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银行(2006)中国120个城市调查数据构建的政府质量指标的匹配数据.检验了政府质量与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较高的政府质量可以有效提升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3)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阻碍作用逐渐降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主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意愿相对缺乏。本文研究结论证明,政府质量的提升可以使得政府以较小的补贴强度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目标。

  • 标签: 政府质量 政府补贴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不同政府治理机制对于规制下级政府资源配置的不同效果。当资源配置信息难以证实时,拥有资源配置权的下级政府可能会为了私人利益而扭曲资源配置,从而拉大了社会收入差距,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在以“官员监督官员”的政府内部治理机制下,由于监督者较易被下级政府俘获、权力庇护的存在以及监督效率的低下,其治理常失效。而以“舆论监督官员”的外部治理可较好规避上述不利情况,这使得外部治理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合意选择。这也为威权体制下政府选择性地开放媒体提供了一个解释。

  • 标签: 俘获 舆论监督 政府治理
  • 简介: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调研结果显示,环保PPP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是.政府不能按时足额支付费用。PPP协议因为政府领导干部调整不能履行等。过去十几年,这些问题曾经反复出现。

  • 标签: PPP项目 政府领导 应付账款 环境服务业 全国工商联 调研结果
  • 简介:政府诚信是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主体的诚信,是指政府必须履行其对公众所承诺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政府诚信乃是政府与公众契约的产物。因此,社会契约是政府诚信的重要渊源;政府诚信是对社会契约的有力保障,它与社会契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府诚信建设路径有三:以契约精神重塑政府诚信建设理念,以契约关系强化政府诚信建设的主体意识,以契约规则完善政府诚信建设机制。

  • 标签: 政府诚信 社会契约 建设路径
  • 简介:公共预算的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政府绩效管理方式改革的核心。在我国,财政管理部门所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在较长期的经济活动中,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虽呈现持续增长势态但效率却始终低下的问题。由此可见,构建绩效导向型公共预算管理体系、实行政府公共预算的绩效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从政府公共预算的概念和功能出发,结合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将公共预算绩效管理的特点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深入分析了我国构建公共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等公共预算的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研究,指出国政府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绩效预算改革方面总结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促进政府公共预算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公共预算 绩效管理 财政支出
  • 简介:国外劳动力市场政府管制在狭义上指的是就业保护管制,在广义上还包括政府对工会权利、集体谈判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管制。效率理论、政权理论和法律起源理论从不同视角对各国劳动力市场政府管制的产生和多样性进行了解释。法规指标和调查指标的出现使劳动力市场政府管制严格程度的度量成为可能,也推动了关于管制影响方面经验性研究的发展。但在管制对就业、生产率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中,研究结论尚不统一。国外研究的总体状况显示出实证性研究成为主旋律,基于国别背景的研究比跨国研究更为有效,如何创新管制方式以应对发展挑战成为当前研究的新方向。

  • 标签: 政府 管制 劳动力市场
  • 简介:针对技术溢出程度的不确定,建立了三阶段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最优研发路径的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一致性以及政府的财税政策在纠正两目标差距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技术溢出较小时,企业选择的最优研发路径能使两者目标一致;当技术溢出较大时,企业的最优研发路径会使两者目标不一致,此时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引导以促进协同创新,其中差异化补贴政策能有效纠正目标差距,政府减免企业所得税能有效缩小目标差距。

  • 标签: 技术溢出 协同创新 研发路径 政策引导 政策有效性
  • 简介:近期出现了政府主导型土地大规模流转对农村经济、社会经济都造成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和一定的消极影响,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引导。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需要重视范围经济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标签: 政府主导 土地流转 文献综述
  • 简介:从市场约束、中央政府约束、地方民众约束、规则约束四个层面分析了造成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的成因,认为只有进行配套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才能改善地方政府借贷面临的软约束环境,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

  • 标签: 地方政府债务 预算约束 预算软约束
  • 简介:政治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有助于减少政府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是维持政府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政治信任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有效的信息是政治信任形成的基础。通过从政治信任和合法性的视角探讨政府会计的改革问题,认为政府会计改革应以增进政治信任和减少合法性差距为基础,从沟通机制、制度机制等方面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 标签: 政治信任 合法性 政府会计改革 信任治理
  • 简介:中国政府债务指标良好,负债率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中国政府债务主要为内债,但存在诸多问题: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透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缺乏有力的监督,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中国政府或有负债不容小觑。对此,本文针对性地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中国政府债务管理分别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形成管理合力以有效地管理政府债务,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 标签: 政府债务 可持续性 或有负债
  • 简介:为取得对我国省域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综合评价,在构建债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省域债务风险进行了排名和分类,结果显示:经济的高速发展无法掩盖债务的高风险,债务风险的直接原因是财政收支的不平衡,重要诱因是城市的不断扩张,而“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到来则进一步加剧了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省份的债务风险。在管控债务风险方面提出:其一,控制债务规模,盯紧债务负担率阀值;其二,逐步转变地方政府“双重代理人”身份,将债务纳入政绩考核机制;其三,对于投资驱动型省市,债务风险防控原则上“堵不如疏”;其四,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实现财政长期平衡。

  • 标签: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土地财政 债务规模 城市扩张
  • 简介:审计机关是政府责任的问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重要的问责方式,在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政府问责制机制,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问责制建设的作用、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希望能对推进政府问责制的建设和经济责任审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经济责任审计 政府问责制 作用
  • 简介:本文以2008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四万亿元刺激计划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背景,考察了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对政府补助资源分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对政府补助资源的分配具有显著的影响,与未被支持的行业公司相比,被支持的行业公司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助;在国有企业及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被支持的行业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促进了微观企业投资和宏观经济增长。本文从政府补助的视角为经济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变化提供了解释,同时也揭示了经济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内在机理。本文结论对后期经济政策的制定及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 标签: 宏观经济冲击 产业政策 政府补助 企业投资 经济增长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政府经济职能也有很大的转变。本文将从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进行初步探讨,对政府经济职能的内涵入手,对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建议,希望本文写作能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提供理论借鉴。

  • 标签: 市场经济 政府 经济职能
  • 简介:建立CES效用函数,就城市化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利用2004—2012年全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城市化确实扩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效安排公共财政支出的建议。

  • 标签: 城市化 财政支出 公共物品 公共服务
  • 简介: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要求,这表明当前我国进行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已经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就公共管理而言,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公共管理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西方,如今已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了公共产品的质量,同时,政府职能的转变也促使高效型政府模型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当前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有效建议。

  • 标签: 新公共管理理论 政府职能 公众
  • 简介:农民起义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与王朝周期都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于农民起义的定量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首次构建了一个涵盖中国北方的王朝面板数据集,以王朝为横截面,时间跨度为公元25—1911年。研究结果表明,严重饥荒及王朝年龄都与农民起义显著正相关;而作为政府能力的代理变量,政府救灾能有效地降低农民起义的概率。负向气候冲击(比如严重旱灾、蝗灾)主要通过严重饥荒这个渠道影响农民起义。入口密度、气温及其他气候变量(比如水灾、黄河决堤、雪灾与霜冻灾害)的作用不显著或不稳健。

  • 标签: 农民起义 气候冲击 政府能力
  • 简介:尽管晋升锦标赛理论在解释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偏好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也面临不少批评。作为对锦标赛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本文以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契约关系为出发点,在Holmstrom和Milgrom(1991)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说明地方政府在这种契约关系下,可能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向那些能够相对准确度量和中央考核力度大的任务上面去。这一趋势会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增加而得到加强。

  • 标签: 晋升锦标赛 财政分权 政治集权 财政支出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