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城市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前台”,在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我们的社会正在向现代化时代快速迈进,城市怍为社会的细胞.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进入现代化。但是,由于种科,原因,

  • 标签: 城市治理 现代化 经济与社会发展 内涵 国家发展 国家政治
  • 简介:借鉴改进的C-D函数和Romer的经济增长阻力分析框架,分地区分产业测算水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阻力。研究发现,资本和技术的弹性大于水资源和劳动;各省份各产业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水资源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阻力最大,尤其是东部省份,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不仅受到资本弹性、水资源弹性、劳动弹性的影响,水资源受到限制情况下增长率的取值也将影响到增长阻力的测算结果。因此,可以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和增强技术的作用降低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 标签: 经济增长 水资源 阻力 三次产业 岭回归
  • 简介:金融生态环境如何有效地带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影响是否因区域间差异而不同?分析认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成本和收益两种机制推动着区域微观经济主体的创新活动,采用我国30个省区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结论表明,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正向影响;金融结构的检验结果显示,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FDI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存有互补性,且股票市场的发展更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 标签: 企业创新 金融生态环境 空间计量
  • 简介:EKC①假设命题是由Grossman和Krueger在1995年提出的,此后,学者们以其为基础,开展了许多实证及拓展性研究,得到了很多重要的结论.然而,在实证研究中,EKC存在未考虑地域性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的缺陷.为此,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立足于弥补EKC未考虑地域影响因素这一缺陷的角度,建立了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得到中国环境污染具有空间集聚效应的结论;然后运用EPIOLG模型测算出政府最优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比②应该为10.35%的结果;最后结合定量分析结论,提出了关于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三点建议:1.需要考虑环境污染的空间集聚性;2.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达到最优环境污染投入比例;3.需要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

  • 标签: EKC缺陷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空间EKC模型 EPIOLG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