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一等奖(四篇):题目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学习《邓小平文选》有关新闻论述的点滴体会大庆宣传与广播优势思想先行脚踏实地——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工作报道先进典型不一定讳过作者单位黄元才新疆日报社杨连勇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陈义新疆军垦报社周逢武新疆石油报社

  • 标签: 学术论文评选 获奖作品 新疆日报 1995年 社会主义市场 乌鲁木齐
  • 简介:最近翻阅了第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类的63篇获奖作品,觉得这些作品取胜的“诀窍”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十个方面。一、以主题重大取胜。二、以热门话题取胜。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热门话题 现场感
  • 简介:我写的短消息《共和电教之花结硕果》发表在县级的洪泽报上,先后获淮阴市报纸好新闻一等奖,江苏省县市报好新闻三等奖。通讯《“往农民口袋装钞票”的电教队》,被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分上下篇在早

  • 标签: 电教 新闻工作 科技兴农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短消息 农民
  • 简介: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和要求中明确规定:“通讯作品在2000字以内”,可参评的作品仅评选出的一、二等奖通讯15篇中,就有8篇超过规定,最多的达8000余字。为此,36名复评委员即向全国新闻单位的老总们发出呼吁:“通讯偏多,长风甚烈”,要“减少长通讯,狠刹长风,以此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采写通讯出现长风,除思想观念作祟外,不掌握短胜于长的技巧与方法是一重要原因。笔者借此与同行们交流一下看法。文贵简洁。简——简要,精粹;洁——纯净,洗练。我国古典文论视简洁为“文章尽境”。清代刘大槐在其《论文偶记》中说:“凡文笔老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易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在通讯写作中求简洁应当从下面几点入手: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新闻改革 古典文论 论文偶记 刘大 正面报道
  • 简介:在当今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奖项要属普利策新闻奖了.由于职业的需要,笔者从1986年开始接触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近年来,为适应新闻改革的尝试需要,又开始耐心地精读,忽然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有了品尝新闻作品文本的甜头.

  • 标签: 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 职业精神 记者 人文精神 敬业精神
  • 简介:刹长风,写短文,历来就是端正新闻文风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曾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长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做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60多年过去了,就新闻报道而言,那些“懒婆娘的裹脚布”仍然经常可见,远没有完全被“扔到垃圾桶里去”。读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篇幅冗长的会议消息,那些头版转二版、二版转三版的领导人的长篇讲话,那些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所谓新闻言论和理论文章,那些整版的“纪实新闻”、“社会透视”、“大特写”、“大扫描”和连篇累牍充满水分的所谓“深度报道”等等,不是还接二连三地在报纸刊物的版面上频频露脸吗?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获奖作品 短文 《反对党八股》 理论文章 毛泽东同志
  • 简介:1995午9月21日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由记者祁勇、李鹏采写的录音通讯《一把钢锨闯天下》(该文获1995年度自治区新闻奖一等奖),听后使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记者精心采写典型的优秀作品。要抓好典型,写出精品,这需要记者有善于沙中淘金的功力和很强的精品意识。《一把钢锨闯天下》的作者,在选择

  • 标签: 录音通讯 精品意识 乌鲁木齐 经济增长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广播电台
  • 简介:写一篇评论文章,总要回答:议论为何而发,有什么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评论文章要阐明意义。充分而生动地阐明所评新闻事实的意义,阐明评论中提出的一项任务,或一件工作、一个主张、一种精神的意义,是使评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得以发挥的一个关键。南京有个艺光丝织厂,是个连续亏损了五年的企业,新厂长王自孚到任仅半年,就带领大家扭亏为盈。二月间,新华日报记者采写了一篇《‘艺光’重光记》,编辑同志颇受感动,写了一篇评论,回答了两个

  • 标签: 新华日报 光丝 主题思想 事件性 讲道理 人民群众
  • 简介:在全国首届企业报展评中,我区《新疆铁道报》评为优秀企业报并获得二等奖;《新疆有色金属报》、《石河子报》等获三等奖。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企业报展览评比于3月28日结束。参加这次企业报展评的有全国近400家企业报。出席第四届全国优秀企业家(金球奖)和1990年度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授奖仪式的代表参加了投票推荐。经过有

  • 标签: 企业报 石河子报 新疆有色金属 金马奖 金球奖 全国优秀企业家
  • 简介:一年一度的新疆电视界优秀节目评奖,3月中旬在乌鲁木齐揭晓。参评的汉、维、哈、蒙、柯五种语言的100多件各类节目有10件荣获一等奖,45件分获二、三等奖。综析本届获奖作品,新闻片水平比上两届有明显超越,突出了电视特点;多数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另有相当一部分参评片的质量同往年相比却徘徊不前。我作为参评人谈点看法。一、新闻观念普遍增强,新闻片水平显著提高,是本届评奖呈现出的最令人鼓舞的新趋向。电视台,是新闻单位;电视节目,应以新闻为主体。为此,电视新闻片的水平是衡量电视宣传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可喜的是,本届的新闻片水平明显地超过了往年,其主要原因是,1992年自治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成绩显著,“东联西出”举措得力,效益颇佳,首届乌洽会、开放边境口岸、兰新铁路复线动工、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标签: 电视节目 电视界 电视宣传 电视新闻片 新闻观念 地方特色
  • 简介:我们生存着是为了传播精神的光明,捍卫精神的光明,把一切迷途的人们集合在它周围。——罗曼·罗兰我的桌前摆着一份关于申报李中扬同志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事迹材料。那上面的介绍是这样的:“李中扬同志是新疆军垦报社记者兼编辑。从50年代初参军后开始学新闻摄影。至今已有30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历史,曾任农六师摄影干事、新疆画报社记者、新疆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在1951年剿匪斗争中,他随军纪录了进疆部队为新疆各族人民的安定团结进行顽强斗争的历史资料;1957年,他深入修路前线,采访乌库公路的修建,冒着危险,拍摄大型连环爆破试验场面,身负重伤;1959年,他深入塔里木河南岸,参与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开发塔里木》,留下300万军垦战士战胜亘古荒原、开发建设新新疆的感人场面。现在,李中扬同志已

  • 标签: 新闻工作者 报社记者 新疆军垦 新闻摄影 乌库 身负重伤
  • 简介:参加了好几次自治区好新闻评选活动,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争创好新闻的意识日益增强,好新闻评选竞争亦日趋激烈。这无疑是件好事。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已成为新闻界同行们的共识。从自治区第六届好新闻评选兵团组的获奖作品来看,要写出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作品,必须切入绚丽多彩的生活。这次兵团组的获奖作品共22件,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连版面,标题)13件。这些获奖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农垦生活。既有典型的新闻事件,又有优秀的先进人物;既有综述概貌,文笔优美的长篇通讯,又有熔叙述和思考于一炉,读后发人深思的系列报道;既有瞬间抓拍的新闻照片,又有独树一帜。工笔细描的美术通讯……可谓诸体皆备,内容丰富,使农垦新闻报道走出了单纯唱“四季歌”的模式,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火热的垦

  • 标签: 四季歌 长篇通讯 文笔优美 胜利报 新疆军垦报 精心提炼
  • 简介:四、须着力夯实业务建设的基础当前,要改变这种偏重实际经验,忽视学习新闻理论,钻研新闻业务的现状,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症结,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步骤。(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创造促进和加强学习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不少新闻单位抓业务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当记者的,能抓出新闻,写出报道就成;搞编辑的,只要能胜任选编稿、组版即可。在年度业务考核中,往往以用稿多少,评上多少好稿、好版面论成绩,而很少有学习新闻理论、撰写业务论文的考核项目。这种做法在客观上起了一种导向作用,无形中助长了满足已有经验,注重“现蒸现卖”的风气。这使记者们成年累月忙于东奔西跑,采采写写,编辑们日复一日埋头编稿组版,终年陷于具体业务实践中,很少有机会坐下来读几本有关业务的专著,冷静地分析实践

  • 标签: 业务建设 新闻队伍 新闻单位 新闻理论 采编人员 新闻改革
  • 简介:在县市报当记者,与基层生活接触频繁,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信息闯入你的采访视野,然而,要及时准确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采写好有深度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去年,江苏省县(市)报经济新闻竞赛评比中,我采写的《金凤凰甘栖“农家枝”巧筑科技窝》获一等

  • 标签: 新闻线索 金凤凰 人物新闻 县市报 五星村 文章主体
  • 简介:由江苏省新闻学会、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和江苏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苏荧杯”新闻学论文征文竞赛,于8月23日在宁揭晓。这次新闻学论文征文竞赛自去年7月开始以来,得到了全省各地新闻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广大专业和业余新闻工作者踊跃参赛,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新闻传媒的宣传报道水平,增强舆论引导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结合本单位和个人的探索实践,深入研究,撰写论文。所收到的144篇参赛论文,内容涉及到报纸、广播、电

  • 标签: 新闻理论研究 新闻学 宣传报道 江苏省 竞赛 征文
  • 简介:细心的读者,经常会在《新疆日报》“求是”专刊上看到杨引官这个名字。她是自治区党校一位年过半百的教师。杨老师不但课讲得好,还积极为新闻单位撰写文章,向公众普及理论知识。近几年她勤奋笔耕,为《新疆日报》撰写了大量稿件。1993、1994连续两年被评为《新疆日报》优秀通讯员。

  • 标签: 《新疆日报》 理论知识 通讯员 耕耘者 获得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李春是自治区交通厅办公室干部,由于工作关系,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986年至今笔耕不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各类题材文章1090多篇。其中有27篇获中央新闻单位和自治区级新闻奖,108篇获各类有奖征文和优秀节目奖。从1990年起,已连续6年被《新疆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李春的兴趣爱好广泛,对武术、书法、美术、声乐都有一定的造诣。国家武术队、自治区展览馆都曾想调他去工作,可他对新闻却情有独钟,有执著的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群众与领导之间架起一座“互通式立交桥”。李春用其饱蘸生命热血之笔,为《新疆日报》等报刊、电台写出了一篇篇反映交通与人、人与路、上级与下级、群众与领导的时代颂歌。10年前,李春写的第一篇反映我区交通行业为群众冬季乘长途客车排忧解难的报道被《新疆日报》采用后,他的新闻报道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国内报刊上已先后发表1000多篇作品。谈起这些,他说得倒也简单,是一

  • 标签: 互通式立交桥 《新疆日报》 通讯员 获得者 办公室干部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