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今医学科技手段的飞速进步,人类寿命逐渐延长,但对于许多因长期肢体伤病致残和肢体残疾后遗症的患者又需要继续在身体功能和在精神活动上进行系统康复,康复治疗机构建设的社会需求呼声越来越多,建立大型康复治疗中心医院不但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医院完善其功能,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建设的需要。本文最后针对国内建立残疾人康复治疗中心项目的存在必要性作了进一步分析

  • 标签: 进步 社会需求 完善
  • 简介:摘要:目的:作为肺康复训练的一部分,研究音乐疗法对患者消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是挑选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6名病人,将他们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将他们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通过正常呼吸和运动对他们进行肺康复培训,同时对他们进行音乐疗法培训,比较两组肺功能 HAMA(汉密尔顿焦虑的自我评估)和Hamed(抑郁的自我评估)和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因此,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后,HAMD和PSQI这两个小组的成果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5),工作队的指标明显低于监察组(p < 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和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方法简单易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音乐治疗法 肺部疾病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44.00%(22/50)高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上肢、下肢)、BI评分均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上肢、下肢)、巴塞尔指数(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有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肢体和认知功能,减少后遗症,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颅脑创伤 影响
  • 简介:摘要:3D列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也称为增益集制作,它以数位模型档案为基础,使用各种黏附材料逐层建立实体。我们的康复服务市场似乎不大,但这方面的需求很大。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5000多万人需要康复。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其中约7000万人需要康复治疗。传统的假肢和矫形器不适合于治疗的个性和准确性,并且面临着缺乏美学、重量、不适应生物力学要求、不方便和费用高昂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减少了病人对治疗的依赖,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有效性。目前,在临床上将3D打印技术与矫形康复治疗相结合,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各种器械、矫形和假肢。近年来,国外三维打印设备、矫形器和假肢的数量呈指数增长,三维打印技术在临床矫形康复治疗中应用较晚但速度较快。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强调3D印刷技术在矫形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并帮助提高了设计和调整矫形康复援助的创新水平。本文回顾了三维打印技术在矫形康复领域的主要应用,以便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的效果。

  • 标签: 3D打印技术 矫形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根据计算机生成数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联合针灸,两组均治疗两周。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步速、步频、步宽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 康复运动训练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认知评估(MoCA评分)、帕金森相关量表评分(UPDRS评分、Wsbster评分),以及步态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6min步行测试(6MWT)]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UPDRS、Wsbster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缩短,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灸 康复运动训练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近年来,计算机辅助干预逐渐被引入临床,康复领域的技术不再局限于最初的生物反馈实现形式,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为康复治疗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并且在疼痛管理、心脏康复、安宁疗护、精神障碍等方面逐渐开展。目前,国外已将VR技术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管理,而国内高质量相关文献报道极少。本文对VR技术在患者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开发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VR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康复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在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课程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教学进度逐步放慢。为了保障育人质量和水准,许多教师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尝试混合式教学模式,紧密融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全面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本文则以康复治疗专业为分析对象,综合系统的分析该专业课教学的现实条件,结合各类问题出现的根源提出数字化混合教学手段的践行策略。以期为强化该专业学生的支持印象提供相应的参考,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专业课程学习的技巧,实现融会贯通和知行合一。

  • 标签: 康复治疗 专业课数字化 混合手段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问题,在基本治疗后采取综合护理策略,分析效果。方法:科学选择我院合适的患者60人,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研究了解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记录患者炎症状态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身体呈现出好转的一共有29例,占本组人数的96.67%,明显比对照组为76.67%高,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炎症状态三项积分分别为(1.81±0.61)分、(0.92±0.32)分、(1.03±0.22)分,与对照组各项比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康复新液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篮球运动的特点是间歇运动,主要包括有氧和厌氧能量过程。经常要求运动员重复跳跃、冲刺、改变方向和慢跑等几项剧烈运动。如果篮球运动员身体不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由于每个单独训练方案的实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跳绳训练,以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体能,防止对运动造成损害。结果表明,跳绳训练可以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体质,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本文对高校篮球运动常见损伤的治疗康复与预防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高校篮球运动 常见损伤 治疗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使用SOAP记录法对康复治疗规则进行评估,对学生进行效果培训,并研究使用SOAP在康复治疗临床教学中应用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济南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康复治疗学专业3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培训初期、中期、末期考核中分别各应用一次SOAP评估记录法,统计得分情况及合格率差异。 结果 培训初期,学生在主观信息、客观信息、评价和计划四项的成绩较低,中期和后期评估考核成绩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SOAP记录法 康复治疗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引入音乐疗法的价值。方法:入选此次研究70例患者均为某医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慢阻肺,结合此间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依次实施常规治疗以及音乐疗法,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治疗满意度、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治疗期间,通过对其进行音乐疗法,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音乐疗法 肺部疾病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作为当今社会中重要的康养工作,传统康复治疗专业在高职教育中成为了热门专业。本文将基于传统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全新教学培养模式。首先通过完善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构建基于学历以及技能同步提升的复合型教学模式,直接对接毕业考核以及康复治疗模拟考试,最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模式。

  • 标签: 工作过程 传统康复治疗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某医院收治的84例神经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综合性康复治疗),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功能、神经功能、自主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在观察30天之后,观察组的上下成员在观察组的驱动因素评价表中注意到,Barthel指数(BI)高于对照组,观察人员通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nihss指数(AVC)注意到人工功能、力量、机动性、沟通、情绪、日常生活能力、记忆和思维以及参与观察组神经影响量表(SIS)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上有显着性(p< 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而提高患者的自主性和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偏瘫 综合性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训练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恢复情况及氧合指数(PaO2/FiO2)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8例)。入院后两组均进行抗感染、抗炎、平衡电解质以及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早期分阶段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PaO2/FiO2水平,恢复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结果 康复前,两组患者的PaO2/Fi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第1、3、7、14天,两组患者的PaO2/FiO2水平高于康复前;康复第3、7、14天,两组患者的PaO2/FiO2水平高于康复第1天;康复第7、14天,两组患者的PaO2/FiO2水平高于康复第3天;康复第14天,两组患者的PaO2/FiO2水平高于康复第7天;且试验组患者康复第1、3、7、14天的PaO2/FiO2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康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对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化纤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治疗的调查分析,得出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影响,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7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跟踪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疼痛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采用UCLA肩评分标准比较,简化Fugl-Meyer(FMA)上肢功能评定,力求全面真实的反应研究结果。结果:通过两个月的治疗对比变化得出通过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电针治疗的实验组效果明显好于只采用常规康复手法治疗的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能够更好的帮助偏瘫患者治疗肩痛,为偏瘫患者更好的康复增加信心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本研究可以为临床上治疗偏瘫患者的肩痛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肩痛患者  电针治疗  常规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在康复新液治疗痤疮疤痕中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运用康复新液治疗的痤疮疤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药学服务)和对照组(不接受药学服务)各30人。结果:与对照组(70.0%)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较高(P

  • 标签: 临床药师 康复新液 痤疮疤痕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康复治疗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实施行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肺功能、呼吸困难及疲劳程度及患者依从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呼吸困难及疲劳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困难及疲劳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应用康复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慢阻肺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