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作者: 郑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4-14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打造“美”的旅游交通设施,需要具有“旅游意识”,充分保证旅游交通的基本功能,对旅游交通设施进行美化,并使其具有文化内涵,同时,着力提升交通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这样旅游交通才会从旅游的一个环节变为旅游的一部分。
  • 简介:蔡元培在交通大学的两次任职任教经历,是其现代大学教育实践与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在交大任职期间的教育实践,为交大初创时期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为交大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制起了推动作用,其教育理念可归纳为尊重个性,强调自学的教育方法,实施中西融通的教学以及渗透民主与革命的爱国教育。

  • 标签: 蔡元培 交通大学 教育实践 理念及贡献
  • 简介: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磁与微波技术,提出将教学和实验实践划分为从内到外五个层次,包括:电磁传播层、电磁散射层、天线层、射频电路层、系统级参数层。对这些分层所包含的电磁与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实验实践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分层课程设计和内容规划。提出按年级进行分层培养的方案,并设计了包含基础课程类、仿真实践类、测量实践类各栏目的微波学堂网(wbxt.buaa.edu.cn)。

  • 标签: 无线通信系统 电磁与微波技术教学 分层设计 微波学堂
  • 简介: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介绍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定义及实施环节,比较分析了传统课堂中的PBL、网络环境下的PBL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阐述了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的巨大优势: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性、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交互的及时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等,并设计了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的PBL学习模式,以期为业内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移动通信技术 比较分析 学习模式
  • 简介:多元智能理论以其丰富的教育内涵为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元智能理论在通信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观、根据不同智能特点设计课程的教学观、树立多维多元的人才评价观。

  • 标签: 多元智能理论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 人才观 教学观 评价观
  • 简介:〕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切工作进行的保证。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要强抓基层单位的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就如何做好基层单位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浅谈以下观点。

  • 标签: 〔〕基层单位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 作者: 梁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 机构:〔摘要〕交通运输专业是各种技术相交叉,相融合而产生的学科。交通运输专业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专门地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提供一技之长。在交通运输教学中,对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是本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入手,来探讨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 简介: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一直是滁州市城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近年来,随着民用汽车的快速增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也有上升趋势,使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显得异常的重要和艰巨.根据1996年2003年滁州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资料,对其现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对城区交通污染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分析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 标签: 道路交通噪声 现状 趋势 预测 对策 滁州市
  • 简介:第12届InfoCommChina2017展会定于2017年4月12~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展出,总面积达55,000平方米,占满9个展厅,将成为本展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凭借往届成功所带来的影响力,2017年展会共吸引了超过300家国内外的参展商,预计参观者及峰会与会人数将再创新高,进一步巩固InfoCommChina作为亚太地区较大规模、极具行业权威以及极具活力的专业视听和信息通信技术商贸展的行业领导地位。

  • 标签: 变革与创新 行业权威 网络通信 垂直 信息通信技术 亚太地区
  • 简介:上海交大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两条历史脉络。第一条是间接的历史脉络,即老交大追求一流的理念与实践: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洋公学开创多项教育史的先河→清末民初唐文治时期提出“第一等大学”的理念→20世纪20年代初合组交大之际提出与欧美“同趋一轨”的愿景→20世纪30年代黎照寰时期交大赢得东方NIT的美誉。第二条则是直接的历史脉络,即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探索与持续推进:1978年的“世界第一流的综合性理工大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一流大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一流大学”→21世纪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三步走战略”。贯穿这两条历史脉络之间的是追求卓越的交大精神与历史使命。

  • 标签: 东方MIT 世界一流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百年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