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  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业改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顺运而昌,与电台、电视台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然而,广播电视报办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尚未明确广播电视报自身的特性并进一步发挥特长,导致盲动与困守。广播电视报只有明确自己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来调理机体,开掘优势,拓展报业,才有正确的定位,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 标签: 广播电视报 报资料性 重视广播电视
  • 简介:新闻资料的开发利用,是指新闻资料工作者利用图书资料室所拥有的馆藏文献与丰富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数据库信息等为读者服务,使读者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使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实现。读者服务工作,是指图书资料工作人员根据读者的文献和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文献和信息的一系列活动。新闻资料开发利用是目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桥梁,读者服务工作对新闻资料的开发利用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新闻资料工作 读者服务工作 图书资料室 图书资料工作 信息资源 馆藏文献
  • 简介:<正>马克思历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有关工人精神需要方面的论述,所占篇幅很少,因而也不大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报纸在工人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即是马克思论及的一个小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向把报纸单纯视为阶级斗争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和实行政治宣传的手段,忽视了报纸与人民生活的联系;近年来,我国报业结构向多层次多样化方面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报纸数量从1980年的一千多家激增到两千多家,以往的理论已无法有力地说

  • 标签: 生活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学角度 人民生活 阶级斗争工具 英国
  • 简介:黄梅戏是我国影响最为广泛的地方剧种之一,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享誉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舞台上呈现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徽州女人》等经典剧目,推出了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一批艺术家。

  • 标签: 黄梅戏 文献纪录片 随想 创作 《牛郎织女》 《徽州女人》
  • 简介:本文详细回顾了印度学者巴斯德早年关于谣言研究的经典文献,评述了其研究成果对后世研究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巴斯德对谣言的系统研究不仅远远早于关国学者奥尔波特等人,而且其提出的关于谣言成因的解释也启发了包括费斯廷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内的其他研究。最后本文分析了巴斯德及其研究未受重视的原因并呼吁学界应该重新认识巴斯德的研究从而不断丰富谣言研究的“知识地图”。

  • 标签: 谣言研究史 谣言传播 地震谣言 巴斯德
  • 简介:记者们的笔写惯了新闻报道,诸如消息、通讯、综述之类,而不常运用散文的形式去畅谈国际国内的大事,去歌颂身边的美好事物,去赞美和谐的社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 标签: 卷首语 情真 杂志 卡片 新闻报道 记者
  • 简介:根据中小学教材书稿编辑加工的特点,结合个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针对中小学教材中资料内容准确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在编辑加工中保证资料内容的准确进行探索和总结。

  • 标签: 中小学教材 资料内容 准确
  • 简介:中国新闻奖:中国记协主办,是中国综合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开展这项评奖活动的目的在于检阅我国新闻工作的年度实绩,推动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作品质量的提高,保进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全国五千多家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参加这项评奖活动。中国新闻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150~160个获奖作品。

  • 标签: 中国 新闻奖项 记者协会 2003年 2004年
  • 简介:摘要: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以留存和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作为确立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该类型纪录片以生动直观的影像将“历史记忆”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的思考,该文通过对口述历史纪录片的文献及社会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其存在的问题做简要探讨。

  • 标签: 纪录片 口述历史 文献价值 社会价值 真实
  • 简介:去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期间,由河南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大型文献纪录片《缅怀刘少奇》在一些省级台播出,反响很好。纪录片再现了伟人风采,寄托了河南人民对少奇同志的哀思和怀念之情。拍摄这部纪录片历时半年多,行程数万里,采编人员走访了少奇同志当年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对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活动进行追踪采访,从许多人的记忆和翔实的资料中凸显出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

  • 标签: 刘少奇 文献纪录片 河南电视台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诞辰100周年 制播
  • 简介:《致(社会明镜)杂志的读者和撰稿人》一文,是恩格斯关于新闻期刊工作原则的最早论著,由他与德国早期社会主义者莫泽斯·赫斯(MosesHeB)合写。赫斯是马克思主编的《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和《德法年鉴》的撰稿人,当时与马克思的思想较为一致。该文写于1845年1月底,发表于1845年7月《社会明镜》创刊号上。中译文首次发表于197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413-417页。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社会主义者 期刊工作 撰稿人 读者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