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柳宗元从元气本体出发,否定了天命鬼神的存在,批判了种种有神和迷信观念,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无神思想,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同时在他的思想中又存在着迷信、推崇佛教学说的方面。柳宗元思想中的这个矛盾,引起了对它评价的歧异:有人认为是唯物主义无神,有人认为是唯心主义有神。柳宗元的思想为什么会存在这个矛盾?它究竟是唯物主义无神还是唯心主义有神?弄清楚这些问题,无疑是很必要的。(一)柳宗元的无神思想涉及的方面比较广,但首先是以他在自然观方面的唯物主义思想作出发点的。柳宗元认为,物质世界的本原是元气,由元气运动而产生天地万物,造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没有什么造物主。屈原在《天问》中提出天“孰初作之”,柳宗元回答说:“无营以成”,“无功无作”(《天对》)。天地万物形成前,没有什么造物主存在,“惟元气存”。元气经过“吁炎吹冷”的作用,阴阳“交错而功”,“冥凝玄厘”,形成天地(《天对》)。元气运动变化产生天地万物的过程也完全是不受任何意志支配、掌握的,

  • 标签: 柳宗元 无神论思想 佛教 唯物主义 崇佛 唯心主义
  • 简介: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以下只注篇名)不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诸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等教学原则,分别反映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通过教育实践,不断纠正了他自己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的一些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例如:他曾经以为有'生而知之者'(《季氏》)的'圣人',但是在《论语》中提到的一百六十多个人物

  • 标签: 孔子思想 无神论教育 教学原则 生而知之 学而不思则罔 教育思想
  • 简介:<正>柳宗元是中国唐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者。他的无神思想,特别是他对两汉“天人感应”思想的批判,在中国无神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目前在研究柳宗元无神思想时,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即只看到柳宗元对“天人感应”思想批判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早期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的一面。由于这种倾向不是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柳宗元无神思想,看不到柳宗元思想经历过一个由有神无神的转变过程。事实上,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有自己的形成过程。柳宗元的无神思想同样也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天人感应”思想是两汉神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思想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前提下,宣称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能够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天对人的谴责和嘉奖。西汉董仲舒是其主要代表,他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举贤良对策一》)。同

  • 标签: 柳宗元 天人感应 无神论思想 有神论思想 唯物主义 思想批判
  • 简介:中国古代无神者,否定宗教思想和鬼神迷信,宣扬唯物主义思想,并同有神论者的唯心主义思想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斗争。对其分析研究,合理吸取其有用的内容,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形体 精神 论争 无神论思想 有神论思想
  • 简介:列宁时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面临时代课题的转换。那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有什么特点?科学无神所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时代课题和宗教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有哪些新的发展和贡献?这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在列宁阶段的发展需要回答的一系列问题。

  • 标签: 科学无神论 列宁 时代精神 宗教
  • 简介:董仲舒《春秋繁露》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论述应该是自春秋战国以来最为系统、最为详尽的。通过宇宙观、世界观的建构,通过对阴、阳、五行及其与天、人关系的充分论证,董仲舒第一次把阴阳五行予以了哲学的提升。阴、阳之转移,有互不相同的基本轨迹。因此,阴、阳之位次也不相同。通常状态下,阴与阳不可能同时在一个时空点上俱在、并出。所以,阴阳不得俱出。阴阳之间,阴是阳之助,阳是岁之主。阳绝对尊于、高于、优越于阴。天道总以阴为权、以阳为经,并显经而隐权、先经而后权。但阴阳之间存在着一种“合别”“中和”的关系。阴阳只有在中之居处才具有属于自己的开始和终结。“中”是天下万物的真正归宿,“和”是天地世界所生所成的真实本然。

  • 标签: 董仲舒 阴阳 位次 尊卑 中和
  • 简介:关于宋玉的思想,近百年来,在学术界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研究,略有涉及者亦多浅尝辄止;关于宋玉思想的归属,则多出歧说,或说归属道家,或说归属儒家,或说道与儒兼而有之,莫衷一是.有鉴于此,我们对宋玉作品作了全面的分析,对作品中反映出的宋玉思想作了认真的梳理,并将宋玉的思想与荀子的思想作了全方位的比照.由此得出结论,宋玉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襄王时,主要是委婉的政谏;在考烈王时,主要是自律修身;在幽王时,主要是抒写对自己失职的悲怨,对国家政衰的忧虑和对君国未来的祈祷;在楚亡后,则表现出复国的愿望.综合宋玉一生的思想,具有与时迁徙的时代特征和进步意义,当归属于战国末期荀子所构建的新儒家思想.

  • 标签: 宋玉 思想 荀子 新儒家
  • 简介:认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认识?什么是认识?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在思维上的反映,称之为认识;认识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及其认识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列宁说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徐特立在论述认识的文章中,没有从抽象的原则方面论述认识,而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实际现状中,论述认识的。从他在论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关于认识的目的和任务;实践在认识上的重要性;感性

  • 标签: 认识论 徐特立 理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 感性认识 人类认识
  • 简介: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艺术家与美育理论家。他从其“人生-同情”人生观出发,力倡“绝缘”审美观、“人的教育”美育观、“爱心”创作观,并以“梦与真”对中西艺术加以比较。特别是其《护生画集》与“护生即护心”之说成为中国艺术史与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

  • 标签: 同情心 绝缘论 人的教育 爱心论 护生画
  • 简介:通过考察洪秀全的早期著作及太平天国革命的社会实践,认为洪秀全的思想中没有真正的近代平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太平天国广大军民也没有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洪秀全仍然沿袭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制度那一套。

  • 标签: 洪秀全 太平全国 中国 平等思想 《天朝田亩制度》 '圣库制度'
  • 简介: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是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著述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对于加速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对于我们当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 标签: 曾国藩 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晚清是一个思想斗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在保守与西学的道路面前进行着艰难的选择。和早期其它维新思想家一样,薛福成的开放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时期。学术界以前对薛福成的研究有些成果,主要探讨了其外交思想、国际法思想和工商立国思想等。而笔者则从整体上、从西学的角度去把握薛福成的思想,并且对他的开放思想特点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薛福成 西学 思想论 开放思想 维新思想家 国际法思想
  • 简介:<正>在中国近代史上,往往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历史现象: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原来是拉车前进的好身手”,后来却成了“拉车屁股向后”的倒退派;一度是尊法反孔的勇士,不久竟变为尊孔读经的“儒宗”。章太炎就是这些人中有代表性的一个。今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这一历史现象,剖析章太炎的思想演变过程,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十分有益的。一章太炎(1869年——1936年),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太炎是他的别号。章太

  • 标签: 章太炎 思想演变 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无产阶级专政 旧民主主义革命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丰富而深刻的终身学习思想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倡导大兴学习之风;分别针对青年、党员、教师和职工劳动者四大群体提出了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多方面部署落实终身学习,包括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终身教育优质服务等方面,重点是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为重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 标签: 习近平 终身学习 学习型社会
  • 简介:在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墨家“兼爱”思想的基础上,张栽在《西铭》中提出了著名的“民胞物与”思想。“民胞物与”思想的主要内涵表现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做到“民吾同胞”,“爱必兼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做到“物吾与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张栽的“民胞物与”思想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张载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爱必兼爱 天人合一
  • 简介:慧能是禅宗六祖,南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发扬“止恶扬善”的戒律精神,提出无相戒、无相忏悔、无相三归依戒和自性四弘誓愿,立足于自性清净心,将戒体与戒相融为一体,把皈依三宝变成对自性的皈依,并在自性中忏悔恶业。这种将他律化为内心自律的戒律思想是佛教戒律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促使禅宗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派。时至今日,慧能的戒律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以及国家法律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慧能 戒律 无相 坛经
  • 简介:孔子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有全面而深刻的关于人的思考,他认识到人需要物质生活基础,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去实现人生理想,还有审美和宗教的需要等。中国有辉煌的古代文明,在接续传统血脉、复兴儒家思想的今天,深入认识孔子的人论思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孔子 儒家
  • 简介:习近平责任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责任思想以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为基本逻辑理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高度凝练了责任与人民、政治、社会、民族以及人类之间的内在关系,全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是强化新时代党员干部责任意识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 标签: 习近平 责任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