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昆明市>15岁男性发生男男性行为的比例及其相关因素,为MSM规模估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多阶段抽样方法和街头拦截调查方法,2019年10-12月对昆明市>15岁男性进行调查,估计样本量为9 908人。结果在昆明市5个县区的30个招募点,共招募了>15岁男性10 707人,调查10 283人,应答率96.0%。调查对象16~40岁占75.3%(7 74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1.1%(7 312人),未婚占49.8%(5 121人)。调查对象与年龄标准化后的最近半年发生男男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06%(95%CI:0.86%~1.26%)与0.97%(95%CI:0.78%~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相关因素包括调查区域在主城区是远郊县(区)的2.217倍(95%CI:1.004~4.895)、其他城市户籍地是昆明市户籍的0.421倍(95%CI:0.260~0.682)、在昆明市居住时间≤6个月是>6个月的2.282倍(95%CI:1.262~4.12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的0.336倍(95%CI:0.228~0.495)、已婚者是未婚者的0.462倍(95%CI:0.303~0.705)。结论昆明市>15岁男性最近半年发生男男性行为比例接近1.00%,主要相关因素包括来自昆明市主城区、昆明市户籍、昆明市居住时间较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和未婚者。本研究结果为云南省开展MSM规模估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性行为 相关因素 街头拦截调查
  • 简介:摘要结肠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患者,较少发生于青年人群,其浸润型结肠癌常导致局部狭窄,而呈弥漫浸润类似皮革胃者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弥漫浸润型结肠癌青年男性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提高临床对该病认识。

  • 标签: 结肠肿瘤 青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应变技术评估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10月随机挑选河南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专业青年男性摔跤运动员30例(运动员组)及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青年男性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心动图与分层应变技术相结合,分别测量其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d)与左室后壁厚度(PWTd),并计算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舒张末期(EDVI)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指数(SVI)、心脏指数(CI)、球形指数(SPI);左室壁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的整体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并计算出整体心肌纵向应变跨壁阶差(ΔLS),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比较分层应变参数预测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或同步性的检验效能。结果运动员组LVDd、PWTd、IVSTd、RWT、SPI、EDVI、ESVI、SVI高于对照组,HR、GLSendo、GLSmid、GLSepi、ΔL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VEF、CI、P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Sendo、GLSmid、GLSepi预测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747、0.726,最佳分界值分别为-22.34%、-19.95%、-17.35%。结论长期高强度运动可导致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发生亚临床改变,分层应变能够更准确、具体地评估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变化。在各GLS参数中,GLSendo为检验运动员左室收缩功能的最优参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运动员 心室功能,左 心肌分层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35岁青年肥胖男性游离睾酮指数与胰岛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10月于肥胖门诊就诊的82例青年肥胖男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游离睾酮指数三分位数分为3个亚组。对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测定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Matsuda指数)作为胰岛细胞功能评价指标,分析游离睾酮指数与胰岛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随着游离睾酮指数水平升高,总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Matsuda指数水平均升高,而腰围、体重指数、餐后1 h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HOMA-IR水平则降低(均P<0.05);游离睾酮指数与HOMA-IR呈负相关(r=-0.386, P=0.016),且经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围后,相关性仍有线性趋势(P趋势=0.034);游离睾酮指数与Matsuda指数呈正相关(r=0.280, P=0.004),但经校正上述因素后,关联性消失(P趋势=0.623)。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经校正后,HOMA-IR每升高1个单位,游离睾酮指数降低14.1%(OR=0.869,95%CI0.767~0.984, P=0.028)。结论游离睾酮指数是青年男性肥胖人群胰岛素抵抗状态的预测指标,但其和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联可能是由肥胖引起。

  • 标签: 游离睾酮指数 胰岛功能 胰岛素抵抗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进4 000 m海拔高原的健康青年男性长时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为急进高原对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整群抽样兰州驻军某部队服役1年以上急进海拔4 000 m高原、年龄≤35岁的健康青年男性100名作为急进高原组,整群抽样敦煌海拔1 700 m驻军某部队服役1年以上体检健康青年男性100名作为高原组和北京海拔43.5 m驻军某部队服役1年以上体检健康青年男性42名作为平原组。急进高原组在急进4 000 m高原后驻扎高原,24 h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3组心电参数。结果研究最终入选急进高原组91名,高原组98名和平原组40名。急进高原组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窦性心搏总数、最高窦性心率、最低窦性心率和平均窦性心率均明显高于高原组和平原组(均为P<0.05)。3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而HRV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代表总频率24 h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和代表交感神经张力的超低频指标24 h内每5 min节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明显降低[(186.3±43.8)ms比(214.2±42.0)ms,t=3.239,P<0.01;(172.5±44.6)ms比(206.0±47.5)ms,t=4.004,P<0.01];与高原组比较,急进高原组代表迷走神经张力的高频指标24 h内相邻两个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20 ms的个数所占百分比(PNN50)、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代表总频率的HRV三角指数均明显降低[6.45%±3.5%比12.7%±5.1%,t=6.466;(47.6±23.3)ms比(62.4±22.9)ms,t=2.853;43.9±9.9比50.9±13.5,t=2.246,均为P<0.01]。所有HRV指标急进高原组均低于平原组(均为P<0.05)。结论健康青年男性急进高原后所有频率水平的HRV指数均降低,可能是自主神经逐步调节所致;高原环境习服后交感神经首先调节,在进一步急进高海拔地区后迷走神经占主导。

  • 标签: 高原病 高海拔 急进 心率变异性 长时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LUTS)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年龄为20~40岁的126例青年男性,其中就诊于代谢减重门诊的肥胖患者74例,纳入试验组;于体检中心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5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抵抗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代谢(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性激素(雌二醇、血清睾酮),C反应蛋白(CR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体重指数和LUT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UTS与各临床变量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差异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收缩压[(144.30±15.78) mmHg比(125.96±6.11) mmHg,P<0.001)]、舒张压[(89.46±12.76) mmHg比(81.35±4.58) mmHg,P=0.001]、空腹血糖[(6.73±3.15) mmol/L比(5.26±1.47) mmol/L,P=0.016]、胰岛素[(26.60±19.09) mg/dL比(13.43±7.68) mg/dL,P<0.001]、C肽[(4.20±1.73) ng/mL比(1.59±0.52) ng/mL,P=0.001]、甘油三酯[(2.42±1.88) mg/dL比(1.45±0.79) mg/dL,P=0.007]、雌二醇[(52.32±21.77) ng/L比(42.11±12.19) ng/L,P=0.023]和CRP[(6.49±4.96) mg/L比(1.62±1.53) mg/L,P=0.037]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0.55) mg/dL比(1.06±0.26) mg/dL,P=0.669]和血清睾酮[(275.00±100.68) ng/dL比(280.28±85.52) ng/dL,P=0.823]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IPSS[(3.81±1.88)分比(0.69±0.30)分,P<0.001]和QOL评分[(2.76±0.68)分比(0.12±0.08)分,P<0.001],以及更高的LUTS风险[86.49%比42.31%,P<0.001],尤其是中度LUTS风险(21.62%比0,P=0.01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肥胖(体重指数≥30 kg/m2)与中度LUTS风险显著相关(r=0.407,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C肽是青年肥胖男性人群出现中度LUTS症状的重要危险因素(P=0.009、0.029、0.002);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11、0.003)。结论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中度LUTS风险明显增加,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肥胖症 前列腺增生 男性 下尿路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钢铁从业中青年男性人群代谢综合征(MS)与白细胞计数(WBC)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整群随机抽取2009年广州市某钢铁集团16个单位4 241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其中男3 760人,年龄(38.400±10.258)岁。将研究对象根据WBC分为3组[WBC(3.40~5.70)×109/L:1 162人,(>5.70~6.90)×109/L:1 196人,>6.90×109/L:1 402人],采用相关分析研究WBC与MS相关组分之间的关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随着WBC的升高,MS患病率的变化。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喝酒等因素后,随着WBC的水平升高,MS患病风险增加,与WBC最低值比较,第2组和第3组的OR值分别为1.88和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在广州钢铁从业中青年男性MS及代谢异常组的水平升高,可能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 HIV感染风险的差异。方法2019年7—10月,利用某社会公益小组微信公众号平台招募满足以下标准的研究对象:年龄15~24岁;生理男性;调查开始前自报发生过男男同性性行为(口交/肛交);自报HIV感染状态阴性或不知;自愿参加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HIV检测、社交软件使用情况等,同时利用《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调查研究对象近6个月的HIV感染风险。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群的HIV感染风险的差异。结果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 707份。45%(771名)的调查对象首次同性性行为的年龄<19岁,做过HIV自检的比例为49%(833名),接受HIV检测点检测的比例为34%(587名)。与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相比,非学生MSM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更高[OR(95%CI): 1.53(1.10~2.12)],与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相比,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MSM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更高[OR(95%CI): 1.80(1.06~3.07)],但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MSM与非学生MSM之间相比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OR (95%CI): 0.95(0.57~1.58)]。结论中等职业或高中在读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者在关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设计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艾滋病在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人群中的威胁。

  • 标签: HIV 风险 学生 非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青年男性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生活质量现状,探讨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方式对双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制订夫妻共同应对冠心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及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复查的中青年男性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共220对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年龄18~59岁,均符合已婚且与配偶共同生活等纳入条件。配偶纳入标准主要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近期6个月内未发生创伤性事件等。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建立主-客体互倚模型,通过Bootstrap法分析变量间的主客体效应。结果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04.06±8.34)分,配偶二元应对总分为(104.13±7.8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与配偶的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患者与其配偶的二元应对总分呈正相关(r=0.326,P<0.001);患者与其配偶的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357,P<0.001)。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与自身、配偶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570、0.465,均P<0.05);配偶二元应对总分与自身、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601、0.348,均P<0.05)。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表明,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均对其自身生活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β=0.623、0.710,P<0.05)。患者的积极二元应对对配偶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β=0.342,P<0.05),配偶的积极二元应对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β=0.431,P<0.05)。结论中青年男性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和生活质量水平均有待提高。建议将配偶纳入到疾病管理中,围绕夫妻为中心制定针对性二元应对干预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患者、配偶以及整个家庭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中青年 二元应对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2014—2018年青年男性行为HIV感染未治疗患者基因型分布和传播性耐药(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TDR)的流行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市2014—2018年青年男性行为HIV感染未治疗患者的血浆进行核酸提取,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基因,基因测序后成功获得124例pol基因序列,用于基因型和耐药分析。结果124例样本,CRF01_AE和CRF07_BC占比最高,分别为54.8%(68/124)和28.2%(35/124),B亚型占6.5%(8/124),CRF55_01B占3.2%(4/124),首次报道1例CRF68_01B,另外独特重组型(unique recombinant form,URF)有8例占6.5%(8/124)。TDR流行率为7. 2%(9/124)。TDR突变单因素分析表明,耐药突变发生与HIV-1基因亚型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R以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耐药突变为主,有7例(5例为K101E位点突变,2例为K103N位点突变)占5.6%(7/124);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耐药突变者1例(M184I位点突变)占0. 8%( 1/124);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突变者1例(M46I位点突变)占0. 8%(1 /124);无联合突变者。结论天津市青年男性行为HIV感染未治疗患者流行毒株以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为主,同时存在多种亚型,且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耐药毒株,应当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防止耐药毒株的传播。

  • 标签: 青年男男性行为者 传播性耐药 艾滋病病毒
  • 简介:摘要新型可逆性男用避孕药的研发进展缓慢。虽然研究已充分表明激素类药物具备有效和可逆的避孕作用,但仍然没有此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目前,正在研发一种睾酮和孕激素的自用凝胶Nestorone®,而以往研究更多采用的是注射给药方法。具有雄激素和孕激素活性的新型长效类固醇制剂,也正在进行早期临床试验。非激素疗法作用于精子发生的潜在位点,或干扰附睾或输精管中的精子成熟,具有某些潜在的优势,但仍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调查表明男性及其伴侣更愿意尝试新的男性避孕方法,只是没有相关产品上市。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旋转式切丝机在制丝生产线上的应用增多。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旋转式切丝机TOBSPIN,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切后烟丝中花片(窗花)现象的质量缺陷,对后序的卷制加工和卷烟感官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对TOBSPIN切丝机切后烟丝产生花片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展开相关论述。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社交媒体的行为干预能否有效促进青年MSM进行HIV/梅毒联合检测(联检)。方法招募青年MSM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社交媒体干预组和对照组。仅给予对照组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给予干预组VCT服务并综合利用社交媒体定期发送健康教育和检测信息等手段加强其行为干预。随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HIV/梅毒联检次数、检测比例和性病(STD)症状出现情况等指标的差异,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315例青年MSM(干预组158例,对照组157例),共计248人完成12个月随访,随访率为78.7%,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联检≥1次的比例略高于对照组(53.2%比48.4%,率差为4.8%,95%CI:-7.5%~17.0%,P=0.4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近1次肛交使用安全套的青年MSM亚组中,干预组联检≥1次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3.8%比46.1%,率差为17.7%,95%CI:1.5%~32.6%,P=0.035)。此外,干预组报告出现STD症状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6.3%比18.0%,率差为-11.7%,95%CI:-20.6%~-3.0%,P=0.005)。结论与VCT服务相比,基于社交媒体的行为干预能促进使用安全套的青年MSM进行HIV/梅毒联检,显著降低STD症状发生比例,此方法可促进青年MSM预防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改变。

  • 标签: 社交媒体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 梅毒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男性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患者男,23岁,2009年发现左乳包块,2014年开始出现疼痛。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与周围乳腺组织边界尚清,肿瘤细胞主要呈筛状,部分区域为实体状,可见基底细胞样细胞及导管腔面上皮细胞2种细胞类型,间质黏液样变或玻璃样变性。基底细胞样细胞为主要组分,核圆形或成角,胞质稀少,细胞边界不清,间质内陷形成假腺腔;筛状结构间可见被挤压的导管结构,导管上皮细胞矮立方状,胞质嗜酸。免疫表型:基底细胞样细胞p63、MYB、细胞角蛋白(CK)5/6阳性;导管腔面上皮细胞E-cadherin、p120、CD117阳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为阴性;Ki-67阳性指数20%。腺样囊性癌是一种非常罕见预后较好的发生在乳腺的浸润性癌,男性乳腺更加罕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副乳头是副乳房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可含有或不含乳晕和乳腺组织。男性副乳头的发生相对少见,它不仅影响外观,引起患者的心理负担,还可能发生癌变。2019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门诊收治1例成年男性胸壁副乳头,手术行病变皮肤及其下组织根治性切除。病理检查显示病变组织内见毛囊皮脂腺单位,未见乳腺实质组织。术后13个月随访,术区皮肤平整,伴部分色素沉着,未见复发,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乳房 副乳头 男性
  • 简介:摘要比例和率的含义多重而交叉,这模糊了其概念的准确性。本文围绕事件的发生和状态的存在及其测量过程,首先指出了二者的计数有统一的基础——状态,提出了“时点状态累积数”的概念。基于数学上“率”的一般含义,结合指标计算元素的单位,提出了“时点状态累积数的变化量”即通常认为的“(观察期)事件发生数”或“绝对率”,并建立了相对率和比例比例有3种类型:时点(或率型)构成比例、时期发生比例及由前二者综合而成的时期构成比例。相对率和时期比例的区别在于观察期是否被视为一个观察单位并移位,与时点比例的来源人群均为观察期起点人群。由此本文建立人群分类资料基本指标——比、比例和率统一的识别路线。这些论述同样地适用于关闭队列、固定队列或动态人群。本文旨在明确指标的内涵及可行的认识路线,供人群研究工作者参考。

  • 标签: 事件 比例 时点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