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与其他新生项目的推行过程一样,开始是少数学者呼吁,继而少数学校开展实验,之后通过不断的研讨、论证、推广,一个有益的教育项目逐渐普及。目前我国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无论从理论认识,还是从学校实践来看,虽有不少学校进行实验,但尚未获得普及。

  • 标签: 国际理解教育 能力 教育项目 学校 实验 新生
  • 简介:今日之理解远不止于认识.是人的生存方式,而教育中的理解,别有一番意味。它可生情,生出将心比心、关心体贴之情:它可长智,长出集思广益、巧妙创生之智;它可会意,会善解人意和与人为善之意;它亦养行,养锲而不舍之行。

  • 标签: 教育 人的生存方式 集思广益 与人为善 善解人意 锲而不舍
  • 简介:翻译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解是第一位的,没有对原语(sourcelanguage)的正确理解,就不会有形神兼备的上乘译作。理解的内容包括:一是言内语境,即语言本身,又包括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是言外语境,主要指原作的文体、风格及文化现象。

  • 标签: 理解 言内语境 言外语境
  • 简介:理解”一词,在我们的教育表达中十分常用,比如教师对学生说“你理解了吗”?“你是如何理解‘人是文化的载体’这个命题的”?“你理解起来有什么困难吗”?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并不同于电脑对于信息的加工。人对于事情的理解受制于许多因素。理解并不是某种纯粹的智力活动,而是完整的人的心智活动,包括心灵的——自我审思、叩问心灵,也包括智力的——回忆、推理、判断及想象等等。

  • 标签: “理解” 智力活动 心智活动 完整的人 心灵 教育
  • 简介:贵刊93年第12期刊登的《换个数字想一想》一文中,对像"一种钢轨4/5米重1/25吨,平均每米重多少吨?"之类的问题,采用"换个数字想一想"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列式。笔者认为这不是理想的治"本"的办法。固然,列式为4/5÷1/25的学生没有弄清数量关系,那么,换个数字就能弄清吗?笔者曾按原文所述,把4/5换成4,把1/25换成8以后,让那些列错式的同学做,结果仍有相当多的学生列成4÷8这样的错式。再如对于下题:"某建筑工地挖一个大坑,长40.5米,宽24米,深3.5米。挖出的土用载重量4.5吨的汽车12辆,运了42次,只运走全部土方的2/3。求每方土重多少吨?"又如何"换个数字想一想"呢?因此,我认为对应用题的教学,必须强化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及掌握分析思考的基本方法,这是应用题教学的核心,也是治"本"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数量关系 应用题教学 列式 方土 教学层次 文中
  • 作者: 张彦林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化学学科联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刚接触这一学科的初中生来讲,如何引导他们进入这一领域,引起兴趣,学有所用呢?就从身边的实际着手,就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
  • 作者: 贾朝娟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情景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教学意义,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等等,所以,我们要将这一教学模式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对英语课程变得乐学、爱学、善学。本文对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 简介: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创设问题情景在构建化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强调案例提炼与行为内化相结合。

  • 标签: 问题情景创设高效课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创设情景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恰当的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绞尽脑汁,为情景情景,致使事与愿违。本文将例举教学中常见的几个失败的情景创设并加以剖析,引以为戒。

  • 标签: 数学教学 问题情景 小学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 简介:中学历史课程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理解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历史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历史教师应从共存、共生的角度审视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范畴与内涵、课程目标与实践,并由此归纳出历史学科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价值,旨在借助课程改革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历史课程,使之为健全我国的公民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 标签: 国际理解教育 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 简介:<正>第三种观点:强调愉快教育应着眼于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把全面发展的教育融合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之中。第四种观点:认为愉快教育不仅是为了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提,而且强调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展开,全面落实,自觉革除片面追求升

  • 标签: 愉快教育 教师 稳定兴趣 儿童 创造性意识 审美教育
  • 简介:〕在当今以笔试为主的高考考试中,在教学中训练解题高手的意义是十分明确的。做物理习题是练就解题高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环节,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拓宽思路,学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要提高解题能力,成为解解题高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标签: 〔〕物理解题
  • 简介: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常提到“情景交融”的表现技巧,情景交融即作家根据客观景物的特征与思想感情的表达,有时化虚(情)为实(景),有时化实(景)为虚(情),有时情景相融,创造出一幅幅瑰丽无比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艺术享受。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词曲教学中巧妙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段,同样能够创造出给人美感享受的教学意境。

  • 标签: 诗词曲教学 “情景交融” 语文教学 《雨霖铃》 想象能力 美学教育
  • 作者: 所珍兵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轻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构建情景教学的措施。
  • 简介:巴尔扎克说“思维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在教学工作中,研究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所传输的信息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即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的内容,不仅含有知识的因素,

  • 标签: 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能力 创设 培养学生 教学理论 教学情景
  • 简介:“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这句话在文中很重要,起着过渡的作用。从上文对话中可看出列宁的爱鸟之情引起小男孩由犹豫、逐步悔悟,到告诉列宁“灰雀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到坚定回答“一定会飞回来”,准备将灰雀放回自然怀抱的这种心理转变过程。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小男孩满带负疚之感,是“一定会飞回来”对自己将灰雀捉回置于家中惭愧心情的继续和加深。“灰雀又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文中没正面写小孩放鸟归园,而用的是讨论方法:小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一定会飞回来”

  • 标签: 转变过程 列宁 白桦树 对话 满带 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