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3月,在乌克兰局势愈演愈烈之际,奥巴马政府面临左右为难的战略困局。美国智库发力,一场由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办的专门研讨会请来了两位专家为其解惑,其中一位就是87岁高龄的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面对政坛重量级人物的不同见解,布热津斯基将目前局势的应对方案娓娓道来,为奥巴马政府支招解围。研讨会上,他年迈的声音略显沙哑,但眼神依然犀利。美籍波兰人布热津斯基是当代著名的地缘政治

  • 标签: 布热津斯基 地缘战略 国际问题研究 波兰人 巴马 地缘政治
  • 简介:定价:68元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报社联合策划"军事名家的甲午殇"专栏,邀请28位将校级军事名家分别从学术、制度建设、战略战术、文化等多种角度,从不同角度反思甲午战争的教训与启示,这些论述对我们重温历史,以及当代国家建设与国防军队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甲午殇》将报纸刊发的27篇5000字删节版文章恢复成万字的完整版,新增3

  • 标签: 联合策划 军队建设 上海远东 战略战术 制度建设 历史细节
  • 简介:马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一方面,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马克主义在中国最坚定、最重要的接受和信奉群体之一,也是当时马克主义传播的"意见领袖";另一方面,党和军队主动作为,将"共产党""红军""八路军""马克主义"等与进步、民主、幸福、民族、利益等人类的美好追求联系起来,构建一套符号系统,使军队和党成为马克主义的符号和象征。随着军队的积极活动以及军事上的胜利,马克主义逐步在中国传播、壮大、确立。

  • 标签: 军队 政治传播 马克思主义 宣传
  • 简介:8月21日,石河子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主义"协同创新中心揭牌。该中心由北京大学牵头,由中共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南开大学等单位作为核心加盟单位组成。将本着学术前沿性、实践问题性、资源联动性、对策有效性的原则,组织对马克主义发展史、马克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非常关注当代中国西部相对落后地

  • 标签: 中国道路 问题性 《求是》杂志 中共中央党校 联动性
  • 简介:随着互联网读图时代的到来,影视业越来越发达,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文学开始衰微,于是作家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文学研究越来越边缘化,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也就普遍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学者和知识分子,高校文学理论老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地纠正到这些问题,立足当下,逐步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真正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打造成一个培养人的品德及价值观的实用的广受欢迎的课程。

  • 标签: 高校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