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88-3p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13例癌旁组织标本,细胞培养肝癌细胞,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88-3p和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的靶向匹配关系,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Lipo3000转染miR-188-3p摸拟物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检测miR-188-3p和NDRG1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DRG1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miR-188-3p和NDRG1匹配良好,miR-188-3p能够结合NDRG1 mRNA 3’端非编码区(3’UTR),并有效抑制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0.56±0.04比1.12±0.13,t=10.777,P<0.01;0.43±0.07比0.88±0.15,t=9.123,P<0.05)。miR-188-3p能够负向调控NDRG1表达和肝癌细胞增殖(0.76±0.07比1.26±0.19,t=7.509,P<0.05)。结论miR-188-3p可以通过下调靶向癌基因NDRG1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 标签: 肝癌 增殖 微小RNA-188-3p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免疫炎症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紊乱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特征的免疫表型。免疫炎症可以和多种发病机制相互作用介导抑郁症的产生。因此,免疫调节正成为抗抑郁的辅助疗法。在临床治疗中,不仅抗抑郁剂具有抗炎作用,而且抗炎药物也显示出抗抑郁作用,这些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他汀类药物和细胞因子抑制剂。此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有电休克疗法、迷走神经刺激、针灸和运动疗法等。但目前免疫调节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免疫调节治疗只对部分抑郁症亚型有效,且其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评估。因此未来需要寻找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确定免疫炎症相关抑郁症亚型,将有助于探索新的诊疗策略。

  • 标签: 抑郁症 免疫调节 炎症 抗炎 治疗
  • 简介:摘要情绪失调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出现多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共同潜在因素,并与一系列负面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结果有关。对ASD患者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ER)能力进行客观测量并合理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ASD患者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ER技能差,较少使用各种适应性ER策略(如认知重评、接纳),更频繁地使用非适应性策略(如抑制、重复行为)。ASD核心症状与ER损伤及其与功能结局、精神病理学之间的关系复杂,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ASD患者ER神经机制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类型的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发展。近些年研究表明,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基于正念的ER障碍干预方法对于改善ASD的ER技能方面是可行和有效的。文章强调了ER障碍在ASD中的作用及将ER纳入ASD患者的常规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情绪调节 心理健康 干预
  • 简介:摘要脑肠轴是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通路,肠道功能障碍可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风险,改善肠道功能可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但其调控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围绕脑肠轴中肠道对脑功能的调节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脑肠轴 迷走神经 肠神经系统 肠道微生物
  • 简介:摘要感受疼痛是神经系统一个复杂的功能,其具体调节机制仍不完全明确。自噬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保守的高度调节的"自我清理"过程。近来自噬被发现与损伤性神经痛、阿片类药物诱发神经痛、癌症相关疼痛等多种疼痛现象及调节相关。文章将自噬与疼痛的相关报道主要按临床疼痛性疾病进行整理,总结了目前自噬与疼痛相关的交叉调节机制,以期为理清自噬在疼痛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 标签: 自噬 疼痛 痛敏过敏 阿片受体
  • 简介: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蛋白(Sirtuin)家族是一类依赖于烟酰胺烟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去乙酰化酶,家族成员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2)最早被发现于酵母中。因哺乳动物体内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与其同源性最高,目前研究最为深入。SIRT1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参与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DNA损伤修复、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近年来研究发现SIRT1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卵子发生过程,故本文拟对SIRT1在卵子发生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卵子发生 机制 不孕症
  • 简介:摘要自然杀伤(NK)T细胞是一群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它表达T细胞受体,是被CD1d分子呈递的糖脂类抗原激活的一群免疫调节细胞。活化的Ⅱ型NKT细胞可导致Ⅰ型NKT细胞、经典树突状细胞和CD4+T细胞失活,并抑制Th1/Th17等促炎细胞增殖及功能,使机体具有耐受的性质,限制免疫性疾病的进展,对疾病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回顾了Ⅱ型NKT细胞的一些主要特征及其在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 标签: Ⅱ型自然杀伤T细胞 硫酸脑苷脂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干眼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趋于一种多因素共同参与的恶性循环机制。泪液分泌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调控,神经纤维末梢分泌神经递质、神经肽,参与维系眼表稳态。因此神经调节异常可致泪液分泌异常、眼表稳态失衡,进而引起干眼。同时,干眼患者泪膜持续异常可损伤眼表正常修复机制,使眼表和泪腺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干眼患者角膜对温度变化和机械刺激敏感,眼痛症状可能与慢性炎症影响角膜疼痛传导通路有关。目前,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角膜知觉测量仪等仪器可评估干眼患者角膜神经形态及功能状况。使用神经相关因子营养角膜,通过刺激神经或相关受体促进泪液分泌等方法有助于完善干眼的综合治疗。本文就神经调节、神经感受异常与干眼的联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眼 泪膜 眼表 角膜神经 角膜知觉 活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摘要细胞自噬作为一种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其在免疫系统中的多种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自噬对于免疫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逐渐被挖掘,为探索其中的具体机制,总结细胞自噬在免疫细胞增殖发育以及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已有文章通过介绍自噬选择性降解的功能,对自噬影响免疫细胞功能以及分化进行了总结,而本文从几类关键免疫细胞出发,阐述自噬以及自噬参与的营养信号代谢通路对于免疫细胞分化的重要调节作用。

  • 标签: 细胞自噬 mTOR通路 免疫细胞分化
  • 简介:摘要调节性T细胞通过多种介质抑制致病性T细胞的激活和随后的效应功能,在机体免疫耐受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叉头框蛋白P3(Foxp3)特异性表达于调节性T细胞,并可以维持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抑制功能,Foxp3+调节性T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主导免疫耐受的淋巴细胞,研究发现多种药物可提高体内调节性T细胞水平,促进免疫耐受,最终抑制自身免疫。

  • 标签: T淋巴细胞,调节性 白细胞介素-2 转化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全反式维甲酸 西罗莫司 脂肪酸
  • 简介:摘要脑血流调节依赖于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生理学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保障脑代谢供需的匹配,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或充血损伤。其调节机制包括心输出量调节、脑血管自动调节、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神经调节以及神经血管耦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机制复杂多样,涉及脑动脉压、脑血流、脑代谢的紊乱。这些参数的紊乱,导致了其脑血流调节功能损伤,而紊乱的脑血流调节功能加重了脑损伤。监测脑血流调节功能是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重要环节。脑血流调节功能可实现床旁连续动态监测。在临床工作中,优化脑代谢及脑电活动,优化心输出量、保证脑血流充足性,通过脑血流自动调节寻找合适的脑灌注压,优化二氧化碳分压提供最优血管储备等治疗是急性颅脑损伤脑保护不容忽视的核心原则。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脑血管自动调节 二氧化碳反应性 神经调节 神经血管耦联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大学生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所使用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特征。方法以472名"00后"大学生及343名非"00后"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面对消极事件时,"00后"大学生比非"00后"大学生更多采用积极重新关注、换角度思考、自我责难、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的策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策略的运用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多使用责难他人、灾难化的策略,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积极重评策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使用上,"00后"大学生与非"00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依据其年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 标签: 情绪调节 认知策略 大学生
  • 简介:摘要腺苷是体内一种嘌呤核苷,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对免疫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迁移具有重要作用。腺苷与细胞膜上不同的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效应,细胞外腺苷水平是决定激活受体亚型的关键因素,受合成、转运和代谢的影响,并且与组织能量状态密切相关。腺苷脱氨酶作为腺苷代谢通路的关键酶,有多项研究证实其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外腺苷水平影响腺苷的免疫功能。过去对于腺苷脱氨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酶活性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腺苷脱氨酶的其他重要功能,将其归为兼职功能蛋白。腺苷脱氨酶与细胞表面的锚定蛋白CD26、腺苷受体结合后,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成熟、增殖分化、功能活化等,独立于其催化功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近年来腺苷脱氨酶的免疫调节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有关腺苷脱氨酶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新进展。

  • 标签: 腺苷脱氨酶 腺苷 免疫细胞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维持免疫耐受不可或缺的T细胞亚群。Treg数量和功能的异常可以导致机体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对自身稳态产生破坏。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干扰素调节因子(IRF)4等转录因子在T细胞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NFAT、BLIMP-1、IRF4对Treg的发育和功能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拟就NFAT、BLIMP-1、IRF4对Treg的调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活化T细胞核因子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干扰素调节因子4
  • 简介:摘要高通量宏基因测序、代谢组学等技术研究发现人体肠道内栖息种类超过1 500多种,生物量接近于1014菌落形成单位,并给机体增加约60万个基因。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起生物屏障、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年龄、环境、饮食、疾病及用药等因素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同时肠道微生态变化与感染(尤其是耐药菌感染,二重感染)、肝病、消化道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等密切有关,肠道微生态可为各类相关疾病甚至是肿瘤免疫治疗提供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微生态调节剂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微生态失衡起较好的调节作用,随着人体微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微生态调节剂的品种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微生态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微生态学研究技术及相关的概念颠覆了以往的医学认知。因此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新版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供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和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时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微生态制剂 益生元 益生菌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一种负向免疫调节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掌握Treg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深入理解脓毒症发病机制、探索脓毒症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年来Treg在脓毒症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脓毒症 调节性T细胞 免疫 炎症
  • 简介:摘要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一种吞噬细胞,其准确识别需要被吞噬的凋亡神经元或组织碎片,发挥出正常的吞噬功能,是维持大脑稳态的基础。一旦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出现异常,如吞噬不足或吞噬过度,可参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神经精神性疾病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不同活化表型的转化调节可改变其吞噬活性,同时小胶质细胞表达的能识别"吃我"、"别吃我"信号的多种受体,与相关信号分子结合后可发挥促进或抑制吞噬功能的作用。笔者现围绕近年来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新方向。

  • 标签: 小胶质细胞 吞噬功能 活化表型 "吃我"信号 "别吃我"信号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重症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为促炎/抗炎反应紊乱及免疫失衡,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免疫细胞过度凋亡和功能耗竭、免疫抑制或免疫麻痹等是主要的免疫病理表现。针对其发病机制的免疫调节治疗主要包括激素、IL-6受体拮抗剂、康复期血浆、超免疫球蛋白等,但其应用时机及临床效果尚存争议,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疫失衡与免疫调节治疗进行评价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前给予脂多糖(LPS)对支气管哮喘(哮喘)预防的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为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前用LPS处理BALB/c背景6~8周小鼠,然后用卵清蛋白(OVA)联合铝佐剂诱导小鼠哮喘模型,阴性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分为以下4组:LPS给药1次组(LPS1组),LPS给药2次组(LPS2组),阴性对照组(NS组),OVA组。通过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肺组织病理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Th2型细胞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IL-6)、IL-10,流式细胞术测肺组织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等方法探索LPS对哮喘有无预防作用。结果LPS预处理小鼠在OVA诱导后,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提示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匀浆IL-5、IL-6、IL-13降低,LPS2组IL-10及Treg比例增高,与O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S通过减少Th2型细胞因子及刺激Treg细胞增殖减轻OVA诱导的哮喘炎症反应。

  • 标签: 脂多糖素 哮喘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应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疾病的细胞疗法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Treg细胞的稳定性是应用Treg细胞进行细胞治疗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叉头转录因子Foxp3在Treg细胞发育和维持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Foxp3的突变可引起Treg细胞的功能障碍。本综述对影响Treg细胞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包括Foxp3的转录水平的调控、表观遗传学调控及翻译后修饰的调控,为获得稳定的Treg细胞并更好地应用于相关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Foxp3的稳定性 翻译后修饰 表观遗传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