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是中国政治最为纷乱、复杂的时期。在这期间,不仅各种政权对峙,党派林立,而且即使是一个政党的更迭,也是相当复杂,中国国民党及附属于国民党之下的政权机关、民意机关的产生与发展,即属明显一例:为给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楚的线索与相对明了的轮廓,选编者特从国民政府考试院于1940年编制的《党政建制图表》内的近百幅图表中,选择了密切相关的革命团体图表、革命政府图表及民意机关图表,共同组成此组史料,以供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党政建置及民意机关更迭概况之专家学者参考。文内大的标题为选编者所拟。

  • 标签: 辛亥革命前后 南京国民政府 政治 民意机关 中国 党组织
  • 简介:以往,人们总爱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以及龙、狮这些具有崇高感和阳刚之气的图腾景象,视作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一曲不张扬、不恣肆、不妖媚、不争春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竟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性而"香"飘神州大地,芬芳五洲四海!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和他的伙伴精心打造的"申博"片,巧妙地传承和拓展了《茉莉花》的芳香意蕴,给了世界一次惊"艳",给了中国一次惊"喜"!

  • 标签: 陈毅 周恩来 图腾 长城 黄山 中华民族
  • 简介:1941年美日之间的谈判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涉及到中、美、日等国之间的国家利益。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谈判本身,尤其注重从美国角度出发进行考察,而对国民政府在1941年美日谈判中所持立场、发挥的作用等方面的专门著述较少。但是美日谈判的焦点就是中国问题,这一谈判与中国的前途及命运休戚相关,国民政府极为关注并竭力阻止美国对日妥协。下面笔者就美日谈判时国民政府的对策进行探讨,以请教于学术界。

  • 标签: 国民政府 谈判 中国问题 世界历史 国家利益 学术界
  • 简介:4月18日至19日,由国家档案局、全国工商联、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的全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在雾都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省辖市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前,重庆市委副书记姜异康接见了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等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小军在会上作了热隋洋溢的讲话。

  • 标签: 民营企业档案 工作座谈会 国家档案局 全国工商联 国家发改委 市委副书记
  • 简介:在全面抗战之前,南京国民政府盐政改革的重点在整顿盐务机构和整理盐税,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盐税收入,盐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而在抗战开始后,战时盐政变革的主旨在于满足战时的军民食用,稳定社会秩序,适应抗战的需要。“筹划战时盐政虽有多端,要以民食国税二者为旨归。”而食盐销售制度的演变最能体现这一主旨。战时盐政以民食国税为重心,而销售与民食国税的联系最为直接。战时食盐销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包括供应、批零等环节,还涉及组织、价格等方方面面。本文拟就1937~1941年国统区食盐销售制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

  • 标签: 国民政府 食盐 销售制度 中国 历史演变 社会秩序
  • 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以侵占中国东北为目标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犯,南京国民政府在奉行不抵抗政策,要求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的同时,认为“对日作战,唯有以运用外交为重心,使倭寇受精神上之打击为第一要义”,因而把解决中日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外交斡旋上。为此,国民政府对美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希望美国能出面主持公道,干涉和制裁日本,同时给予中国援助。但是这一系列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本文拟就事变后国民政府对美外交过程及失败原因作一探析。

  • 标签: “九一八事变” 国民政府 中国 美国 对外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1943年5月12日,为接受加拿大新任驻华大使呈递国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从重庆歌乐山双和桥官邸乘车入城,前往国民政府办公处。不料,专车在行驶途中与美军卡车相撞,遂使林森突患脑溢血,卧床不起。8月1日,林森在双和桥官邸去世。林森的去世为蒋介石重任国民政府主席之职提供了机会,也引起了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体制的一些变化。但是,蒋介石为什么会接替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太清楚的。本文对此略作探析,以期深化对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治体制演变的认识。

  • 标签: 抗战时期 蒋介石 国民政府主席 中国 政治体制 选举
  • 简介:自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不少韩国革命志士逃亡海外,分别在西伯利亚、上海及美国等地开展抗日独立运动。1919年4月,代表独立运动领导中心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后,韩国独立运动自然而然地与中国发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维

  • 标签: 国民政府 韩国 临时政府 外交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 独立运动
  • 简介:国民党当局强行解散民主同盟后,为进一步控制和打击民主力量,采取了各种卑劣手段,借口促成梁漱溟先生讲学宿愿,在金钱上设计以达目的就是一例。馆藏下列史料较为清晰地反映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这一用心。

  • 标签: 国民党政府 民主同盟 梁漱溟 史料 中国 陶希圣
  • 简介: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开发西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性决策。中国中央政府有目的、有计划,全面、系统地对西部广大落后地区进行开发,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面对这史无前例的壮举,我们在借鉴国外对落后地区进行成功开发的经验的同时,还必须吸取历史上历届政府对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国西部的开发,即为突出一例。为此,我们特辑录馆藏相关史料,以供有关决策者、研究者之参考。

  • 标签: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政府 西部开发 政策措施 建设项目
  • 简介:20世纪初.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刚刚被介绍到中国时.只是作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的一种,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等同志的宣传介绍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亦从此焕然一新。但是那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进步书刊,在传播之初即被北洋政府视为洪水猛兽,扣上

  • 标签: 抗战时期 国民党政府 共产主义书刊 书刊查禁 文化法规 出版事业史
  • 简介:关于国民政府时期宁夏初、中等教育问题之研究,学术界多侧重于教育实践之探讨。而将近代中国人关于宁夏初、中等教育的思想主张与实践综合加以考察方面,尚未见学界有专文发表。笔者将这两方面问题联系起来加以梳理,希能有助于对民国时期宁夏初、中等教育问题之全面思考,推进宁夏近代史的研究。

  • 标签: 国民政府时期 宁夏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中国 思想主张
  • 简介:日前,在长春市统计局发布的《2002年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化、卫生和体育”部分的“文化事业”中,首次向社会公布了长春市档案事业发展统计数据,这是继“八五”档案事业发展纳入《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和发展档案事业的又一体现。

  • 标签: 长春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统计公报 公布 统计数据 市政府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侵略者为了抹杀和美化其侵略事实,蓄意干涉我国教育,即开始从事改编中小学教科书。日本首先将东北三省小学课本原有爱国和国耻内容一律删去,改用“帝国德政”教材,并强迫增设国文、修身课程;其次将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中,增加鼓励宣扬侵略排外及侮辱蔑视中国等内容。为此,1932年3月在国联调查团来华调查日本武装入侵东北问题之际,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坚持“教育为我国内政,有完全主权,不受任何国家干涉”的原则,

  • 标签: 国民政府 教育部 九一八事变 教育问题 日本侵略者 小学教科书
  • 简介:1949年7月,我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取得扶风、郿县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联合反攻的梦想。胡宗南退据汉中,我一野十八兵团主力于宝鸡、西安一线牵制胡宗南部,准备入川协同二野作战,同时使其不得与二马再次联合,为解放甘、青、宁创造条件。本件史料即反映了胡宗南部与18兵团在秦岭、益门镇的战斗情况,尽管作者对失败的国民党军队极力粉饰,也不得不承认解放军的成功之处。该史料对研究解放战争史有一定价值,特予公布。为保持史料原貌,对文中的污蔑性词句未作更动,特此说明

  • 标签: 国民党 陆军第38军 益门镇突击战 秦岭战役战斗 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抢先在收复区建立自己的新闻阵地,1945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了《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废除出版检查制度办法》等一系列规定,10月又颁布了《增订管理收复区各文化事业补充办法》,通过审核登记、报送出版物的方式,强化新闻出版管理,实施舆论统制。北平市政府奉令转发了上述规定,训令社会局、警察局对北平地区的各类报纸、通讯社、杂志、出版社进行严格的管理。随着国民党在军事上的节节败退,以及国共双方在新闻出版战线上斗争的日益激烈,国民政府的舆论控制也愈演愈烈,严禁中共及进步报刊的出版。在北平,先后壹禁了新华通讯社北平分社、中共机关报——《解放》(三日刊)和北平地下党组织创办的北平中外出版社,以及一批进步书刊,大大地挫伤了北平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至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北平的新闻出版业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境地。

  • 标签: 新闻出版管理 出版业管理 国民政府 抗战胜利后 北京地区 新华通讯社
  • 简介:近几年来,衡山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特别重视档案工作,县委书记王宏、县长宾新华经常过问,并确定县委副书记唐君成和副县长王俊杰同志分管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先后为档案事业发展办了三件实事。一、两建档案库房1980年以前,县档案馆借用县公安局一栋老监狱作库房,面积只有120多平方米,阴暗潮湿,很不利于档案的保管。1978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将筹建县委机关办公大楼的经费挤出4万元,并无偿从县委机关院内划出一块300平方米的土地给档案馆,新建

  • 标签: 档案事业 档案工作 县档案馆 全县国民经济 档案库房 发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