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邻苯二胺和醋酸为原料合成2-甲基苯并咪唑,探究了反应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少量还原锌粉对产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醋酸与邻苯二胺的摩尔比为1.8∶1,反应时间为4h,加入适量锌粉,2-甲基苯并咪唑的产率可达87.6%。

  • 标签: 2-甲基苯并咪唑 邻苯二胺 醋酸 锌粉
  • 简介:以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J)为主体,二氯化-1,8-二(2,-苯并咪唑)-辛烷(sBo)为客体,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考查了主客体的自组装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自组装模式与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密切相关。当主客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一个瓜环包结客体分子的一端苯并咪唑基团形成棒形主客体包结配合物;当主客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两个瓜环分别包结客体分子的两端苯并咪唑基团形成哑铃型主客体包结配合物。

  • 标签: 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 二氯化-1 8-二(2 -苯并咪唑)-辛烷 自组装模式
  • 简介:研究2,4,5-三甲基-2-乙基噻唑的实验室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氯化铵与氧化钙的混合物与硫粉和2-丁酮,在室温反应条件下制备目标产物,收率可达70%,并研究其合成机理.

  • 标签: 2 4 5-三甲基-5-乙基噻唑 2-丁酮 硫粉 合成
  • 简介:6-三氟甲基-1-茚醇1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对甲苯磺酸催化下,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分别高产率的合成了分子内脱水产物6-三氟甲基-1-茚烯2和分子间脱水产物6-三氟甲基-1-茚醚3。新化合物3经1HNMR、13CNMR、DEPT、2DNMR(COSY)、FTIR、和ESI-MS分析和表征与结构一致。

  • 标签: 6-三氟甲基-1-茚醚 亲核取代 β-消去 有机光谱分析
  • 简介:以自制固体酸Ti(SO4)2/SiO2为催化剂,椰子油酸与三甲基丙烷进行酯化反应合成椰子油酸三甲基丙烷酯.采用单因子法优化合成工艺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产物的分子结构.获得优化合成工艺的条件为:椰子油酸与三甲基丙烷的物质的量比4.5∶1、催化剂用量2.5%(相对反应物的质量百分数)、带水剂甲苯的用量15mL(相对于0.05mol三甲基丙烷)、回流温度140℃、反应时间为4h;优化条件下酯化率达88.4%.红外光谱表明,产物确为椰子油酸三甲基丙烷酯.

  • 标签: 植物油基酯 椰子油酸 三羟甲基丙烷 固体酸 催化合成
  • 简介:1,2,6-甲基哌嗪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药、抗菌剂等分子的合成中。为了开发一条合成1,2,6-甲基哌嗪的绿色、环保工艺,以大宗化工产品2,6-甲基哌嗪作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实现其氮原子的选择性甲基化;在甲基化过程中,避免了剧毒性甲基化试剂的使用;通过工艺优化,获得了由2,6-甲基哌嗪合成1,2,6-甲基哌嗪的最佳工艺条件。最终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和HRMS进行了表征。

  • 标签: 甲基化 1 2 6-三甲基哌嗪 2 6-二甲基哌嗪 绿色 合成工艺
  • 简介:西弗碱结构是重要的功能性片段,含有这类结构片段的化合物显示出有价值的实际应用。以便宜易得的4-溴-1,8-萘酐为起始原料,与水合肼反应生成萘酰亚胺,再与水杨醛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2-羟基苯亚胺基)-6-哌嗪基-1H-苯并异喹啉-1,3-二酮。其结构经核磁氢谱证实。

  • 标签: 西弗碱 萘酰亚胺 结构
  • 简介:合成了2-甲基吡啶缩2,4-二羟基苯甲醛Schiff碱及其Cd(II)、Ni(II)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表征结果推测化合物的组成为[CdL(H2O)3]NO3、[NiL(H2O)]NO3(HL=C13H13N2O2),并研究了该化合物的荧光性和抗氧化活性。

  • 标签: 合成表征 吡啶希夫 希夫碱
  • 简介:作为一类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或催化剂,离子液体得到了化学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几种最常见的1-丁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Bmim]C1、[Bmim]BF4、[Bmim]PF6和[Bmim][Co(CO)4]进行了合成,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在常见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为其以后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1-丁基-3-甲基咪唑 离子液体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溶解性.
  • 简介:马来酰亚胺树脂是一类理想的耐热高分子材料,作为马来酰亚胺的前体原料马来酸酐,双键的存在往往会降低高分子材料的稳定性,利用Diels-Alder反应保护马来酸酐中的碳碳双键成为发展性能更优越的马来酰亚胺耐热高分子材料的可行方法。文章运用Wolff-Kishner-Huang反应还原糠醛制备2-甲基呋喃,并对反应溶剂及相转移催化剂进行TLC跟踪优化;同时成功合成出2-甲基呋喃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产物,保护了马来酸酐中的双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糠醛 马来酸酐 Wolff-Kishner-Huang反应 DIELS-ALDER反应
  • 简介:以乙酰丙酮、26-二并丙基苯胺(或26-甲基苯胺)和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N,N’-二(26-二异丙基苯基)-2,4-戊二亚胺(1)和N,N’-二(26-甲基苯基)-2,4-戊二亚胺(2),产率分别为78%和72%,并用元素分析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 标签: 乙酰丙酮 2 6-二异丙基苯胺 2 6-二甲基苯胺 对甲苯磺酸 合成
  • 简介:应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真实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来寻找目标分子,已大大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制进程.本文在合成N,N-二羟乙基-3-胺基-2-甲基丙酸甲酯单体的基础上,利用MP软件和GAUSSLAN98UHF/3-21G分别进行分子力学优化和几何构型优化,寻找最优构型,并进行系统构象搜索,探讨了分子构象与能量的关系.

  • 标签: 合成 分子力学 构象能 分子模拟
  • 简介:[[3-[N,N--二甲基氨基羰基]-2-吡啶基]磺酰胺基]-甲酸乙酯是合成玉米田除草剂烟密黄隆的重要中间体。本文通过对非光气法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对实验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实验收率可达86.0%。

  • 标签: -2-吡啶基]磺酰胺基]-甲酸乙酯 非光气法 合成
  • 简介: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是合成卡维地洛的一个重要中间体,以2-2-甲氧基苯氧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了该化合物,并对合成溶剂、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1,1-二氯乙烷为溶剂,当原料氯化亚砜和乙醇配比为2: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5h时产品转化率最高,达95.2%。

  • 标签: 卡维地洛 二氯亚砜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
  • 简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o不同掺杂量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进行了UV—Vis分析,并在紫外光源下对降解甲基橙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定.最后建立L-H模型和GM(1,1)模型,考查了Mo/TiO2甲基橙的降解动力学,并对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TiO2当煅烧温度为500℃时,Mo的最佳掺杂量为0.05mol%,L-H模型对有些Mo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存在偏差,且Andrews型稳健回归优于最小二乘算法的模拟结果.而GM(1,1)模型对Mo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能进行很好的实验模拟.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光降解 动力学
  • 简介:在一次考试中,我们遇到了下列题目:设x=√7-√6,y=√6-√5,则x,y的大小关系是.此题学生很容易做出来,从更一般的情况思考,我们看是否能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题海,达到做一题,知一法,通一类的效果.进而得到下面更为一般的问题:

  • 标签: 大小关系 考试 学生 题海
  • 简介:用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方法研究氮杂炔正离子[R1-C≡N-R2]+与2,3-二甲基丁烯的反应机理.优化得到各驻点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解析了反应路径,并用同一方法研究当R1和R2分别被不同的烷烃基取代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有两个过渡态,ts1为C2-C3接近时的过渡态;ts2为氢原子的迁移,最后得到产物.不同烷烃基取代有相同的反应机理,支链越多的烷烃基的相对能量越高,由于苯基为一平面结构,能量反而较支链烷烃基团低.

  • 标签: 氮杂炔正离子 2 3-二甲基丁烯 反应机理 A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