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脂肪肝患者及正常人的肝脏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究CT技术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理并收集山东某医院的70例脂肪肝性疾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肝脏的病历信息资料,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收集的70位患有脂肪肝性的患者和10位正常肝脏进行CT的腹部扫描检查,通过CT技术后处理进行测量得出相关数据并将80例患者经诊断分析分为轻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重度脂肪肝组和正常肝脏组,然后对比各肝脏脂肪含量各个相关CT值。结论:CT技术检查是诊断脂肪肝较为重要的检查方法,CT检查对于诊断医生来讲:检查时间短出结果快,有利于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对于患者来讲:CT检查价格便宜,由于检查时间短患者不会有过大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CT检查对患者的限制性计较少,因此患者对CT检查的依从性很强,由此CT技术被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定量CT技术 脂肪肝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研究应用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提高检出率来降低肺栓塞的误诊。采取实验研究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肺栓塞患者30例,30例病例均进行常规CT平扫和CT肺动脉造影扫描,观察对比肺动脉分支的检出率以及狭窄情况,血栓的部位和形态。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CT肺动脉造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肺动脉造影可以对患者的栓子形态和栓塞范围进行确定,并且便捷、快速、准确性高。

  • 标签: 肺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符合诊断标准的前提下,如何将理想化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肋骨骨折诊断的临床研究之中。方法:选自章丘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疑似肋骨骨折的60例骨科病人作为临床研究观察对象。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剂量的螺旋CT检查方式进行扫描,实验组选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方式进行扫描,通过对比这两种螺旋CT扫描方法下的肋骨图像质量、肋骨骨折检出率、容积CT剂量指数等。结论: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的螺旋CT相比,在图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前提下,图像质量没有较大差异;低剂量螺旋CT对于肋骨骨折检出率与常规剂量螺旋CT没有差别;在被检者接受低电离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对肋骨骨折诊断的高正确率。

  • 标签: 低剂量螺旋CT 肋骨骨折 常规剂量螺旋CT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与磁共振MRI检查分别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到2021年2月来自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60位脊柱结核确诊患者,所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分析患者入院时在本院做的CT检查和MRI检查,然后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诊断结果。结论:在脊柱结核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对CT和MRI两种影像诊断进行了研究对比,综合分析得出两种检查方式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为临床治疗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诊断依据[3]。

  • 标签: CT MRI 脊柱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B超和CT两种常见的临床影像诊断方法对肾囊肿患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查方式对肾脏囊肿疾病的诊断准确性,从而得出CT与B超在肾脏囊肿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四医院2020年3月-2020年12月放射科50例肾囊肿患者的资料,这50例患者确保依次做了B超和CT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肾囊肿大小,数目及检出率的不同。结果:CT对不同肾囊肿的检出率明显优于B超。B超在清晰度,分辨率等方面弱于CT,很容易忽视体腔内的异常脏器,所以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低于CT。B超对肾囊肿病灶数的检出率也低于CT。综上所述CT对肾囊肿的确诊率高于B超。所以对于肾囊肿来说更推荐用CT进行检查。结论:CT在对肾囊肿进行临床诊断时其诊断价值更加突出,诊断准确率更高,尤其是对于小病灶肾囊肿患者其确诊率明显高于B超组。因此CT对肾囊肿的诊断有重要意义。CT可在肾囊肿确诊方面提供重要信息,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 CT(多层螺旋CT) 肾脏囊肿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找到对原发性肝癌更加敏感有效的检查方法,本文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更深的研究。随机将160例疑似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采用128层螺旋CT进行动态扫描,B组采用3.0T MRI进行动态扫描。之后均进行病理活检,得出最终诊断报告,将病理活检报告与CT和MRI报告进行对比,以此来比较128层螺旋CT与3.0TMRI动态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CT与MRI阳性检出率比较,MR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阳性检出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128层螺旋CT 3.0TMRI 阳性检出率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本地区接受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的无症状健康体检受检者共3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受检人群以年龄大小、有无吸烟史、有无疾病史等条件进行分组。筛查中受检者至少检出l个直径≥5mm的非钙化实性或亚实性结节为阳性结节,筛查出<5mm的结节为阴性结节,未检出结节者为阴性,分析其筛查作用。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有3303例,且通过研究数据显示,将LDCT肺癌筛查者的年龄定义为大于等于40岁,可能更合理、准确。并且需重视40岁以上女性非吸烟但有二手烟暴露史的人群筛查,并对于筛查中发现的部分实性结节要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低剂量CT 肺癌 肺结节 筛查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X线两种扫描方法对肺结核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汝南县人民医院120例经临床已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均进行X线、CT检查,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它们的确诊率、漏诊率、肺结核的形态。结果:(1)本组120例肺结核的对照组(X线)确诊率85%,漏诊率为15%,定位准确率为81.7%,实验组(CT检查)确诊率93.3%,漏诊率为6.7%,定位确诊率90.8%,(2)对照组共检出结核数量102例,其中干酪样肺结核66例,粟粒样肺结核36例。实验组共检出结核数量112例,其中干酪样肺结核68例,粟粒样肺结核44例。结论:X线平片是检查肺结核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能够检查出大部分肺结核患者。CT扫描能够显示肺结核的病灶细节,为临床诊疗提供更高质量的影像学图片,提高肺结核的确诊率。临床选择检查方法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及临床诊断治疗需要进行判断。

  • 标签: 肺结核 X线 CT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检查与MRI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实习医院收治100例脑梗死的患者,患者均接受CT与MRI影像检查,对CT、MRI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CT检查诊断的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别为21、15、33例,达到69%的检出率。而MR诊断的例数分别为43、11、46例,达到了100%的检出率。结论:MRI检查在脑梗死诊断符合率方面影像学研究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CT MRI 脑梗死 诊断符合率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对比并分析肋骨骨折患者采用DR检查与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与应用价值。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DR都有自己特有的优势,但相较而言,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更高,其诊断特异度、敏感度以及诊断准确率更具有优势,因此,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D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检查脑肿瘤中的诊断对比分析情况。方法:整理并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近一年来60例病理诊断特征的脑肿瘤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判断CT与MR诊断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CT与MRI均能对各种脑肿瘤的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结论:CT与MRI二者对脑肿瘤显示效果有一定的差别,但同样都适用于脑肿瘤的检查中,应根据它们的特点加以区别利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断。 关键词:CT MR 脑肿瘤 诊断 对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诊断早期肝癌时,MSCT增强扫描、MRI增强扫描及US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辅助诊疗方法。方法:随机抽样法抽取2020年7月~2021年2月发病入院,疑似早期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均采用MRI、MSCT及US三种设备仪器进行检查,分别评估三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检出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结果:(1)MRI增强扫描对早期肝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均高于CT增强扫描,高于US检查 (2)同时对于病灶直径≤2cm的早期肝癌患者, MRI的诊断准确率优于CT、US。结论:MRI增强扫描是早期肝癌无创性影像诊断中较为可靠的检查,能够全面的对早期肝癌患者病灶范围及直径进行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早期肝癌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 超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正确采取最优化低剂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时的最优化影像质量和最优化辐射剂量。方式: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选取60例肋骨骨折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各组都有30名患者。实验组采取了低剂量螺旋CT扫描法进行检查,对照组运用正确的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法进行检查。观察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扫描后肋骨骨折的影像质量、辐射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之间的乘积。结论:对于目前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扫描,对于诊断其肋骨骨折的全肺对应四部位影像质量评价等级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两者在这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然而常规剂量螺旋CT技术扫描和低剂量螺旋CT技术扫描在临床治疗其他肋骨骨折时所采取的辐射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的乘积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低剂量CT 辐射剂量 影像质量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片和CT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8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均进行X线、CT检查,根据患者影像学表现,对颈椎病的诊断率比较。结果:X线平片可以观察到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而CT对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的诊断率优于X线平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CT对钩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相比椎间隙狭窄又低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X线平片、CT共同参与颈椎病检查可以极大的增加颈椎病的检查效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颈椎病 CT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选取曾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患有股骨头坏死这种骨科疾病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0-50岁。选取采用CT检查的作为对照组(5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同时采用MRI进行联合检查的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比较这两种不同诊断检查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检出结果。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对这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论:通过比较CT和CDF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发现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和理想的诊断价值,但同时可以看出超声对胰管扩张和胆总管结石的表现优于CTCT和CDFI这两种检查方法是可以互补的。

  • 标签: CT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急性胰腺炎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MRI与CT在确诊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多发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在65岁到81岁之间。比较CT组和MRI组的诊断符合率及检查出病灶的指标。结果:在收集的120例确诊病例中,在12小时内发病CT检查诊断符合率(44.82%)高于MRI检查(14.51%),差异显著(P 0.05);12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CT检查诊断符合率(25.86%)低于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38.70%),差异显著(P 0.05);24小时以后发病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46.77%)明显高于CT检查(29.31%),差异显著(P 0.05)。结论:患者发病时间在12小时内,选择CT检查效果更好,发病时间在24小时以后选择MRI更好。

  • 标签: MRI CT 脑梗死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