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相流模型对轴流式血泵溶血性能预报的研究。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轴流泵的水动力性能、流、切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切应力的溶血预报模型。体外6次溶血实验,每次应用2 000 ml新鲜抗凝小牛血,在流量为5 L/min,流出道压力100 mmHg(13.3 kPa),转机4 h,每30 min取血样本,测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同时留静置的牛血作为对照组,计算标准溶血指数(normal index of hemolysis,NIH)。结果计算预测FHB变化与体外溶血实验基本吻合,体外验证实验计算NIH结果0.0055 g/100L,与多相流模型预测NIH结果一致。结论多相流模型可用于心室辅助装置溶血液性能的定量预报,该方法可应用于血泵设计选型阶段。

  • 标签: 心室辅助装置 多相流 数值模拟 溶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富汗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输入我国的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应对策略和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阿富汗和我国脊灰流行的相关资料,制定输入风险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样本,对来自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通过微信社交软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水平,采用风险矩阵评估阿富汗脊灰输入我国的风险等级。结果76位来自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28人,女性48人,平均年龄46岁,平均从业时间20年、权威系数为0.71。76名专业人员回答阿富汗脊灰输入我国风险可能性的9道题总得分为567,占总分最高值(2 052)的27.63%,对应脊灰输入我国可能性水平为不太可能(20%~39%);阿富汗脊灰输入我国严重性的8道题总得分为1 058,占总分最高值(1 824)的58.00%,对应脊灰输入严重性的水平为中等(40%~59%)。对照风险矩阵,提示阿富汗脊髓灰质炎输入我国的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结论阿富汗脊灰输入我国的风险为中等水平,只有继续加强我国预防控制脊灰的各项措施,才能持续保持我国无脊灰状态。

  • 标签: 阿富汗 脊髓灰质炎 输入风险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叙事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思维疗法对首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首诊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叙事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思维疗法,对比两组SAS、SDS、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升高、PFS-R评分均降低,且SF-36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FS-R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叙事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白血病患者思维疗法,能够更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 标签: 白血病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叙事护理 思维场疗法
  • 简介:摘要冠状病毒是可感染人类的一类常见呼吸道病毒,已知其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近期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已造成数以千万人感染,在部分临床确诊患者的结膜分泌物和泪液中发现了2019-nCoV。本文就冠状病毒在眼表传染的解剖基础、其受体在眼部的表达特征、临床前动物研究结果以及患者临床表现,对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探讨眼部作为传播途径的可能性,同时提出眼部防护的思考和建议,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05-310)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眼感染, 病毒性 疾病传播, 传染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发地新冠肺炎暴发疫情的公开数据,建立快速风险评估方法,为疫情防控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6月11日至7月15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采用风险指数的方法,从每日新增病例人数、现存病例人数、3 d平均发病率、5 d新增病例均值四个方面综合评估新发地市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的风险等级。结果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病例涉及11个行政区,风险指数结果显示,6月13日至6月29日北京市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阶段(RI≥16)。在此期间,仅丰台区、大兴区分别有88.89%(16 d/18 d)、38.89%(7 d/18 d)的时间处于高风险阶段。海淀区、东城区有5.56%(1 d/18 d)的时间处于较高风险阶段。剩余行政区均无高风险或较高风险阶段。结论利用风险指数对疫情发展态势开展快速风险评估,能够使广大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特别是基层技术人员迅速判断疫情风险级别,并可与同等规模城市或地区进行横向对比,快速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分区分级精准施策。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险指数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对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龋病的治疗不应局限于对现有龋损的修复治疗,而应以龋病风险评估和龋损活跃性评估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恢复口腔微生态平衡,进而控制龋病进展和恢复患牙的结构与功能。

  • 标签: 龋齿 龋损活跃性 治疗方案 修复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单纯强阿片类药物与腹腔内生热疗联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经完整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伴有癌痛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男34例,女22例,中位年龄60岁,疼痛评分均为中重度疼痛,强阿片类药物选择奥施康定。前7 d单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后7 d使用腹腔内生热疗,同时联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对癌症患者疼痛评分、爆发性疼痛频率、奥施康定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6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使用腹腔内生热疗联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后,患者的癌痛评分较热疗前有所下降[(4.375±0.728)分比(5.714±0.948)分],7 d内爆发疼痛总次数减少[(4.500±0.991)次比(5.911±1.311)次],使用热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 1);使用热疗后奥施康定的每日用量较热疗前减少[(51.786±23.129)mg比(54.643±27.36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热疗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内生热疗与强阿片类镇痛药物联合使用,能很好地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癌痛 肿瘤热疗 强阿片类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胃癌预后相关的微RNA(miRNA),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从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491例样本的人类基因组miRNA测序数据(胃癌组织样本446份,正常胃组织样本45份)和相应的临床病理信息。通过R 4.0.2软件edgeR包对miRNA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将所得差异表达谱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miRNA,进一步对筛选出的预后相关miRNA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动态变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以|log2差异倍数|>1.5、P<0.01为标准,筛选出175个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成功构建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风险评分=0.183×hsa-miRNA-184+0.086×hsa-miRNA-675-0.231×hsa-miRNA-2115+0.548×hsa-miRNA-3943-1.455×hsa-miRNA-1246。在训练集、测试集、总体数据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9.50、26.70,P均<0.05),模型预测效能优于TNM分期,且分层分析显示模型能有效预测早期胃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模型风险评分、年龄和M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9(1.07~1.32)、1.20(1.06~1.40),1.50(1.01~2.23)、1.90(1.28~2.90),1.34(1.15~1.57)、2.10(1.05~4.40);P均<0.05]。结论基于5个miRNA构建的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高,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 标签: 胃肿瘤 微RNA TCGA数据库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免疫基因的胃癌预后评估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胃癌测序、临床数据并整理。将胃癌样本分为训练集(221例)、验证集(147例),在训练集中依次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分析,构建免疫基因预后评估模型,并在验证集中验证。采用单样本富集分析将测序数据转化成28种免疫细胞比例的数据,分析高、低风险组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筛选高、低风险组差异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由9个免疫基因(PROC、IGKV1D-43、CLCF1、TAFA4、NOX4、INHA、ITGAV、FABP3、IL27RA)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验证集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对比低风险组,高风险组5年总生存率显著降低[50.5%(55/111)比20.0%(22/110),43.2%(32/74)比24.7%(18/73),均P<0.05];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第1、3、5年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9、0.71、0.78,验证集ROC第1、3、5年AUC值分别为0.56、0.71、0.78。另外,高风险组浸润的活化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高、低风险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等通路。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的胃癌预后评估模型可成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 标签: 癌症基因组谱图 胃癌 差异表达基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预后
  • 简介:摘要孕妇妊娠期用药不当可能具有导致胎儿发生畸形的风险。妊娠期药物致畸风险咨询服务在保障母胎用药安全、减少出生缺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部分医疗机构已开展妊娠期药物致畸风险咨询服务,但是尚未制定涉及该项服务的相关技术规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联合国内多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产科、儿科、药剂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妊娠期药物致畸风险咨询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规定了妊娠期药物致畸风险咨询服务的定义、原则、流程、服务方式等内容,旨在指导我国医疗机构规范开展该项咨询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保障母胎用药安全。

  • 标签: 妊娠 药物毒性 畸形,药物性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指示性咨询
  • 简介:摘要近年来眼眶病得到广泛关注,专科建设亦得到快速发展,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眼眶病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重点阐述了开展眼眶外科的必要性、眼眶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如何高效、有序、规范地开展眼眶病临床工作。眼眶病领域存在大量潜在病患群,开展眼眶外科可体现眼科综合实力;其诊断难度大、手术风险高,有必要进行专科配置和人才培养;设备支持和人员培训应齐头并进,要求从业人员抗压能力强、专业理论扎实、循序渐进开展工作,从而保障学科稳步、高效、可持续发展。(中华眼科杂志,2021,57:805-808)

  • 标签: 眶疾病 眼外科手术 专业,外科 在职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现况,为实践工作选择最合适的模型提供证据,指导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宫颈癌和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两组中英文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筛选截至2019年11月21日发表构建或验证宫颈癌发病模型相关文献。根据CHARMS清单制定提取表,以PROBAST工具评估偏倚风险。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5个模型,其中5个模型在中国构建。预测结局包含从宫颈癌前病变到癌症发生的多个阶段宫颈涂片异常(1)、CIN的发生或复发(9)、宫颈癌发生(5)。使用较多的预测因素为HPV感染(12)、年龄(7)、吸烟(5)和文化程度(5)。有2个模型采用机器学习建模。模型表现上,区分度范围为0.53~0.87,而校准度只有2个模型正确评价。仅2个模型在中国台湾地区利用不同时间段的人群进行了外部验证。偏倚风险评价发现所有模型均为高风险,尤其分析领域,问题集中在缺失数据处理不当(13)、模型表现评价不完整(13)、内部验证使用不当(12)和样本量不足(11)。另外,预测因素和结局测量不一致(8)、结局测量盲法使用情况未报告(8)的问题较突出。相对而言,Rothberg等(2018)的模型质量较高。结论宫颈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有一定数量但质量较差,亟须提高预测因素与结局的测量以及缺失数据处理和模型表现评价等统计分析细节,对现有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以更好地指导筛查。

  • 标签: 宫颈癌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偏倚风险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与落实情况的现状,为减少病床相关跌倒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2018年2~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临床护理人员13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护士对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情况:7个条目的认知度均在30%以下,44.62%的护士完全不知道病床高度的标准,16.15%的护士十分清楚床垫的要求,27.69%的护士十分清楚病床之间距离,24.62%的护士十分清楚易致跌倒的药物因素;自测预防病床相关跌倒的24项措施中,75%能够完全做到即优良者有三项,分别是指导患者勿跨越床档下床(86.15%),发现床档床刹损坏及时维护(82.31%),对高危患者使用床档(75.38%);从未做到的前三项分别是夜间主动拉起床档(36.92%),床边备防滑垫28.46%,上下病床时提供脚蹬(27.69%)。结论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病床相关跌倒风险认知现状令人担忧,在自测落实措施方面未接受过相关知识教育的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建议护理管理者重视护理人员对病床跌倒风险相关知识的需求,将病床安全评估纳入跌倒评估的内容中,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日常考核,从而提高护士认知水平,主动落实预防措施。

  • 标签: 跌倒 病床 护士 认知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由于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再骨折的发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课题。目前大多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的患者都是在发生骨折后到医院就诊被发现的。由于缺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正确认识和综合管理的体系,临床医生多局限在对骨折本身的处理,而对后期再骨折的预防重视不够。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的患者或者首次骨折后的患者,2年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高,死亡风险持续增加。这是一种迫在眉睫的骨折风险,也是我们从临床上可以并且应该开始行动的着力点之一。本文立足国情,分析目前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管理的不足,从高危人群识别,治疗以及多学科合作等方面提出中国应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策略建议。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脆性骨折 低能量骨折 绝经后女性 风险 规范性管理
  • 简介:摘要普外科手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术后不良结局主要集中在一部分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工具可以识别出这部分高危患者,为后续的临床干预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目前存在多种评估工具,且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充分了解这些工具是临床应用的前提。通过回顾目前一般常用评估工具、针对急诊普外患者的评估工具和机器学习方法在评估工具上的应用,阐明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特征、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普外科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灾难,找到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综述了干扰素(IFN)与COVID-19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IFN-λ(III型IFN)抗SARS-CoV-2感染的理论基础,提示IFN-λ具有预防和治疗COVID-19的潜力,同时本文也列举了使用IFN-λ治疗COVID-19存在的潜在风险

  • 标签: COVID-19 IFN-λ 防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