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获得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已揭示烟酰胺嘌呤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和依赖NAD+的去乙酰化酶SIRT1在获得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被视为极具潜力的干预靶点。本文将总结NAD+和SIRT1在防治获得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的作用及机制。

  • 标签: 听力丧失,感音神经性 听觉障碍,听觉知觉混乱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SIRT1
  • 简介:摘要N6-甲基嘌呤(m6A)是发生在腺苷N6位置的甲基化,是真核mRNA上最普遍的内部修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6A可调节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侵袭和凋亡等过程。m6A被m6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安装,被m6A去甲基化酶除去,被甲基结合蛋白识别,继而调节RNA代谢,包括翻译、剪接、输出、降解等。m6A水平的改变通过调控CDCP1、MYC、MZF1等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m6A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肾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肾肿瘤 N6-甲基腺嘌呤 基因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在尿酸(uric acid)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24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MA干预组、高尿酸血症肾病(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HN)模型组、HN+3-MA干预组,每组6只。根据大鼠体重,用蒸馏水将嘌呤(100 mg/kg)和氧嗪酸钾(1 500 mg/kg)混合制成混悬液,每天灌胃制备HN大鼠模型,对照组及3-MA干预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3-MA干预组及HN+3-MA干预组在造模同时每天予3-MA(1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及HN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21 d。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观察肾脏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组织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定位情况。(2)用高尿酸(800 μmol/L)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别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干预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N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上调(P<0.01),凋亡相关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5)。与HN模型组相比,HN+3-MA干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下调(P<0.01)。此外,高尿酸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而使用不同浓度的3-MA或转染Beclin-1小干扰RNA可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自噬在尿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自噬过度激活可能是防治HN进展的新策略。

  • 标签: 自噬 尿酸 细胞凋亡 高尿酸血症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3-甲基腺嘌呤
  • 简介:摘要N6-甲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是高等生物最普遍的转录后修饰,其通过3种不同的酶动态调控细胞代谢及各种生物学过程,参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m6A在风湿病中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研究发现m6A可通过调控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进而影响免疫细胞功能。本文将对m6A甲基化及其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同时对其在风湿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免疫反应 关节炎 m6A甲基化
  • 简介:摘要N6-甲基嘌呤(m6A)作为一种转录后修饰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该种修饰受到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动态可逆性调控,并通过m6A结合蛋白参与调节生物学效应。近来研究表明,m6A可参与胚胎皮肤形态发生、创面修复以及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该文概述了m6A及其相关蛋白在创面修复相关病理生理进程中的作用,以期为创面修复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RNA加工,转录后 病理学 新生血管化,生理性 纤维化 N6-甲基腺嘌呤 调控蛋白 创面修复
  • 作者: 赵馨 章辉 武晓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平台实验室,南京 210029,浙江省内分泌腺体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杭州 310014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可引发多个系统的并发症。表观遗传失调在疾病的发生中至关重要,对mRNA的可逆化学修饰是控制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机制。N6-甲基嘌呤(m6A)修饰的失调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笔者对m6A调控在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中的最新发现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N6-甲基腺嘌呤 表观遗传学
  • 简介:摘要一些肾结石病是由单基因病所致,其中与嘌呤代谢相关的单基因病主要包括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PRT)缺乏症、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缺乏症、遗传性黄嘌呤尿症(HX)以及由PRS1、SLC22A12、SLC2A9和ABCG2等基因突变所致病症。这类疾病可导致嘌呤和尿酸代谢异常,进而形成2,8-二羟基嘌呤结石、尿酸结石或黄嘌呤结石等。此类疾病临床罕见,不同类型的与嘌呤代谢相关的单基因肾结石病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其各自特点,且不被广泛认知。目前药物治疗是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基因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的致病基因和位点被发现,同时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逐步应用,与嘌呤代谢相关的单基因肾结石病在未来有望从根本上得到治愈。

  • 标签: 肾结石 单基因 嘌呤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环孢素A与硫唑嘌呤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MOSD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孢素A组(32例)和硫唑嘌呤组(32例)。硫唑嘌呤组采用硫唑嘌呤治疗,环孢素A组采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视神经功能[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环孢素A组总有效率(90.63%,29/32)与硫唑嘌呤组(75.00%,24/3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ED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环孢素A组血尿、脱发、牙龈肿胀、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与硫唑嘌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环孢素A组复发率(21.88%,7/32)与硫唑嘌呤组(28.13%,9/3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与硫唑嘌呤治疗NMOSD均有较好效果,可改善患者视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复发,且具有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环孢素A 硫唑嘌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障碍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住院及2015年10月至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确诊的NER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已报道的中国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在16例NER障碍患儿中男6例,女10例;起病年龄为7.5(4.0,12.0)个月;确诊年龄为42.0(21.5,77.0)个月;包括3种类型:科凯恩综合征(CS)13例、着色性干皮病(XP)2例、眼-脑-面-骨综合征(COFS)1例;涉及4个致病基因,11例CSA、3例CSB、1例XPG、1例XPD。16例患儿以光过敏及发育落后起病,各型均有神经系统症状,XP及CS患儿均有皮肤症状。CS患儿有特殊面容、视听障碍、小头畸形、神经影像学特征改变。COFS伴宫内发育迟缓。2.文献复习结果:共检索到既往报道中国病例96例,共涉及6种类型,其中45例CS,44例XP,毛发低硫营养不良4例,COFS、XP-CS、紫外线敏感综合征各1例。涉及9种突变基因,33例CSA、15例XPA、13例 CSB、10例XPV、9例XPC、7例XPG、7例XPD、1例XPF、1例MPLKIP。常见症状为生长发育障碍(62例)、皮肤光过敏(61例)、特殊面容(52例)、智力障碍(49例)、小头畸形(48例)等。33/36例(91.7%)影像学示基底核或苍白球钙化。3例在孕期有宫内发育迟缓、小头畸形等表现。结论妊娠期出现宫内发育迟缓、小头畸形及临床发现皮肤光过敏、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落后、智力障碍、肌张力高、基底核钙化等异常者,应考虑NER相关疾病可能,应早期行相关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 标签: 核苷酸切除修复 科凯恩综合征 着色性干皮病 临床特征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HBV复制的模板,在缺乏直接靶向cccDNA治疗药物的情况下,阻断cccDNA的补充并尽快耗竭已有的cccDNA是实现慢性乙型肝炎彻底治愈的关键。既往研究认为cccDNA的半衰期很长,但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cccDNA池的更新周期仅为数月,远低于之前的预测。未来,随着新的、能够完全抑制HBV复制的抗病毒药物出现,cccDNA池将有望因其补充被完全阻断而被彻底清除,进而实现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治愈。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cccDNA 半衰期 治疗 临床治愈 病毒学治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肠内营养(EEN)诱导缓解后嘌呤类药物维持治疗儿童克罗恩病(CD)的疗效,并分析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儿童CD,患儿均采用EEN诱导缓解+嘌呤类药物维持缓解方法。收集患儿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巴黎分型、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清白蛋白。根据随访1年时有无疾病复发,将患儿分为缓解组和复发组,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疾病活动度差异,分析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5例患儿,其中男性25例(71.4%),女性10例(28.6%);确诊年龄(11.2 ± 3.1)岁;起病至EEN治疗时的病程3.5(2.2,6.9)个月。随访1年,15例患儿出现至少1次复发,纳入复发组;20例患儿持续维持6-巯基嘌呤(6-MP)单药治疗,占57.1%,纳入缓解组。两组患儿的性别、诊断年龄以及治疗前CRP、ESR、血清白蛋白、PCD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EEN治疗前病程>1年患儿比例高于缓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26)。结论对于治疗前病程长于1年的CD患儿,采用EEN诱导缓解后嘌呤类药物维持缓解的治疗模式可能存在高复发风险。

  • 标签: 克罗恩病 全肠内营养 嘌呤类药物 临床缓解 儿童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65岁以上人群重要的致盲眼病,其中干性AM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嘌呤能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视网膜环境中,具有信号传导与神经调节的作用,其可诱导视网膜细胞死亡,调控小胶质细胞活性,参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病理沉积物的生成以及视网膜水肿等病理反应,参与干性AMD的发展过程。本文就嘌呤能信号通路组成分子在RPE、光感受器等多种视网膜细胞的死亡、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调节、病理沉积物的生成以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个干性AMD损伤机制的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黄斑变性 嘌呤能受体 综述
  • 简介:摘要唾液是口腔颌面部的重要器官,环境和遗传因素导致唾液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但其具体发生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对象和研究模型较为缺乏。类器官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中,它是连接二维细胞培养和活体动物模型的重要桥梁,也是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非常有潜力的转化模型。本文就正常唾液及唾液肿瘤类器官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组织工程、病因学研究、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唾液腺 唾液腺肿瘤 类器官
  • 简介:摘要FCN基因是ficolins蛋白的编码基因,3种人类ficolins(ficolin-1、ficolin-2和ficolin-3)蛋白分别由FCN1、FCN2和FCN3基因编码,它们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可能影响ficolins的血清浓度、结构和功能。本文就近年来FCN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关系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FCN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疾病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30~45岁经产妇多发。子宫肌病相关的流产等生育问题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子宫肌病与流产的相关性、病理机制及临床处理。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流产 病理机制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种少见的病理类型。肺鳞癌恶性程度高,临床预后差。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内科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含铂为基础的化学治疗仍是内科治疗的基石。推荐对于晚期肺鳞癌患者常规行驱动基因检测,对于有敏感驱动基因的患者,靶向治疗在部分患者中有确切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标记物的研究提示肺鳞癌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目前尚缺乏临床实践数据。

  • 标签: 肺腺鳞癌 内科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EIS1、BTBD9、MAP2K5、PTPRD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2021年3月1日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收集与RLS相关的风险基因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iew Manager 5.3及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累计病例数7 824例,对照数14 6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RLS相关的风险基因SNPs位点为:MEIS1 rs2300478(OR=1.68,95%CI:1.59~1.78)、BTBD9 rs9296249(OR=1.62,95%CI:1.47~1.77)、BTBD9 rs9357271(OR=1.49,95%CI:1.44~1.55)、MAP2K5 rs12593813(OR=1.44,95%CI:1.36~1.53)、MAP2K5 rs11635424(OR=1.47,95%CI:1.34~1.60)及PTPRD rs1975197(OR=1.34,95%CI:1.21~1.49)。结论MEIS1 rs2300478、BTBD9 rs9296249、BTBD9 rs9357271、MAP2K5 rs12593813、MAP2K5 rs11635424、PTPRD rs1975197为RLS患病的风险基因位点。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风险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在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基因治疗有望从根本上恢复遗传物质的功能,为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反义寡核苷酸(AON)是一种小分子核酸类药物,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信使RNA特异性结合,从而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干扰或恢复基因表达。AON具有特异性高、微量高效、靶向范围广、免疫原性低、毒性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成为遗传性眼病治疗新手段。目前,已有3种不同的AON药物进入了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近年来AON在其化学结构修饰、特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及其目前在不同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中应用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反义寡核苷酸 基因治疗 视网膜变性,遗传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61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患者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剜除组),83例患者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汽化术(汽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6个的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剜除组的手术时间较汽化组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剜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IPSS、QOL评分低于汽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的尿路感染、膀胱颈痉挛、逆行射精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汽化组,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汽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的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出血多,但是并发症更少,术后效果更优,由于其无需在汽化术设备的基础上更换设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剜除术 绿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