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温州人是办市场的高手,与高科似乎沾边不多。然而,在山西省城太原市,一群温州人摒弃了传统的盈利模式,依托当地的煤炭产业,“玩”坦高科

  • 标签: 煤炭产业 高科技 “玩” 海上 盈利模式 温州人
  • 简介:构建了高科项目产业化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网络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评价了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物联网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高科项目产业化发展能力。最后,提出加强科技金融扶持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实施人才战略等政策建议。

  • 标签: 高科技产业 项目产业化 科技金融
  • 简介:浮萍生物能源研究获突破"水面油田"有望成真据悉,由中科院赵海研究员率领的团队通过对水面植物浮萍的高淀粉品系筛选、淀粉积累机制破解等,已初步形成了浮萍能源转化及规模化培养、废水处理体系。在云南昆明和四川威远建立的试验基地中,实验团队已实现了在大田条件下浮萍淀粉含量最高可达52.9%;利用浮萍系统处理被污染的滇池水及生活废水,淀粉含量达40%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实现每亩水面浮萍淀粉产量达800公斤以上,浮萍生物量积累达3吨/亩年。目前,该团队已初步研发出以浮萍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转化技术体系,

  • 标签: 科技 生物能源 废水处理 规模化培养 积累机制 试验基地
  • 简介:假烟发电变废为宝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烟草专卖局日前将2012年以来查获的570箱假烟送往一家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处理,共转化成电能l万多千瓦时。多数假烟原料劣质、工艺粗糙、卫生不达标、烟叶未经复烤,对人的危害极大。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打击力度,收缴了大量假烟。

  • 标签: 科技 烟草专卖局 假烟 襄城县 许昌市 河南省
  • 简介:高端装备制造是装备制造的高端领域,高技术密集、性能质量高、智能化控制,在支撑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没有不断的科技创新,就没有高端装备制造新的发展。国家把高端装备制造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既指明了其新的发展方向,也是推进该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必由之路。

  • 标签: 科技创新 制造 装备 新兴产业 智能化控制 技术密集
  • 简介:对我国经济、金融和科技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利用1994--2010年我国经济、金融、科技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经济、金融和科技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经济、金融、科技三者呈非均衡发展,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金融和科技的发展速度;这种非均衡发展状态大大降低了整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后提出调整这种非均衡状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及总量达到最优的建议。

  • 标签: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科技进步 均衡发展
  • 简介: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现状,总结了工作经验,探讨了目前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有力契机,从打造基地、构建项目、搭建政府间合作平台等方面,促进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较快发展。

  • 标签: 吉林省 国际科技合作 发展
  • 简介: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利用2004-2010年我国24个省份的肉鸡生产数据,实证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对我国内鸡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养殖规模的肉鸡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和比较。结果显示:规模化养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内鸡生产效率,中规模养殖使肉鸡生产效率提高了16.89%,大规模养殖使肉鸡生产效率提高了57.62%;我国内鸡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较大,且南方地区不同养殖规模的内鸡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而北方地区的这种差异较小;标准化规模养殖程度不高是南方地区的肉鸡生产效率总体偏低且不同养殖规模的肉鸡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肉鸡产业 规模化养殖 生产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 简介:异质型外包对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外包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途径的外包方式和承接不同生产工序的外包环节对生产率的作用,结果发现:承接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发包,材料外包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要显著大于服务外包,承接加工品与资本品生产工序的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承接初级品与零部件工序环节的外包,在融入全球化外商投资的溢出传递效应时,承接不同生产工序环节的制造业外包对生产率的整体提升效果仍为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有关发展异质型外包的差异化策略建议。

  • 标签: 异质型外包 承接外包 对外发包 生产率 广义矩估计
  • 简介:本文以2010年全国的相关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投入各变量与产出各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D人员全时当量、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对科技产出的影响要强于R&D经费内部支出。文章认为R&D投入强度不高与支出结构不合理是导致科研经费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标签: 典型相关分析 科技投入与产出 专利
  • 简介:本研究采用DEA的方法测度了我国30个省(市、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结果发现我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综合效率特别低下,平均值是0.205,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省(市、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规模效率低下。

  • 标签: DEA 科技产业化 效率
  • 简介:本文提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的“一体四面”理论模型。“一体”是指“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这个“主体”,“四面”则是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投人力、创新产出力、创新环境力和科技支持力。构建了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创新型科技人才 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2005--2010年衡量科技金融的四项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针对财政科技投入、银行科技信贷、科技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支持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计算分析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和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贷款和科技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影响相对较低。基于此,为促进我国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增加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促进财政科技贷款的合理配置;着力扩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构建科技银行信贷风险分散体制;促进科技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协同发展。

  • 标签: 科技金融 技术创新 灰色关联分析法
  • 简介: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这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而内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则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对这一悖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对我国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及政策引导,扭曲了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地区行政垄断 生产率悖论 新新贸易理论 企业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
  • 简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客观认识我国不同产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及规律,并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此,选择了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能源六个主要的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在估计了各行业1996~2009年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的基础上,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对CO2排放进行分解,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在不同产业内的相对贡献。研究结论表明:六大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从1996年的28.13亿吨以年均6.5%的速度增加,2009年排放量增至64.1亿吨,占当年全国和全球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的83%和21%;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工业和交通业;产出规模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部门能源效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不足以抵消产出规模效应,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效应也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影响程度很小。农业和能源部门经济比重的下降有效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未来产业政策的设计应以控制工业经济规模和比重为重点,同时要结合其他行业的能源效率改善和能源结构优化等途径,共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

  • 标签: 产业结构效应 生产性行业 温室气体 KAYA等式 对数平均迪氏分解
  • 简介: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升级、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文章以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历史为依据,归纳了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演进,提炼了当今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趋势、对GDP的拉动作用和在国民经济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三个方面,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通过单位根检验证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是平稳稳定增长的.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成长 产业现状
  • 简介:本文以大连市科技孵化器微观样本为基础,借助于DEA效率分析工具,实证测度和分析了大连市科技孵化器的效率水平及差异化的原因。结论表明,当前我国不同类型科技孵化器中,高校主导与专有型科技孵化器的效率表现最佳,远远高于政府与企业主导模式,而政府与民营主导型孵化器,其隐形与经济性价值偏好明显,但却普遍表现出较差的技术促进效应。

  • 标签: 科技孵化器 绩效差异 效率决定 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