的名称和计算方法,使之系列化,以利记忆和应用。儿科常用混合液如有2∶1等渗含钠液、4∶3∶2液、2∶3∶1液等。2∶1等渗含钠液系由2份0.9%N·S及1份1.4%NaHCO3(或1.8%乳酸钠)组成,其张力为等张(等渗)。钠

  • 标签: 小儿液体疗法 等渗 乳酸钠 张力为 脱水效果 混合液
  • 简介:使用电位法,分别用一定浓度的KOH溶液和HCl溶液对水、30%甲醇溶液以及60%甲醇溶液进行滴定,测定溶液的pH值。由于甲醇的介电常数和质子自递常数与水的介电常数和质子自递常数不同,甲醇会对溶液的pH值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甲醇浓度越大,影响越明显,当溶液中的酸或碱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甲醇产生的影响会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产生的影响基本上是稳定的,在绝对酸度相同情况下,随着溶液中酸或碱的量的增加,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与其偏离对应的水溶液pH值的△pH有减小的趋势。

  • 标签: 甲醇 滴定 介电常数 亲和性
  • 简介: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制冷空调领域的新型溶液除湿冷水机组,该系统可以由60~80℃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如太阳能平板集热、余热废热等.对该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蒸发温度、再生温度、环境空气温湿度、封闭制冷循环和再生循环空气流量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参考工况下制冷量为2.5kW,性能系数达0.37,制冷性能良好;再生温度和环境空气含湿量对系统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较大,而环境空气温度的影响较小;同时,为了使得系统能够经济运行,再生空气流量不宜过大,而封闭制冷循环空气的流量也需要合理选择.

  • 标签: 溶液除湿 冷水机组 性能系数 低品位能源利用
  • 简介:以南京某混合土壤热泵系统为例,分析比较不同冷热源运行策略、围护结构及空调末端系统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该混合土壤热泵系统以冷却塔为辅助散热设备,使得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向土壤散出的热量和从土壤中取出的热量相等.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该厂房建筑进行了全能耗分析,并对冷却塔及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进行计算.然后提出2种运行方法对冷却塔进行启停控制.比较墙面与屋顶不同颜色时建筑能耗特性,结果表明:供冷季节黑色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冷负荷是白色外围护结构的1.2倍;建筑保温性能相同时,以风机盘管为空调末端,热泵机组的年能耗比辐射地板系统大44.7GJ.

  • 标签: 混合土壤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节能
  • 简介:利用定态流法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咖啡因水溶液进行研究,测定咖啡因水溶液在CO2中的溶解度数据,并采用P-R状态方程对文献中SVE体系咖啡因的溶解度数据和实验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相应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P—R状态方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 标签: 咖啡因 超临界CO2 溶解度
  • 简介: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了不同生物炭用量、溶液pH、吸附时间及Cu(2+)初始浓度条件下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200mg·L(-1)时,生物炭适宜用量为5g·L(-1),Cu(2+)的去除率可达97.2%.溶液pH值在2~7范围内,Cu(2+)的最佳吸附pH值为5.生物炭对Cu(2+)的吸附速度较快,在2h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最大吸附量为49.0mg·g-1.水葫芦生物炭对Cu(2+)的吸附以作用力更强的专性吸附为主,特别是在吸附未达到饱和时,专性吸附比率高达98%以上.水葫芦生物炭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金属离子吸附剂.

  • 标签: 水葫芦 生物炭 铜离子 吸附
  • 简介:本文第Ⅰ部份(见本刊八五年第一期)详细讨论了一元酸碱的E~C~K_a关系,给出了有关公式的精确E~C~K_a关系式及使用条件判别式。其后,八六年二月河北师大范瑞溪同志亦用微分近似方法导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5]但范瑞溪同志的文章仅是近似推导,缺乏精确的E~C~K_a关系式。故本文第Ⅱ部份仍以与第Ⅰ部份相同的思路对其它酸碱体系溶液酸度近似计算公式进行精确推导,给出各公式的精确E~C~K_a关系式、使用条件近似判别式及有关曲线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范瑞溪 溶液酸度 使用条件 河北师大 最简式 近似式
  • 简介:设计了一种热泵驱动的溴化锂溶液深度除湿机组,该机组适用于无回风可利用、低湿度需求的场合.机组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室外温度为28~31℃,含湿量为11~14g/kg时,机组的送风温度为1.6~2.6℃,含湿量为2.6~3.0g/kg,系统COP为1.8.测试时发现了一个造成冷热溶液混合损失的管路链接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然后,对修改后的新机组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室外温度为25~32℃,含湿量为18~21g/kg时,机组的送风温度为3.2~4.0℃,含湿量为3.4~3.6g/kg,系统COP为2.8.最后,对机组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管路改动使机组性能提升约20%.

  • 标签: 深度除湿 溶液除湿剂 性能测试 空调
  • 简介:建立一个2侧带有缓冲池的bulk.nanochannel—bulk模型,采用非平衡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热运动的硅原子对受限于纳通道中氯化钠溶液黏度的影响.该模拟在不同的通道上板移动速度、通道高度和通道壁面电荷密度的情况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通道壁面电荷密度的增加、通道高度和剪切率的减小,热运动的硅原子对受限于纳米通道中流体的剪切黏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通道高度小于0.8nm,剪切率小于1.0×10^11s^-1时,热运动的硅原子导致了通道中氯化钠溶液的黏度减小,并且剪切率越小,这一现象越明显.这是由于热运动的硅原子减弱了反离子(Na^+)和带电的通道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标签: 纳米通道 分子动力学模拟 热运动的硅原子 剪切率 黏度
  • 简介:鉴于近年来国内外对酸碱溶液酸度计算公式使用条件的讨论只绘出数值曲线而未能给出解析式,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推导出E~C~Ka关系式,从而可据不同误差要求精确定出各公式的使用界限

  • 标签: 溶液酸度 计算公式 使用条件 最简式 误差要求 近似式
  • 简介:混合学习的教学改革中,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一直未寻找到突破口。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本文基于翻转课堂重新构建混合学习模式,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作深入的探索。实验研究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学习效果超出预期。

  • 标签: 翻转课堂 混合学习 模式重构
  • 简介:从提高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以减少沥青路面车辙出发,探讨了在各自最佳油石比条件下,不同级配结构对中面层抗车辙性能的影响.通过中面层空气浴改进车辙试验及汉堡浸水车辙试验,对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德国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Sup20和AC-20I改进型抗车辙性能优于AC-20I型;硬质石料、优质沥青有助于提高浸水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因此,选用合适的改性沥青、硬质石料和合理级配有助于提高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

  • 标签: 中面层 车辙 改性沥青 改进型车辙试验 汉堡车辙试验
  • 简介:存储混合型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控制释放体系,但由于其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建立合理实用的动力学模型.以混合药膜包膜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释放动力学的简化模型并获得了解析解.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描述药物装填量大于饱和溶解度的药物释放动力学行为(相对偏差小于3%).根据该模型还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限定条件(DmDf和DmDf)下药物的释放特征:当DmDf时,释放速率变为常数,达到零级释放,其释放速率与药膜无关,这为零级释放缓释体系如何控制释放速率和药物释放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当DmDf时,药物的释放速率与药膜中的释放系数、溶解度和药物的装填量有关,与包膜过程无关,其释放过程类似于混合药膜缓释体系.

  • 标签: 控制释放 扩散 巯嘌呤 混合药膜 包膜
  • 简介:为探索干法脱硫灰的利用途径,系统研究了LIFAC干法脱硫灰用作水泥混合材对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及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IFAC干法脱硫灰用作水泥混合材是可行的。掺加脱硫灰的水泥性能良好,各项指标符合国标规定。实际生产时建议采用脱硫灰与粉煤灰双掺工艺,脱硫灰适宜掺量为5%-12%。

  • 标签: 脱硫灰 混合材 性能 掺量
  • 简介:为了研究2种动态模量预测模型(基于黏度的Witczak1-37A模型和基于剪切复数模量的Witczak1-40D模型)在江苏地区的适用性及不同混合料设计参数(级配类型、胶结料种类、体积参数)对动态模量的影响,进行了2种典型面层沥青混合料(Sup-13和AC-13)的动态模量试验研究,并将试验数据用于预测模型的分析.对不同沥青的黏度和动态剪切模量进行试验以获取预测模型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胶结料种类和沥青含量对动态模量有显著影响;2种预测模型与室内试验结果均有较好的相关度,Witczak1-37A动态模量的预测模型精度更高.试验结果可用于更高精度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的修正.

  • 标签: 动态模量 预测模型 沥青路面 Witczak 1-37A Witczak
  • 简介:研究了Hammerstein模型的辨识问题,并考虑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情况.提出一种混合神经网络辨识模型,该模型由一个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FNN)与一个线性神经网络(LNN)串联而成.给出了一个反向传播(BP)算法同步训练该混合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神经网络 非线性系统辨识 Hammerstein模型
  • 简介:基于线性黏弹性理论(LVE)推导出沥青混料在动态蠕变实验中的变形预估模型.然后,将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说明了线性黏弹性预估模型的不足.最后,为了提高预估准确性,对线性黏弹性预估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具有与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相符的非线性特性,并用实验数据对修正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无法模拟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的非线性特性,而修正变形预估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动态蠕变实验中变形的全过程以及永久变形.说明了所提出的修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的准确性,该修正模型可以为沥青路面的车辙预估提供指导.

  • 标签: 变形预估 车辙 黏弹性力学 动态蠕变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