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金黄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金黄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152例金黄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性、治疗药物及预后等临床因素,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可能影响金黄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变量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152例金黄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检出MRSA 50例(32.89%),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葡萄球菌(MSSA)检出102例(67.11%)。MRSA组留置导尿管、留置引流管、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比率明显高于MSSA组(χ2分别为8.272、11.972、4.998、4.776,P均<0.05)。MRSA组血流感染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MSSA组(34.00% vs 13.73%)(χ2=8.495,P<0.05)。在纳入研究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中尚未发现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除对利福平外,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P<0.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恶性实体肿瘤(OR=13.576、95%CI:3.352~54.977、P<0.05)、机械通气(OR=7.468、95%CI:1.398~39.884、P<0.05)是金黄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综上,MRSA血流感染的预后不良率高于MSSA。临床上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措施,以改善金黄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合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性的发生。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盐酸美金刚(memantine hydrochloride, MEM)促进中性粒细胞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杀菌作用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MEM与感染MRSA的中性粒细胞共孵育4 h后,取适量菌液涂LB平板培养、计数;收集共孵育后的中性粒细胞检测活性氧生成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情况。建立小鼠MRSA感染模型,给予或不给予MEM处理,收集血液、脾脏、肾脏进行菌落计数及血液中的降钙素原检测。MRSA感染小鼠后,腹腔注射MEM或PBS,记录48 h小鼠存活率,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未加MEM组相比,MEM处理后的混合培养液中MRSA数量显著减少,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MRSA的存活数随着MEM浓度的升高而减少。此外,MEM能显著促进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以及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动物实验显示,MEM组小鼠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显著降低,血液及脏器中的载菌量显著降低,48 h小鼠存活率较PBS组显著升高。结论MEM能显著增强中性粒细胞对MRSA的杀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MEM促进了中性粒细胞活性氧和胞外诱捕网的产生。

  • 标签: 盐酸美金刚 中性粒细胞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活性氧 胞外诱捕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仪不同算法快速识别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葡萄球菌可行性。方法从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的细菌库中选取314株金黄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用MALDI-TOF MS鉴定,经头孢西丁纸片法(抑菌环直径≤21 mm)及聚合酶链反应(PCR)mecA基因初筛,将菌株分为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葡萄球菌(MRSA)组(130株)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葡萄球菌(MSSA)组(184株);甲酸提取法采集谱图,将MRSA组和MSSA组再各分成3个亚组,即MRSA-1亚组(43株)、MRSA-2亚组(42株)及MRSA-3亚组(45株)和MSSA-1亚组(60株)、MSSA-2亚组(61株)及MSSA-3亚组(63株);使用Bruker MALDI-TOF质谱仪的ClinProTools软件中的遗传算法、快速分类算法、监督式神经网络算法以及中元汇吉质谱仪EX-Smartspec软件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试验研究,重复3轮(第1轮MRSA-1和MRSA-2、MSSA-1和 MSSA-2为建模组,MRSA-3和MSSA-3为验证组,依此类推进行3轮)。以4种算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展开性能确认。从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2019年7—12月的细菌库中选38株MRSA和40株MSSA临床株,使用甲酸提取法采集谱图,对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的模型进行独立测试。结果在3轮建模和验证后,3个子组Bruker ClinProTools遗传算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74和0.64,快速分类算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95和0.94,监督式神经网络算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98和0.98,中元汇吉质谱仪EX-Smartspec软件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99和0.99。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独立测试结果显示其敏感度88.82%(810/912)、特异度81.15%(779/960)、准确性84.88%(1 589/1 872)、ROC曲线下面积0.92。结论Bruker ClinProTools软件中的监督式神经网络算法与中元汇吉质谱仪EX-Smartspec软件所用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在快速识别MRSA时的性能指标可被临床接受。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通过MALDI-TOF质谱技术可快速确认MRSA株,及时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质谱分析法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算法
  • 作者: 卢清华 郑跃杰 申昆玲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北京 10004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近期,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感染在国外出现疫情暴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我国放松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管控措施,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急剧增多的同时很有可能出现并发或继发GAS感染高峰。儿童对于GAS普遍易感,更容易受到冲击。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及早识别GAS感染,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尤为重要。

  • 标签: A族链球菌 儿童 感染
  • 作者: 郭远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28期
  • 机构: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一提到“肠球菌”,不少人就会脸色发白,尤其是那些有过肠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脑颅感染,以及因其感染而引起脑膜炎、腹腔感染、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的病人,他们对肠球菌有一种深深的畏惧,因为肠球菌耐药性很强,所以大家对这种病菌充满了恐惧。很多人都不知道,肠球菌是肠球菌属中的一种,它是我们人体和动物肠道中的一种正常菌群,在腹泻的情况下,屎肠球菌能以一种活体的方式被用于治疗腹泻,一般情况下,它与枯草杆菌共同调节肠道菌群的环境,使其能够快速地恢复,达到治疗腹泻的效果。屎肠球菌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细菌,其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也有很大作用。

  • 标签: 肠球菌;危害;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病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200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9 086例葡萄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重点对结节病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诊断、治疗、随访情况和眼科及其他辅助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患者首次和末次就诊时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共纳入结节病性葡萄膜炎患者51例(97只眼),男性15例(29.4%),女性36例(70.6%),男女比例为1/2.4;其中46例(88只眼)患者为拟眼结节病,5例(9只眼)患者为确诊眼结节病。患者发病年龄为48(40,55)岁;90.2%患者(46例)双眼受累;88.2%患者(45例)为慢性经过,表现为急性炎性反应者仅占11.8%(6例)。前葡萄膜炎是最常见类型(49只眼,50.5%)。检眼镜检查仅发现2只眼(2.1%)合并有视网膜血管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检查显示64只眼(66.0%)荧光素弥散性血管渗漏。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1.5(13.7,29.3)个月,31例患者(59只眼)的随访时间≥3个月。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占44.1%(26只眼)。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45只眼(76.3%)的炎性反应得到控制。在随访时间≥3个月的31例(59只眼)患者中,末次随访25只眼(42.3%)的BCVA≥0.8,15只眼(25.4%)的BCVA<0.3,59只患眼的BCVA均较首次就诊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P=0.006)。结论结节病性葡萄膜炎主要表现为双眼受累的慢性前葡萄膜炎,多数患者合并有亚临床视网膜血管炎。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控制大部分患者的炎性反应,并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葡萄膜炎 结节病 回顾性研究
  • 作者: 肖俊彦 曲艺 赵潺 宋航 梁安怡 张美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北京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眼底疾病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730 肖俊彦现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科医院眼科, 上海 20003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北京 100730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北京 10019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北京 1007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单侧儿童葡萄膜炎(PU)患眼及对侧健康眼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方法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侧炎症安静期PU患者21例21只眼(PU组)纳入研究。将PU患者未受累对侧眼作为对侧眼组;选取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1名21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仪对受检眼黄斑区6 mm×6 mm范围进行扫描,测量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管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采用设备自带软件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0、1.5、3.0 mm环形区域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CCD),分别记录为CCD-1.0、CCD-1.5、CCD-3.0。三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若三组数据方差不齐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CCD的潜在相关因素。结果与对侧眼组、NC组比较,PU组SCP(H=-13.857、-25.500,P=0.043、P<0.001)、DCP(H=-15.333、-31.595、P=0.007、P<0.001)血管密度和CCD-1.0(H=-14.000、-16.214,P=0.040、0.012)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U组、NC组CRT、FAZ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5,P=1.000、0.661)。与NC组比较,对侧眼组SCP、DCP血管密度均降低,其中DCP血管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262,P=0.004);两组受检眼C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与NC组比较,PU组SFCT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52,P=0.004);与对侧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552,P=0.2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D-1.0、CCD-1.5、CCD-3.0与FAZ面积(β=-0.494、-0.527、-0.566,P=0.015、0.009、0.010)、CRT(β=-0.322、-0.466、-0.342,P=0.026、0.002、0.028)呈线性相关;CCD-1.0、CCD-1.5与DCP血管密度(β=0.277、0.275,P=0.047、0.045)呈线性相关。结论安静期PU患眼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管结构均存在异常;未受累对侧眼可能存在黄斑循环障碍。

  • 标签: 儿童 葡萄膜炎 黄斑 微血管结构 血管密度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葡萄膜炎约占所有葡萄膜炎的5%~10%,多为非感染性,通常起病隐匿,可能造成诸多并发症,预后欠佳,治疗棘手。针对儿童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目前传统常用药物有眼局部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多种生物制剂的应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儿童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葡萄膜炎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甲氨蝶呤 生物因子 阿达木单抗 儿童
  • 简介:摘要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比率较高,继发肺部隐球菌感染的报道少,临床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病例是以咯血起病、支气管镜下可见多发突起且病理证实为支气管肺隐球菌病,进一步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目前类似病例较少。隐球菌以新生隐球菌的格鲁比变种为主,在临床分离株中,以ST5-VNⅠ-A-α型为主,但是从本例患者分离到的隐球菌菌株为ST31-VNⅠ-A-α,该ST型在临床分离株中占比<5%,非临床分离株常见流行型。通过该病例提醒临床医生更加深刻认识隐球菌,警惕矽肺患者群体类似肺结核临床表现的隐球菌病,减少临床漏诊、误诊。

  • 标签: 矽肺 结核 脑膜炎 隐球菌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天冬氨酰基葡萄糖胺尿症(AGU)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5日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科就诊的1例AGU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患儿携带AGA基因c.319C>T(p.Arg107*)纯合无义变异,其父母均为同一变异的杂合子。患儿CNV-seq分析未见异常。上述变异在人群数据库及HGMD数据库中均未见收录,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判断为致病性(PVS1+PM2+PP3)。结论AGA基因c.319C>T纯合变异可能是本例AGU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为患儿父母的再次生育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天冬氨酰基葡萄糖胺尿症 AGA基因 致病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RI示踪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鼠模型信号强度,探讨示踪剂在感染大鼠脑细胞外间隙扩散变化。材料与方法30只成年SD大鼠颅内原位接种A型新型隐球菌悬液建立感染模型,20只设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2、3、4周行MRI T2WI扫描,监测模型建立情况,建模成功大鼠纳入病例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大鼠颅内微穿刺注入10 mmol/L浓度的钆喷酸葡胺,于注射前(T0)及注射后15、45、90、120、180、240 min分别采集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T1 weighted imaging three dimensional 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 , T1WI 3D MP-RAGE)序列图像,动态观察示踪剂在两组大鼠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 ECS)扩散特点。使用ITK-SNAP软件获取扫描图像最大层面信号强度统计量,以x¯±s表示,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标准差之间差异,取均数及标准差平均值与时间线性关系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观察两组曲线形态及走行趋势,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样本均数差异,推测ECS扩散参数λ改变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结果至造模后4周,隐球菌颅内感染模型建立成功率为73.3%。两组大鼠示踪剂注射完成后15 min图像信号强度分布均数及标准差最大,且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示踪扫描各时间段信号强度均数及标准差服从正态分布,T0、T15、T45、T90、T120、T180、T240时刻两组间均值差异P值分别为:0.019、0.048、0.150、0.878、0.845、0.603、0.819,标准差差异P值分别为:0.285、0.017、0.327、0.308、0.891、0.298、0.486。结论MRI T1WI 3D MP-RAGE信号强度参数可以揭示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ECS引流变化,T15时刻信号强度均值及标准差可辨别隐球菌颅内感染ECS改变。

  • 标签: 大鼠 新型隐球菌 中枢神经系统 脑细胞外间隙 示踪剂 信号强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下生殖道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情况以及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的应用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及西城院区住院分娩的1 078例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GBS定植情况分组,比较GBS阳性和阴性组孕妇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围产结局和新生儿预后,以及应用IAP对GBS阳性孕妇临床特征、合并症、围产结局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e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 078名孕妇中GBS阳性93例(8.6%,GBS阳性组),选择与GBS阳性组临床资料匹配的93例作为GBS阴性组。GBS阳性组年龄、孕龄、孕次、产次、分娩方式、血压异常、血糖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任一合并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30、0.613、0.311、0.761、0.163、0.601、0.467、0.388、1.000)。GBS阳性组新生儿转儿科比例和新生儿感染、肺炎、贫血的发生率以及菌群感染率均高于GBS阴性组[57.0%(53/93)比23.7%(22/93),10.8%(10/93)比3.2%(3/93),29.0%(27/93)比14.0%(13/93),21.5%(20/93)比8.6%(8/93),22.6%(21/93)比6.5%(6/93)](χ2值分别为21.47、4.05、6.24、6.05、9.75,P值分别为<0.001、0.044、0.012、0.014、0.002),且新生儿的住院时间长于GBS阴性组[4(0,5)d比0(0,0)d,Z=-4.03,P<0.001]。IAP组新生儿转儿科比例和病理性黄疸、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非IAP组[51.1%(24/47)比78.1%(25/32),44.7%(21/47)比78.1%(25/32),42.6%(20/47)比65.6%(21/32)](χ2值分别为5.92、8.76、4.06,P值分别为0.015、0.003、0.044),新生儿住院时间短于非IAP组[3(0,5)d比5(2,7)d,Z=-2.60,P=0.009],两组分娩方式、破水时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感染、肺炎、菌血症/败血症、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3、0.085、0.479、0.538、0.157、0.161、0.238)。结论下生殖道GBS定植不增加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及自发性早产发生率,但新生儿发生菌群感染和不良结局的风险更高,转儿科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IAP能够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产时抗生素预防 孕产妇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肿瘤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对检索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还可降低其心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风险,显著改善生存预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亦可对肿瘤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患者。国内外权威学会指南、共识均建议肿瘤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建议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患者教育,让肿瘤患者充分获得疫苗给这个特殊群体带来的健康保护。

  • 标签: 肿瘤患者 流感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icroRNA-135a/b(miR-135a/b)对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定量RT-PCR检测UM标本和癌旁组织中miR-135a/b的表达水平。将miRNA模拟物转染入UM细胞(M23和SP6.5)过表达miR-135a/b,转染无义序列作为对照组(NC)。利用小RNA干扰技术和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技术分别下调和上调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以无义小干扰RNA(siNC)和插入无义序列的慢病毒载体(Lv-NC)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鉴定miR-135a/b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定量RT-PCR结果显示miR-135a/b在UM组织较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iR-135a:t=6.38,P=0.003;miR-135b:t=23.26,P<0.001)。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miR-135a/b过表达M23和SP6.5细胞迁移距离减小(miR-135a:t=36.01、8.98,均P<0.01;miR-135b:t=27.53、10.51,均P<0.01)且迁移细胞数量减少(miR-135a:t=7.04、7.02,均P<0.01;miR-135b:t=5.01、7.32,均P<0.01)。双萤光素酶实验证实,miR-135a/b能够明显抑制SIRT1野生组萤光素酶的荧光值(miR-135a:t=2.88,P=0.028;miR-135b:t=4.99,P=0.003);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过表达miR-135a/b的M23和SP6.5细胞中SIRT1的蛋白水平下调(miR-135a:t=9.93、4.13,均P<0.01;miR-135b:t=4.66、6.20,均P<0.01)。siSIRT1转染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siRNC组相比,M23和SP6.5细胞中下调SIRT1蛋白水平后细胞的迁移距离减小(siSIRT1-I:t=13.88、11.78,均P<0.01;siSIRT1-II:t=31.20、6.27,均P<0.01)且迁移细胞数量减少(siSIRT1-I:t=7.57、4.66,均P<0.01;siSIRT1-II:t=5.58、3.25,均P<0.05)。M23和SP6.5细胞中上调SIRT1蛋白水平同时过表达miR-135a/b,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的迁移数量较仅过表达miR-135a/b升高(miR-135a+Lv-SIRT1:t=4.10、2.75,均P<0.05;miR-135b+Lv-SIRT1:t=2.99、2.49,均P<0.05)。结论:miR-135a/b在UM中明显下调且通过靶向结合SIRT1 mRNA 3'非翻译区抑制UM细胞的迁移,提示miR-135a/b-SIRT1信号轴在UM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microRNA-135a microRNA-135b SIRT1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严重感染时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和坏死性肺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治疗SP的临床一线用药,SP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PBPs基因突变,其次是与非PBPs基因如MurM、CpoA、TEM、CiaH/CiaR-TCSS和StkP-PhpP信号耦联相关的基因突变。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与疫苗诱导的血清型替换可对SP的耐药性产生影响。19F、19A血清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推广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在预防儿童SP感染方面可能比其他SP疫苗获益更大。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发热、头痛、恶心并呕吐、咳嗽并咳痰、昏迷、视力模糊、抽搐、颈项强直和皮肤损害临床症状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6.00、7.02、5.22、7.65、6.21、4.93、7.00、6.22,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CD4+T、CD8+T、病毒载量、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压力、白细胞、糖、氯化物和蛋白质检查指标上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2、4.23、4.20、4.15、5.29、5.10、5.00、4.95、4.05、4.11,P值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SF压力、白细胞和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CSF白细胞、CSF葡萄糖、CSF氯化物、CSF蛋白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红蛋白、血钾、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CD4+T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8、4.01、2.07、4.01、3.85、2.00、2.55、4.24、5.00、2.10、3.00、1.23、5.01、3.23、2.88、6.00,P值均<0.05)。结论在AIDS并隐球菌脑膜炎治疗中,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恢复。

  • 标签: 伏立康唑 艾滋病 隐球菌脑膜炎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