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软组织增量手术领域,自体组织移植物替代材料发展迅速,其可避免第二术区、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反应及疼痛,而且不受组织量的限制,可以治疗软组织缺损范围较大的病例。本文介绍可作为自体组织移植物替代材料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特点及其组织学相关研究、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为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牙龈退缩 移植物 脱细胞真皮基质 软组织增量 结缔组织移植 游离龈移植
  • 作者: 刘道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 404199
  • 简介:目的:研究根尖炎患者拔牙同期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根尖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拔牙后择期种植治疗,观察组采用拔牙同期种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自我满意评分;种植体直径、长度、骨吸收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吸收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尖炎患者拔牙后通过同期种植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根尖周炎;同期种植牙;拔牙;临床疗效
  • 作者: 杨泉林 吴巧燕 刘欢 孙晓宁 王春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外科,厦门 36101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厦门 36101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外科,厦门 36101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在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环严重毁损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总结报道临床应用经验及早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2年5月白塞病合并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患者资料,共60例患者接受66次主动脉根部手术,其中19例术后瓣漏的再次手术患者入选研究。其中15例行常规全根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环严重毁损的采用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行全根置换术。查阅病历资料记录人口学及围术期临床资料。出院后电话随访收集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9(36,42)岁,其中5例为女性,术后发生瓣漏距前次手术中位时间间隔为5(3,14)个月。全组无围术期死亡。15例行常规全根置换,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置入体外膜肺氧合,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置入IABP,1例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中位随访55.00(29.25,71.25)个月。2例失访,1例术后3年因感染死亡。1例再次出现瓣漏。2例出现远端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再次手术。4例心包补片"袖状"重建者,1例行气管切开,中位随访5.50(5.00,11.25)个月,未观察到瓣漏及假性动脉瘤,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瓣环严重毁损再次手术中,使用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进行全根部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白塞病 主动脉瓣置换 瓣周漏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融合(fused teeth)是一种体形态异常的表现,乳牙和恒牙均可发生,融合不仅容易引起列拥挤、咬合异常和美观问题,而且患还易罹患龋病、牙髓病、根尖病和牙周病。乳牙融合可导致继承恒牙发生异常。融合的治疗常涉及体牙髓科、科、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和正畸科等多学科合作。本文对融合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融合的临床治疗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牙体发育异常 融合牙 牙畸形 双牙畸形 分类 治疗
  • 简介:摘要生物节律受生物钟调控,是机体通过内源性生物钟对外界循环刺激产生反应而形成。生物节律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探究生物节律与体硬组织发育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有助于深刻理解体硬组织发育缺陷性疾病的病因,为体硬组织发育异常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总结当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生物节律参与体硬组织发育和形成的过程,节律紊乱可影响牙釉质、牙本质形成,并分析生物节律通过生物钟基因调控体硬组织发育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牙发育异常疾病防治提供指导。

  • 标签: 生物钟 生物节律 生物钟基因 牙釉质发育 牙本质发育
  • 简介:摘要肛坏死性筋膜炎低发病率,高病死率,是临床中较棘手的问题。组织感染是主要病因,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对于大面积组织缺损的患者建议二期愈合,术后抗感染治疗应升阶梯使用。手术仍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坏死性筋膜炎 肛周外伤 组织感染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瘦素是一种由ob基因编码,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瘦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发挥降低食欲、促进能耗、减轻体重的作用。除中枢外,瘦素还能通过外组织和器官,如脂肪组织、胰腺、肝脏、骨骼肌、免疫细胞和心血管等,发挥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促进脂解和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质沉积、抑制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糖素、促进免疫系统T、B细胞发育及炎症因子产生等作用。经外给予瘦素,能改善脂肪营养不良、先天性瘦素缺乏症及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在内的获得性瘦素缺乏症患者的代谢异常。对瘦素外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瘦素的功能,加深对瘦素的认识,而且可为研发基于瘦素的减肥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瘦素 外周效应 脂肪组织 糖脂代谢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状态-特质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术前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筛选术后低生活质量人群的可行性。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正颌手术颌面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后2、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4个时期以STAI [包括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TAI)]及正颌生活质量量表(OQLQ)对患者进行调查。其中SAI、TAI总评分范围均为20~80分,分数越高表示状态-特质焦虑程度越高;OQLQ包括社会功能、面部美学、口腔功能和美学感知4个维度,总评分范围为22~88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水平越低。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对不同时期SAI、TAI评分及OQLQ总分进行总体和事后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诊断分类、教育程度、社交人数)与术前、后不同时期状态-特质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时期状态-特质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前应用STAI量表筛选术后低生活质量水平人群的可行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96例患者,男26例,女70例,年龄(26.0±5.8)岁。术后3个时期SAI、TAI评分和OQLQ总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1),说明患者术后状态-特质焦虑程度降低、生活质量水平提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社交人数与术后2SAI、TAI评分(SAI:r=-0.30、P=0.003, TAI:r=-0.35、P<0.001)具有负相关性;SAI与TAI评分在不同时期均呈正相关(r=0.48~0.84、P<0.01);术前SAI评分及TAI评分与术前社会功能、美学感知、面部美学评分及OQLQ总分具有相关性(SAI:r=0.39~0.52、P<0.01,TAI:r=0.32~0.51、P<0.01);术前SAI评分与术后2社会功能、美学感知评分及OQLQ总分,与术后6个月社会功能、美学感知评分均呈正相关(r=0.20~0.52、P<0.05或<0.01);术后SAI评分除了术后3个月与同时期的口腔功能评分无相关性外,与OQL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0.24~0.55、P<0.05或<0.01);术前TAI评分与术后2(r=0.36、P<0.001)、术后3个月(r=0.21、P=0.041)社会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术后TAI评分除了术后2与同时期的口腔功能评分无相关性外,与OQL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0.21~0.58、P<0.05或<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SAI评分>34.5分和>33.5分可分别筛选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低生活质量人群,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5%CI:0.62~0.87,P=0.001)、0.71(95%CI:0.59~0.84,P=0.003);术前TAI评分>43.5分、>42.5分和>33.5分可筛选术后2、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低生活质量人群,AUC分别为0.64(95%CI:0.52~0.75,P=0.046)、0.73(95%CI:0.60~0.85,P=0.001)和0.67(95%CI: 0.55~0.80, P=0.016)。结论颌面畸形患者术前、后状态-特质焦虑程度与生活质量总体水平及其社会功能、美学感知、面部美学3个分维度具有相关性,术前应用STAI量表可以筛选正颌术后低生活质量人群。

  • 标签: 正颌外科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牙颌面畸形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重度牙周炎是成年人失的主要原因,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槽骨丧失,针对复杂的槽骨缺损,医师需要充分掌握重度牙周炎的槽骨丧失特点及槽骨增量术要点,从而选择合适的骨缺损修复方法,制订适合的手术方案,完成种植体植入与冠修复,以维持列完整,这对患者健康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临床经验与文献回顾,概述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槽骨丧失特点,并针对后期种植治疗时机的选择进行阐述与总结,以期为临床重度牙周炎种植修复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牙周炎 牙种植 牙槽骨质丢失 牙槽嵴增高术
  • 作者: 何丽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 简介:手术室护理作为一种注意事项非常多,但是不能有一点疏忽的工作,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台手术过程都是由医生、护士、麻醉师及各手术科室配合完成的。手术室护理具有被动性、突发性、流动性、无菌性等特征。手术室受这些特征的影响,工作内容涉及面非常大,病人、护士、医生有很大的流动性,而且工作节奏很快,病患手术过程中会出现突发情况等。手术室作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不能有任何环节上的疏漏,否则都会对最终的手术质量造成影响,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 标签: 手术;手术室护理
  • 作者: 谢春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松山医院,重庆 400015
  • 简介:动脉病经皮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经过了3个重要的阶段:PTCA治疗、金属支架置入和药物洗脱支架使用。在这些阶段中,PTCA术后毛细血管再狭窄的比例达到30%—50%,这使得弥漫性毛细血管疾病、缓慢完全闭塞病变或者光纤化或钙化斑块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差。然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医学研究已经克服了大多数PTCA术后急性毛细血管闭塞的难题,使得PCI术后再狭窄的比例获得了显著提升,进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周动脉病;经皮介入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多数先天缺失伴前牙反为临床表现的患者,其父母临床表型未见异常,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致病基因鉴定,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WNT10A基因的杂合突变c.791G>T;p.Cys264Phe,家系鉴定证实该错义突变遗传自母亲。对该家系的临床和遗传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先证者的临床治疗并深入理解WNT10A突变在先天缺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光照与严格避光条件下三维打印光敏树脂列模型(简称树脂列模型)形态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利用标准列模型数据,使用桌面三维打印机制作80副(共160个)树脂列模型,随机抽样分为自然光照组(40副共80个)与严格避光组(40副共80个)进行密闭储存。储存1、3、5、7、14、21、28、40、60、90 d(每组每个时间点各4副)后使用光学模型扫描仪获取树脂列模型三维数据,测量树脂列模型三维数据与标准列模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即树脂列模型表面平均形变量。选择3项线距指标(尖牙间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和牙弓长度),测量树脂列模型三维数据与标准列模型数据3项线距指标的差值,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储存时间组线距指标差值的差异。结果储存90 d内96.9%(155/160)的树脂列模型RMSE值未超过0.1 mm。对于相同储存时间点,两组树脂列模型RMS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5.0%(360/480)线距指标测量值与标准模型数据差值的绝对值在0.2 mm内,0.1%(3/480)超过0.5 mm,总体范围为0~0.6 mm。结论三维打印光敏树脂列模型在自然光照与严格避光条件下密封储存的长期形态稳定性良好。

  • 标签: 牙模型 牙科材料 树脂类,合成 光敏树脂 三维打印 形态稳定性
  • 简介:摘要血友病相关骨科疾病主要包括关节内出血、慢性滑膜炎、软组织畸形、血友病性假瘤、病理性骨折及跟腱挛缩。血友病相关骨科疾病在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下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但血友病骨科手术不同于常规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因子的替代方案、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术中操作、术后管理、功能训练与康复,以及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检测等均可影响手术效果。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在2016年版《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采用Delphi法问卷调查的形式,制订了《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手术期管理指南》,详细阐述了截骨矫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截肢术等血友病相关骨科手术的适应证、手术原则和注意事项,最终形成17条推荐意见,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进一步规范血友病骨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

  • 标签: 血友病 围手术期 疾病管理 循证医学 指南
  • 简介:目的:对我院所收治的HIV感染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的围手术期防护流程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更加优化的相关策略,由此避免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1月,样本对象为八例上述期间的HIV感染手术治疗患者,针对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暴露原因进行防护策略的优化。结果: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八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职业暴露情况,体现出当前防护举措的优势价值。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针对暴露现象优化应急流程处置教育工作。结论:在HIV感染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防护意识,应用更加完善的职业防护策略,避免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职业防护;职业暴露;HIV感染;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减数矫治的成年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及保持阶段的前牙牙槽骨形态的变化,为临床安全内收前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并且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内收前牙的成年患者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22.2±3.1)岁(19~28岁),对全部患者进行回访追踪,拍摄锥形束CT,分别于矫治前(T1期)、矫诊结束时(T2期)及随访时(保持期2年以上,T3期)测量患者上下前牙唇腭侧槽骨高度,以及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槽骨厚度,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阶段槽骨形态的差异,对矫治前后(T1-T2)槽骨变化量、治疗结束至随访时(T2-T3)槽骨变化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T1、T2、T3期上前牙腭侧、上颌侧切牙及尖牙唇侧、下前牙唇舌侧槽骨高度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前牙腭侧槽骨高度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槽骨高度分别降低(1.52±0.32)和(4.96±0.46)mm;T2-T3期,前牙腭侧槽骨高度变化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槽骨高度分别增加(1.20±0.27)和(3.14±0.35)mm;T1-T3期前牙腭侧槽骨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槽骨高度分别降低(0.33±0.11)和(1.82±0.39)mm。上、下前牙根颈部及根中部槽骨厚度的3个时间点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前牙根颈部及根中部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侧切牙根颈部的槽骨厚度分别减少(0.63±0.10)和(0.67±0.09)mm。T2-T3期,下前牙根颈部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中切牙根颈部槽骨厚度增加(0.09±0.03)mm。T1-T3期上下切牙根颈部及根中部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根中部分别减少(0.38±0.16)和(0.63±0.13)mm,其他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上前牙腭侧槽骨高度变化量与其在T1-T2变化量为极强负相关(r≤-0.8,P<0.001),T2-T3上前牙唇侧、下前牙舌侧槽骨高度变化量及切牙根颈部厚度变化量与其在T1-T2变化量呈中强负相关(-0.8<r≤-0.4,P<0.05)。结论成年双颌前突患者减数矫治后,前牙区槽骨高度与厚度均明显减少。在保持阶段,会发生相应的骨增生,但槽骨较治疗前还是有所减少。保持阶段的槽骨变化量与矫治阶段槽骨变化量相关。

  • 标签: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畸学,矫正 双颌前突 牙槽骨改建 保持阶段
  • 作者: 杨紫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3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061000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6S管理法在体牙髓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治疗过的80例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6S管理法,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作比较。结果: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与实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00%(32/40)明显优于对照组95.00%(38/40),组间差异明显,呈现P<0.05。结论:在体牙髓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6S管理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程度,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是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6S管理法;牙体牙髓病;护理
  • 作者: 汪素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安徽省歙县人民医院,安徽 黄山245200
  • 简介:目的:观察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病例中引入围术期护理机制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就治于我院的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病例52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病例划归为26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对照组遵循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常规式护理法施护,试验组引入围术期护理机制,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腹腔镜子宫肌瘤病例康复进度测评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病例中引入围术期护理机制,利于其康复进度的加速与并发症的防控。

  • 标签: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 作者: 冯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德阳618000
  • 简介:目的:对体牙髓治疗,采取复方盐酸阿替卡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调研,以2020.12-2022.12时间段为节点,筛选40例牙髓病患者,通过数字抽签对40例患者予以分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成员数量均等,对照组,以常规疗法,观察组,以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成效。结果:从起效、持续、恢复时间指标,对比两组麻醉药物疗效,基于数据统计,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5.41±0.93),持续时间(142.45±22.04),恢复时间(171.34±23.53),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2.24±0.57),持续时间(157.33±29.22),恢复时间(164.31±28.80),两组数值分析,差值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麻醉舒张压、心率指标,对比两组麻醉应用效果,对比各项数据指标评分,观察组,舒张压为(76.86±12.32),心率为(76.24±8.57),对照组,舒张压为(71.72±10.60),心率为(80.46±9.1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值突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体牙髓病治疗,临床中采取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
  • 作者: 李悦 冯向辉 胡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种植体炎(peri-implantitis,PI)是指发生在种植体组织与菌斑相关的病理状态,以种植体黏膜炎症和进行性支持骨组织丧失为特征。近年来,PI与天然牙牙周炎的组织病理学差异在动物实验和一定数量的人体试验中得以描述,本文对现有文献报道的PI与牙周炎的组织病理学差异进行综述,并试图寻找两种疾病发生和进展的差异。总体而言,PI中炎性细胞浸润(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e,ICT)范围比牙周炎更大,一直延伸到槽嵴,结缔组织内有密集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并含有更多数量的破骨细胞,但ICT内的血管密度小于牙周炎;另外,PI病变组织中发现异物的存在。两种疾病在炎症浸润、血管、骨丧失、异物方面的组织病理学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为何PI的进展较牙周炎更迅速,提示PI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PI进展至关重要。此外,针对特定炎症细胞的靶向治疗或可成为PI治疗的新方向;减少因摩擦或电化学腐蚀释放到种植体组织中的钛颗粒有助于预防PI。

  • 标签: 牙周炎 种植体周炎 组织病理学 炎症细胞浸润 钛颗粒 细胞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