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8月1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开始实施。它具有四个重大意义。即加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国在WTO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基础。为中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平台,加强中国与各国和全球性反垄断法规的衔接。会产生四个深远影响,即为各级政府和组织规范了行权界限,为各类企业经营者提供正确发展道路。为消费者利益提供更多的维权法律依据,有益于竞争和规则文化的培养和发展。中国《反垄断法》的真正实施需要四个条件。即亟须与《反垄断法》配套法规出台。亟须明确《反垄断法》执法机构职责与协作。亟须各级政府要带头执行《反垄断法》,亟须广泛宣传和普及《反垄断法》。

  • 标签: 金融危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反垄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垄断法规 企业经营者
  • 简介: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和传统理论一样,互惠原则都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消除操纵贸易条件诱因的方法。因为互惠原则在关税问题上使每个国家的出口商从旁观者转变为国内保护主义的反对者坞。如果实行互惠性自由化,只有在本国关税降低的前提下,出口商方才可以从更高的国外市场准人中获益。这将会促使国内出口商支持贸易自由化政策。因为在互惠原则下,

  • 标签: 政治经济学 贸易合作 贸易自由化政策 国际 互惠原则 关税降低
  • 简介:东亚地区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特别是在其初期发展阶段,威权政治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不但确立丁东亚经济现代化的方向,而且为现代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随着东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威权政治也正在经历着新的变化。

  • 标签: 威权政治 东亚 经济现代化 作用
  • 简介:雅典奥运会作为一个媒介事件,在一段时期内处于中国社会生活的显着地位,对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上实现了企业与媒体的双赢,文化上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了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政治上宣扬了社会公平而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该事件的政治经济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 标签: 媒介事件 政治经济 奥林匹克精神 雅典奥运会
  • 简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变革要从“基因”层面开始,要依靠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它的内在动力。由于历史限制,马克思没有发现使用价值二重性和需求二重性,没有发现劳动二重性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特殊性,没有建立起多维对称的完整的逻辑结构。但《资本论》的逻辑可以自我复制、自我完善,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资本论的完整逻辑可以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深刻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 标签: 资本论 需求二重性 劳动价值论 资源价值论 经济改革
  • 简介: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排名之所以拥有全球影响力,在于该排名回应了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对“世界各国腐败情况”这一全球公共产品的需求。为募集到运营资金,透明国际不可避免受到主导资金来源的西方发达国家施加的影响;另一方面,透明国际又必须维护其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专业、中立的形象,与该形象正相关的全球影响力是其募捐的筹码。透明国际需要在募集资金和维护形象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现有条件下,中国与透明国际保持联系但不主动靠拢,是一种理性选择。

  • 标签: 透明国际 全球公共产品 国际组织
  • 简介: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进口食糖1.8万吨,同比增长80.5%,环比下降31.8%,远低于去年月均11.6万吨的进口规模。进口均价却达到344美元/吨,比去年11月282美元/吨的价格上涨22.1%,高出去年全年均价24.8%;国内市场上,今年初郑州期货交易所的白糖期货价格也创下9年新高,广西食糖批发市场现货价格超过4500元/吨,比2004年初2670元/吨上涨逾七成,北京、石家庄等主要消费区域的现货价格都在4700元/吨以上。近期国家储备糖的竞拍价格也达到4558元/吨,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食糖价格 价格上涨 风险 进口规模 现货价格 期货交易所
  • 简介:继2007年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逐渐破灭,2008年9月14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后,全球掀起本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风暴,其严重程度更甚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陷入经济萧条之中。虽然各国纷纷推出各种经济复兴方案,以抗击经济衰退与失业以减缓冲击,然而全球经济要回到金融风暴前的水平,仍要走长远之路。

  • 标签: 中国经济转型 低碳经济 亚洲金融风暴 房地产泡沫 2007年 2008年
  • 简介: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公路承担着经济发展的运输任务.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公路建设规模也进一步得以扩大.但其质量问题却日益严重,尤其是路基路面病害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公路路基路面质量通病成因的基础上,对其施工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 标签: 路基路面 质量通病 施工加固技术
  • 简介: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动力经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表明,经济全球化不是一个国家政策的选择,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要求,它促使各国经济无一例外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人类走向共赢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以科技迅猛发展为动力,以

  • 标签: 中国 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 美国 亚洲 经济一体化
  • 简介:普京主政俄罗斯后,特别重视经济发展,提出了以“赶超”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思想,要求政府提出“雄心勃勃”的经济振兴计划,力争在未来10—20年内,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文章认为,俄政府提出的中长期计划虽然不太符合总统“必须高速发展”的要求,但它是务实和可行的。文中对普京的主要经济发展思想以及俄罗斯今后十年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和评估。

  • 标签: 普京 经济思想 俄罗斯 经济发展 能源工业 军工业
  • 简介: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三次经济过热进行了回顾,具体说明了历次经济过热的产生及特点。指出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取得了平均在9%以上的快速增长,但仍然存在起伏较大、不够乎稳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以高投入、高消耗和巨大的环境、资源、生态代价为支撑。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产生经济过热的原因,提出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抑制经济遇热。

  • 标签: 投资过热 通货膨胀 经济过热 经济增长方式
  • 简介: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制度变迁的影响更为明显。将经济制度变迁代理变量指标与资本相结合建立模型,研究表明经济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标签: 经济制度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