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20世纪末的1999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达4.4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的14.0%,居全球第2位,仅低于美国的9.4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的29.9%),是中国1.1万亿美元(占全球生产总值的3.5%)的4.0倍。中国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在1999年如此悬殊的差距,但经过10年的发展,在2010年产生了变化。

  • 标签: 中日经济 全球视角 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与日本 2010年 20世纪
  • 简介: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但我国现阶段“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整饬“信用缺失”,是一英极为艰巨的任务,必须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培育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努力健全法制体系,优化诚信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抓紧实施企业信用工程,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 标签: 诚信 信用缺失 信用体系 市场环境
  • 简介: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全球战略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制订了单边主义的贸易政策,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对比前任政府的政策可以发现: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经济和世界局势的判断及对华贸易政策未必正确,采取的手段未必适当,但是美国对世界秩序造成的损害已经发生,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也不容乐观。

  • 标签: 特朗普 中美贸易战 301条款调查 世界秩序
  • 简介:"口红热"现象折射出当下中国市场正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对于诸多行业均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口红热"现象下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总结出"口红热"背后的女性消费心理因素,即面子因素、跟风因素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据此为企业营销提供一定的思路:富有品牌神秘感的同时推出入门款,利用明星效应、网红效应,提供层次丰富的产品,为产品赋予个性。

  • 标签: 消费心理 市场营销 口红热
  • 简介:本文从一个简化的人类社会模型的分析出发,指出剥削现象的产生不能归咎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而是源自稀缺性的生产资料变为私有,并以不平等的方式分配。剥削是一种经济现象,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对于符合社会道德的剥削现象我们不应该一概否定,但是对于那些违背社会道德的剥削现象我们也必须用制度建设和法律手段去限制和打击。

  • 标签: 剥削 私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简单再生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简介:供求双方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阻碍了双方在农村实现其资产的风险、收益、成本的最优组合,是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根本成因。因此,通过化解矛盾冲突来消除金融抑制现象应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包括组建和重组政策性金融机构,提高供给方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等。

  • 标签: 金融抑制 风险 成本 收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分析低碳概念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并提出了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低碳概念 建筑设计 应用方法
  • 简介:隐性就业现象是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隐性就业现象被看作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也是职工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它的出现是有利也有弊的。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隐性就业现象的制度变迁和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隐性就业 制度变迁 国有企业
  • 简介:本文在分析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民间金融贷款高利率的原因以及民间金融的存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拯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对于民间金融,要使之规范化、合法化,促进竞争,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 标签: 中国农村地区 民间金融 正式金融 成因 对策
  • 简介:在经过几十年对外开放后,美国国内的政策空间或者说谈判筹码已经相对有限,面对在开放上还落后自己的其他成员,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美国需要更加珍惜筹码的使用,用在其认为可以给美国换回更大利益的领域。

  • 标签: 美国贸易政策 对外开放 政策空间 市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