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前人的近体诗创作,遵循的乃是平、上、去、人这古四声,而非完全是我们熟悉的普通话中所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今四声。那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中古四声中的人声究竟是怎样的呢?换言之,被《康熙字典》称为“短促争收藏”的人声,到底该如何辩识呢?这的确是欲弄明弄通诗歌声律而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 标签: 入声字 辨识 学会 《康熙字典》 诗创作 四声
  • 简介:<正>中古入声因其声调、韵母结构与阴声韵、阳声韵平、上、去声明显不同而自成系统。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到现代普通话及绝大部分北方方言,入声系统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入声也随之并入了相应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声韵。但是,从总体来看,这些入声在现代方言中声调及韵母读音的归并情况是不一致的,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中古入声在西宁方言中既不同于《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也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参照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

  • 标签: 西宁方言 韵母 中古入声字 普通话 西宁话 音分
  • 简介:中古的入声。在《中原音韵》(以下简称《中原》)里已经全部收入阴声部内。其中有部分入声在《中原》里同时收在两个阴声韵类。比如来自中古“屋烛”韵的部分,《中原》既收入“鱼模”韵,又收入“尤候”韵。来自中古“药译觉”三韵的部

  • 标签: 《中原音韵》 入声字 部分字 读书音 文言音 文白异读
  • 简介:文章是个表格,用途在于查出:1.唐诗、宋词中押入声韵的常用字有哪些?即标准韵书——《平水韵》17个入声韵部,每一韵部出现频率最高的;2.每一韵部中每一入声变为现代汉语中读什么韵?什么调?3.附1,一兼属两韵,附2,一多音。

  • 标签: 平水韵 现代汉语 入声 字表
  • 简介:一安义原是江西省宜春地区的一个县。它与南昌市毗邻,故于一九八三年划归南昌市管辖,成为南昌市的一个属县。我们从南昌出发,往西过梅岭,公路一百二十华里便是安义县城。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看,安义话属客赣方言。语音系统与临川相近,然又有自己的特点。安义话有八个声调:阴平■22,阳平■31,上声■214,阴去■55,阳去■223,上入■5,中入■54,阳入■3。它们与古声调的分合关系如表一所示:从这个表中不难看出,在语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安义话声调的演变有两点值得注意,

  • 标签: 阴去 语音系统 清声母字 赣方言 阳入 阳去
  • 简介:语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中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发展到今天却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声分成了阴平、阳平,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已经中消失。这个变化给北方人识别古代(上古、中古)入声造成困难。但语音的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规律可寻的,只要仔细分析研究是可以寻出一些规律。下面从语音的

  • 标签: 古入声字 识别方法 韵母 汉语普通话 入声韵 语音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大概就是“你”了——“你太不像话了!”“你真是槽透了!”“你应该……你不应该……”在一片“你你你”的批评、质问乃至斥责声中,孩子或惶惶然,或茫茫然,或愤愤然,效果都不怎么好。效果不怎么好的原因,固然可以从孩子自身去找。但是家长不太讲究教育艺术,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试想,连珠炮式的“你你

  • 标签: 教育艺术 家长 父母 效果 日常生活 原因
  • 简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向学生介绍了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以及二月份的天数之后,为了帮助小学生记住有31天的月价,书中介绍了一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这里出现一个“腊”,书中注释为“腊:腊月,这里指十二月。”笔者认为,此“腊”

  • 标签: 字应 应改成 改成末
  • 简介:<正>国赫彤同志在《白居易作品中的异读浅析》(原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4期)一文中分析了白居易诗歌中的一两读现象,文章条理清晰,简明扼要,但作者混淆了多音(词)和异读(词)两个概念。所谓异读是指一个在同一个词里有几个不同的读音,如今天北京话中:

  • 标签: 简明扼要 异读字 多音字 条理 白居易 名词
  • 简介:朝鲜李朝中宗时代汉学家崔世珍,在他的《四声通解》中引述并以谚文译注了部分《中原音韵》入声字音,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对《中原音韵》入声拟音的语料。从中可推知在崔世珍心目中,《中原音韵》的入声自成一类,且带有喉塞韵尾。这位16世纪语言学家的意见,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 标签: 《四声通解》 早期官话 《中原音韵》 人声
  • 简介:我曾就读于市XX路小学,是一所写字特色学校。我从三年级开始学写字,写到六年级,金奖、银奖得了一大摞,可越写越不对劲,班上的同学个个都能写一手清新秀雅的好字,而我的依旧"春蚓秋蛇",不知为什么始终没长进。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打击":学校要办现场书画展,动员整个六年级的学生到操场上"秀"硬笔书法。我坐

  • 标签: 丑丑字
  • 简介:本文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教材和我国古代文献中选取大量例.较为细致地分析和论述了通假与异同义的区别.即如果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相同或相关,声音相同、相近或不同,这两个字属异同义;如果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代替乙,这两个字属通假.

  • 标签: 古代汉语 通假字 异字同义
  • 简介:本文认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虽已有国家规范,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主要是"三同"的序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规范"三同"序的四条规则.

  • 标签: 汉字 字序 三同字 规范
  • 简介:本文由现代学者对表示词的量词"阕"使用混乱的现象分析入手,从对"阕"字词义探源;古代词人如何使用"阕";今人对"阕"作何解;"半阕"之说古今不乏其例,诸方面论证了"阕"是由表示"乐曲终了"的动词逐步演变为指称整首词(或曲)数量的量词的.

  • 标签: 曲终 量词 整首词
  • 简介:一般著作都将《庄子·庖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一句中的“神”解释为“精神”或“精神活动”,本文认为,这样解释不仅与文意扦格,译文别扭,而且与庄子所要阐述的哲学思想不符。这里应解释作“思维”或“思维活动”。

  • 标签: 庄子哲学 精神活动 劳神明 德充符 《齐物论》 《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