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随着云南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及深化应用,对 IT客服体系要求越来越高。信息中心的 1000号客服能力不断提升,客观上支持了电网公司的业务处理能力,为电网公司带来了管理效益。基于 ITSM核心流程的业务流程监控及分析,基于传统的业务流程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流程监控及分析闭环管理。需要基于大数据横向将业务贯穿起来进行监控和分析,实现业务流程的监控。

  • 标签: 大数据,端到端,业务流程
  • 简介:摘要:在火电机组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凝汽器属于重要的部分,但是,经过多年来的使用可以了解到凝汽器经常会出现差偏高的现象,不利于火电机组的经济运行。因此,在凝汽器运行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差偏差的原因,采取合理措施解决问题,提升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与使用水平,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其后续发展与进步夯实基础

  • 标签: 凝汽器 端差高 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直接空冷机组具有优良的防冻性能,但由于真空系统容积大,冬季低环境温度运行时,防冻措施仍有不足,需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达到较好的防冻效果。

  • 标签: 直接空冷 排汽压力 真空 背压
  • 简介:ABSTRACT: Hybri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is paper takes the Baihetan-Sunan hybrid-type 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 that th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is planning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C system in the event of DC short-circuit fault, Finally, the simulation model was built in PSCAD/EMTDC, and the result confirms the validity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KEY WORDS: Hybri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End-mixed DC project; Fault analysis. 摘要:混合直流输电技术是在传统直流输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正在规划的白鹤滩-苏南的受混联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分析了该直流系统在发生直流短路故障时的故障特性,并最终在PSCAD/EMTDC上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混合直流输电技术;受混联型直流工程;故障分析。 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4.01.论文序号 0 引言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结构上结合了LCC-HVDC与VSC-HVDC两种常用的直流输电结构,在性能上则包含了这两种直流输电方式各自的优势。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大多采用整流侧LCC–HVDC,逆变侧VSC-HVDC的接线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的优势有:既发挥了LCC-HVDC系统输送容量大,系统造价低的优势,又解决了LCC-HVDC系统不能向弱源/无源网络供电的问题;逆变侧采用VSC的结构所以不会出现换相失败的现象;且VSC-HVDC控制灵活,可以独立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直流电压稳定,可以改善直流系统的运行性能等[1-2]。 受混联型直流输电是对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的进一步探究与发展的结果。与常用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不同,在结构上,受混联型直流输电系统在整流侧采用LCC-HVDC,而在受逆变侧则采用LCC与VSC相串联的结构。这样即使逆变侧高压阀组LCC发生换相失败,低压阀组的VSC仍可以维持运行状态,直流系统仍可以输送一定的功率至交流电网。除此之外,LCC所采用的晶闸管具有单向导通性,在直流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可以阻拦VSC产生的故障电流,减小了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上,考虑到LCC-HVDC与VSC-HVDC所能传输容量的较大差距以及现实中各配电单位的分布。为实现整流侧与逆变侧传输容量的配平、电能输送更加灵活,可以在受采用多端口并联的连接方式。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并联接入更多的VSC结构,便于线路的改造。 国家电网公司正在规划的白鹤滩-苏南工程建成之后将会是我国首例受混联直流输电工程。因此本文以该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该系统的拓扑结构、阐释系统运行原理并提出可行的协调控制策略。并根据在实际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位置,分析该系统的故障响应,在PSCAD/EMTDC中建立对应的受混联直流系统模型,并验证理论分析。 1 受混联直流系统拓扑结构及协调控制策略 1.1拓扑结构 白鹤滩-苏南受混联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的是完全对称的双极结构,线路电压等级为±800kV,额定传输功率为8000MW。每一极的整流侧LCC由两个12脉波换流器串联构成;逆变侧由一个12脉波换流器与3个并联的两电平VSC串联组成。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受混联型直流系统拓扑 Fig. 1 End-mixed DC system topology 图中 , 是为下文研究直流系统故障特性而选取的故障点所在的直流线路。建立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效模型,为方便计算,取直流系统中的一极、并联的3VSC取其中一。等效模型如图2所示。 为各换流阀交流侧线电压有效值; 为换相电感。 为整流侧直流电压; 为逆变侧高压阀组直流电压; 为逆变侧低压阀组直流电压; 为线路直流电流; 为线路等效电感。 为线路等效电阻。 图2受混联型直流系统等效模型 Fig. 2 Equivalent model of End-mixed DC system 对于整流侧,当换流器触发角为 时。 (1.1) 对于逆变侧高压阀组LCC,设换流器熄弧角为 ,则; (1.2) 而对于逆变侧低压阀组VSC,其采用了PWM调制技术,输出的直流侧电压为: (1.3) 其中, 为直流电压利用率, 为PWM调制比 。所以直流电流的表达式为: (1-4) 1.2控制策略 受混联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LCC的控制策略与传统的LCC-HVDC控制策略一致,采用定直流电流控制方式,并辅以最小触发角控制。 图3整流侧LCC定直流电流控制 Fig. 3 Rectifier side LCC fixed DC current control 为了使直流系统能够稳定正常运行,逆变侧需要能控制系统的直流电压,高压阀组和电压阀组各分担400kV的直流电压。逆变侧高压阀组LCC采用定熄弧角控制、低压阀组VSC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和定交流电压控制。 图4逆变侧LCC定熄弧角控制 Fig. 4 Inverter side LCC fixed arc angle control 图5逆变侧VSC控制逻辑图 Fig. 5 Inverter side VSC control logic diagram 2 故障特性分析 双极直流系统常见的短路故障有单极接地故障和双极短路故障[3],由于此受混联型直流输电结构为双极结构,正负极完全对称,所以该直流系统的单极接地故障响应与双极短路故障响应完全一致,所以本文以单极接地故障来分析受混联型系统的直流故障响应。通常情况下研究直流系统故障,主要是研究整流侧与逆变侧之间直流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形,即图1中 所示线路位置。然而受混联型系统由于其结构具有特殊性,逆变侧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换流器串联组成的,因此故障发生在逆变侧LCC与VSC之间线路的这种情况也有研究的价值。故障点为图1中 所示位置。 系统发生直流故障,故障点的故障电流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电源经换流器向故障点馈入电流;另一方面是系统中的储能元件经线路向故障点放电。 2.1整流侧与逆变侧间线路单极接地 当单极接地故障发生在线路 上时,系统电流流向如图6所示。 图6整流侧与逆变侧间线路单极接地故障电流流向 Fig. 6 Single pole-to-ground fault current flow between rectifier side and inverter side 逆变侧没有故障电流流入,这是因为当单极接地短路故障发生后,VSC换流器上电容储存的电压不能突变,它将会对逆变侧的LCC施加一个值为400kV的反向电压使其关断,导致逆变侧的电流无法流入故障点,该现象发生在图6中绿线所框位置。 电源经整流侧LCC向故障点馈入电流,故障时的电流暂态响应可用式(2.1)表示。 (2.1) 其中, , 为整流到故障点线路的等效电感和电阻, 和 为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短路故障发生后,线路直流电流会快速增大,由图3整流器的控制逻辑图可知,系统会增大触发角以期减小线路直流电流,同时,线路直流电压因短路故障迅速下降至接近为零,电流指令 会被低压限流环节所限制[4],线路故障直流电流会最终在整流器触发角的控制下稳定在0.55pu。 2.2逆变侧VSC单极故障接地 当短路故障点位于直流线路 时,直流系统内部的电流流向如图7所示。 图7逆变侧VSC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电流流向 Fig. 7 Single pole-to-ground fault current flow on Inverter side VSC 由于逆变侧高压阀组LCC采用的是定熄弧角控制方式,由式(1.2)可知,输出的直流电压主要受熄弧角指令和网侧电源电压影响, 处发生短路故障对这两个参数的影响甚微,因此逆变侧LCC可以维持住400kv的直流电压的输出。它与整流侧LCC、短路点和大地构成了新的闭合回路,经换流器控制环节的调整最终维持在新的稳态继续运行。 故障点右侧馈入的电流则是由逆变侧VSC提供的,故障点位于 线路上时,结合混联系统的拓扑以及LCC与VSC控制策略的独立性。可知系统内其他的LCC结构并不会对VSC的放电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在检测到线路故障后,VSC会闭锁IGBT,并会经电容放电、二极管续流以及电网电源经反并联二极管馈入三个阶段向故障处传递直流电流[5-7]。 1)电容放电阶段: 图8 电容放电阶段等效电路 Fig. 8 Capacitor discharge stage equivalent circuit 图中所示 、 为换流器到短路点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 为电容电压。根据等效电路图可列齐次微分方程: (2.2)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蜀河水电厂二号机组定子绝缘盒检测,推荐一种利用表面电位检测,分析绝缘盒内部绝缘结构,从而找出定子绝缘盒缺陷。较传统方法,此方法有较强针对性,可以有效预防定子绝缘盒内部绝缘受损而导致的定子接地事故。

  • 标签: 定子线棒 绝缘盒 绝缘老化
  • 简介:摘要:介绍了抽水蓄能机组机断路器( generator circuit-breaker,GCB)的寿命评估方法,提出以开断电流对GCB进行电气寿命的评估。结合广州蓄能水电厂GCB运维实例,分析开断电流过大的原因,提出通过优化停机流程可有效减小开断电流,并给出具体的优化方法。对停机流程优化进行经济分析,计算得出优化后,蓄能水电厂每年可节省维护成本13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 标签:
  • 简介:摘要 :大型建筑的空调水系统中的循环水泵安装位置一般都在系统的最低位,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流量大、扬程高、工作压力大、运行时间长。水泵运转时振动是难免的,因而它对建筑的影响是持续的,做好水泵的减振工作对提高大楼的舒适度、降低环境噪声、避免振动对结构的破坏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水泵减振系统受力时还应该考虑到系统内部压力在软接头造成的一对力的影响,本文讨论为消除这对力应该采取的一些计算方法及应对措施。

  • 标签: 空调循环水泵 受力分析 减振计算 弹簧选型
  • 简介:摘要:UPS装置作为独立的供电系统,防止外电系统影响,电源输出中性点是不能直接接地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UPS装置输出中性点却存在直接接地问题,这样的后果就是造成UPS装置电源可靠性降低及UPS装置本身和负载设备会受外电影响而损坏。通过探讨分析进一步了解UPS装置输出中性点不能接地的机理,正确使用好UPS装置电源。

  • 标签: UPS 中性点 接地
  • 简介:摘要:高速动车组底架前端结构复杂,底架部平面度难以得到保证,本文根据底架结构结合实际生产和制造工艺技术,优化焊接顺序、焊缝形式和焊前预制反变形,使底架部平面度达到技术要求,保证车体的焊接质量。

  • 标签: 车体底架 平面度
  • 简介:摘 要 :在研究海勒式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计算模型基础上 ,导出了海勒式空冷系统冷各运行参数对机组运行热经济性影响的计算模型,为空冷机组冷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空冷系统;热经济性;计算模型 1 前言 目前,国内外空冷机组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冷系统运行性能达不到设计值,严重影响了机组出力和厂用电。特别是冷却塔出力不足、循环水系统不匹配、凝汽器漏空气和冷却管结垢等严重影响了机组真空,由此造成的煤耗损失多达 1~ 4 。这些大多在其冷系统 ,因此对其冷系统进行研究 ,尤其冷变工况下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空冷冷系统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设备的运行特性研究或是局部系统变工况研究。本文首先根据变工况下冷参数对排气压力的影响关系,通过排汽压力变化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建立变工况下冷系统各参数与机组热经济性的直接关系模型,该关系更能反映机组冷系统运行经济性,为机组运行和优化提供指导。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冷变工况的分析模型 2.1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分析模型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有两次换热,见图 1、 2。第 1次为在喷射式凝汽器内进行的蒸汽冷凝 ,属混合式换热;第 2次为在空冷塔内进行的冷却水的冷却 ,属表面式换热。 图 1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冷系统图 图 2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换热示意图 对喷射式凝汽器 ,其热平衡方程为 : (1) 式中 : 为凝汽器的凝汽量 ,kg/s; 为凝汽器的循环水量 ,kg/s; 为汽轮机排汽焓 ,kJ/kg; 为凝汽器压力饱和水焓 ,kJ/kg; 为循环水焓 ,kJ/kg. 对空冷器采用 法,此时管内介质为循环水,则 (2) 由式( 2)有 (3) 式中, 、 为空冷器进出口空气温度,℃; 为空气的水当量, kJ/s ℃。其中 为空冷器传热有效度。 空冷器的总热阻为: (4) 式中: , 为管内、外污垢系数, ; 为肋面总效率; 为管壁的对数平均表面积 ; , 为换热器内、外换热面积 ; 为换热管壁厚 ; 为换热管的导热系数 ; 、 为管内、外对流换热系数, 。 管内为循环水强制对流换热,故 表达式如下: (5) 式中, , 为雷诺数、普朗特数。 空冷器管外为空气强制对流换热,如对福哥型铝制表面式空冷散热器有: (6) 式中, 为每平方米面积进风量, 。 将式 (4)~ (6)代入式 (3)可以得出 ,也就是汽轮机的排汽温度。而凝汽器压力为 。利用上述计算模型即可以得出任意工况下凝汽器压力的值: (7) 由式( 3)可知道: (8) 式中: 表示凝汽器热负荷 ; 为空气的水当量, kJ/s ℃; 为空冷器传热有效度,可由式( 4)~( 8)计算。 这样,由凝汽器压力相关变量可以得出其影响因素,用如下关系式表述: (9) 式中: 为循环水流量, kg/ s; 为空气流量, kg/ s。 由于循环水流量对于已设计完好的机组为定值,空气流量常以空气流速 表征。而空冷器热阻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小,而且随机组运行时间和状况有关,故这里不作讨论。这样就得到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排汽压力变工况的分析模型: ( 10) 2.2 排汽压力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分析模型 排汽压力是影响机组热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汽轮机排汽压力变化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1)排汽焓的变化,引起机组有效焓降即作功量的变化 。( 2)凝结水温度的变化,引起最末一级低加抽汽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作功量的变化 。所以,排汽压力变化引起的新蒸汽等效热降变化: ,装置效率相对变化: 。 热耗率相对变化: ( 11) 标准煤耗率绝对变化: ( 12) 式中: , , 均为原背压时的流量 对应的运行工况下机组的新蒸汽净等效热降、机组的热耗率和机组的标准煤耗率。 综上所述 , 当已知运行工况的等效热降参数 ( , ) 和排汽压力变化引起 , 的变化时 ,就可以计算机组效率的相对变化以及热耗率和煤耗率的绝对变化值: 、 。所以,机组在负荷和背压一定的条件下 ,当背压变化到 时 ,在流量 不变的条件下 ,由文献 [2]介绍的方法可求得主机变化后的排汽焓 。即可由排汽压力确定排汽焓。这样,就建立排汽压力对热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 ( 13) 3 海勒式间接空冷冷系统变工况经济性分析模型 综上所述,由式( 10)和式( 13)可以得到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冷变工况经济性分析模型: ( 14) 式中,凝汽器热负荷 反映凝汽器系统性能影响因素;空气流速 ;空冷器进口空气温度 反映环境温度的影响。 4 实例计算 以丰镇电厂 #3机组为例,对 200MW海勒式间接空冷机组冷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NK200-12.7/535/535型,额定功率 200MW。主 /再热蒸汽压力 /温度为 12.7MPa/535℃、 2.4MPa/535℃。平均大气干球温度 6.4℃,对给水温度 244℃。冷却水温 34.16℃。额定流量 610t/h。空冷系统主要参数:空冷系统由福哥型铝制表面式空冷散热器和喷射式凝汽器组成。凝汽器循环水量 22000t/h,设计气温 14℃。空冷塔为干式冷却自然通风塔,塔高 115m,底部直径 95m,喉部直径 60m。冷却三角 107个,高 15m,宽 2.4m,厚 0.15m。根据上述分析模型,计算得到海勒式空冷机组各个经济性影响因素与机组煤耗的直接对应关系,如图 3~图 7。 图 3 额定负荷下凝汽器热负荷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4 80%负荷下凝汽器热负荷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5 额定负荷下环境温度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6 80%负荷下环境温度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7 额定负荷下空气流速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3、图 4分别表示的是机组在额定负荷, =6.4℃时凝汽器热负荷 变化对机组煤耗影响关系曲线。由图可知,随着凝汽器热负荷的增加煤耗增加,在热负荷在 290~ 300MJ/s区间段其对机组经济性影响不明显。额定负荷下其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小。 图 5、图 6分别表示的是机组在不同负荷, =300MJ/s时环境温度变化对煤耗影响关系曲线。由图可知,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机组煤耗增大,在环境温度 <6℃时,其对煤耗的影响趋于 0。 图 7表示在机组在额定负荷下, =300 MJ/s, =6.4℃时空气流速对煤耗的影响关系曲线,由图可知,随着空气流速增大,煤耗成对数下降,在 =1.5~ 2.0m/s达到最小值,在 >2.0m/s时其变化对机组经济性影响很小。 5 结论 ( 1)通过海勒式间接空冷变工况经济性分析模型可得到冷系统变工况下各参数与煤耗、热耗的影响关系。 ( 2)通过该关系能直接地分析海勒间接空冷机组冷各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状况,诊断分析故障,进而指导和优化空冷冷系统运行和管理。 ( 3)该模型普适性强,为空冷机组运行热经济性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丁尔谋.发电厂空冷技术 [M].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2. [2]蔡颐年 .蒸汽轮机 .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8,215~ 218. [3]林万超 .火电厂热系统节能理论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 ,1994. [4]李秀云 .火电机组冷系统经济性诊断理论的研究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999.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为了满足当前送电网调控稳定运行需求,创建出符合于送、受电网运行特点的调控管理体系,增强有关技术水平现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送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送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送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一 分析送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风电的大规模接入给电网电能计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提出了风电场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时容量的配置原则。在无功补偿容量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只要交易双方划清损耗的归属,便可以实现准确的结算。

  • 标签: 风电场 无功补偿 无功电能 计量 线路自然功率 容性无功功率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直流闭锁后风电送系统暂态稳定与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首先研究直流闭锁后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功率特性相对于功角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对直流闭锁后保留电容器切除对系统电压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业内有关人士的关注与重视。

  • 标签: 直流闭锁 风电送端系统 暂态稳定 控制
  • 简介:[摘 要 ] 厂用低压 400V母线三相短路,低压厂用变压器差动保护启动, 40毫秒动作出口跳闸。高压侧过流保护启动,延时未到没有出口。变压器高压侧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很大,未启动。母线未在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属于误动,却快速切除了故障,减小了母线的损坏程度。

  • 标签: [ ] 三相短路 低压厂用变压器 差动保护 保护范围
  • 简介:摘要 针对汽轮机 #1、 #2、 #3高压加热器差偏离设计值较大,通过负荷 -水位试验研究,在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从热控设备的角度提出并实施了重新标定高加水位基准零点的措施 。

  • 标签: 汽轮机 加热器 端差 研究治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大批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投入运营。但已投产的部分风电产业由于其产能较低已严重困扰了企业运营。本文以安徽某风电场为例,分析了影响该风电场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两种技改方案,为该风电场后续提质增效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风电机组 提质增效 经济性 计算模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各大电网容量不断扩大的同时,用电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电网峰谷差也日趋增大,超超临界机组不可避免的要求长周期运行并频繁参与深度调峰,大型汽轮发电机部结构螺栓松动、磨损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某 105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部支架螺栓松动的原因分析,发电机部模态分析试验,加强大小修对发电机部的检查,提出防止发电机部结构松动的措施。对处理大型发电机部结构松动缺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标签: 发电机 结构松动 振动 调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