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授权式赋能教育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心内科接受PCI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12月收治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1—7月收治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授权式赋能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有氧运动耐力。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在干预前、干预1、3个月后3个时间点比较存在组间、时间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3个月后的体力活动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式赋能教育可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和有氧运动耐力。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授权式赋能教育 运动康复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颈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康复训练依从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效果监测、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及康复训练依从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社会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锻炼依从性 颈椎病 健康教育 授权赋能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授权理论模式下的活动性疼痛评估在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收治的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授权理论模式下的活动性疼痛评估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控制、早期功能活动以及自我管理情况。结果实施授权理论模式下的活动性疼痛评估干预后,观察组静息性和活动性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早期功能活动各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理论模式下的活动性疼痛评估可显著降低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有效提升早期功能活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授权理论 活动性疼痛评估 肺癌 术后疼痛 早期功能活动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间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择济宁市、焦作市和石家庄市共50所养老机构中的423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养老护理员疏于照顾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本研究发放问卷423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386名养老护理员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总分为(47.93±7.51)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8.65±5.92)分,疏于照顾总分为(73.04±8.80)分。养老护理员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和自我效能感、疏于照顾间两两呈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间的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19.73%。结论养老护理员疏于照顾处于较低水平,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行为与疏于照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养老机构领导者应注重提高自身授权赋能行为的水平,加强对养老护理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以降低养老护理员疏于照顾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养老护理员 领导授权赋能行为 自我效能感 疏于照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赋能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南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6例,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赋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术后康复情况、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疼痛评分、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肛门排气、首次进食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83.36±5.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96±5.89)分;观察组术后3 d和7 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环境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赋能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康复护理可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和干预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肝部分切除术 健康教育 赋能授权理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综合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授权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评估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知识掌握情况及心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8周Atlanta心力衰竭知识问卷(第2版)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授权理论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相关知识和心肺功能。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授权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术后带胆管出院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手术且带胆管出院患者8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男14例、女29例,年龄(53.50±12.35)岁;试验组男16例、女27例,年龄(52.50±11.26)岁。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路径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胆管自我管理行为调查表、患者满意度问卷测评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胆管自我管理行为、满意度及出院1个月内留置胆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24.74±4.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81±4.45)分,试验组患者的胆管自我管理水平、满意度评分分别为(5.28±0.91)、(95.80±2.37)分,高于对照组的(4.09±1.27)、(91.70±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胆管堵塞、非计划性拔管、胆道感染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3%(4/43),低于对照组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术后带胆管出院患者中实施基于授权理论的健康教育路径,可降低胆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就诊满意度。

  • 标签: 授权理论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经皮肝穿刺术 肝胆管结石 居家护理 管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基于授权赋能理念护理干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RA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则加强基于授权赋能理念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中4项评分分别为(6.20±1.15)分、(7.84±1.27)分、(7.39±1.20)分、(7.07±1.1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0±1.04)分、(6.44±1.13)分、(6.60±1.13)分、(6.30±1.24)分(t=3.26、5.21、3.03、2.84,均P < 0.05),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中3项评分分别为(59.85±5.28)分、(64.78±3.27)分、(41.84±2.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4±5.38)分、(55.74±3.64)分、(38.06±2.52)分(t=5.21、11.68、6.90,均P < 0.05);观察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5.00%,相比对照组的80.00%显著更高(χ2=4.11,P < 0.05);观察组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6项评分分别为(14.68±1.21)分、(15.52±1.20)分、(14.74±1.47)分、(14.49±1.37)分、(15.09±2.57)分、(14.17±2.4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62±1.36)分、(12.58±1.17)分、(10.87±1.64)分、(10.79±1.49)分、(11.84±2.47)分、(11.46±2.44)分(t=7.16、11.10、11.11、11.56、5.77、4.93,均P < 0.05)。结论RA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基于授权赋能理念的健康宣教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疾病控制效果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护理 健康宣教 授权赋能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病情控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联动式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研究组患者行基于授权理论的联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患者FBG、P2hBG及HbA1c水平分别为(3.34±0.68)mmol/L、(5.22±1.15)mmol/L及(4.65±0.63)%,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7.64±5.18)分及(73.37±4.35)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授权理论的联动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助于改善其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授权理论 联动式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对一授权教育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初治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初治白血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教育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教育组患者在常规教育教育基础上给予一对一授权教育联合协同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认知水平、不良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教育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教育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教育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对一授权教育联合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初治白血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对疾病认知水平的掌握度和自我护理能力,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 标签: 一对一授权教育 协同护理模式 白血病 不良情绪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护士心理健康促进中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包括基于正念的团体辅导、巴林特小组、心理剧、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通过减轻护士压力、改善负性情绪、降低职业倦怠、提升职业获益感、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适应能力来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本文对团体心理辅导在护士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常用技术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在护士心理健康促进中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开展为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护士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综述 护士 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 正念减压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心理特征、心理需求特点调查及相关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创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特点进行调查。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其心理特征、心理需求特点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依据调查及分析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心理特征总平均分为(165.56±16.78)分,整体心理症状较明显;从各因子得分情况可发现口腔颌面创伤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的症状更为突出。性别、职业、患者的月收入、付费情况均为影响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心理特征的相关因素(P<0.05)。口腔颌面创伤患者的生理需求总平均分为(42.53±6.27)分,其需求程度为中度;需求维度得分排序为生理需求→形象需求→社会适应需求→其他需求→疾病知识需求→医疗信息需求,需求内容得分最高为了解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其次为恢复口腔颌面功能,得分最低的为掌握医护人员相关信息。性别、年龄、就业情况均为影响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心理需求特点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心理需求,性别、职业、患者的月收入、付费情况均为影响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心理特征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就业情况均为影响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心理需求特点的相关因素,临床应加强患者的护理措施辅助其治疗,以满足患者内心需求,改善其心理状况,提升其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颌面创伤 心理特征 心理需求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对肝癌手术应激患者的反应及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化疼痛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强化疼痛管理的基础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应激反应〔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理应激反应评分的差异,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生理应激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理状态的评分比较,刚入院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术后6 h、术后12 h,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其心理状态也优于刚入院时。

  • 标签: 解决模式 肝癌手术 应激反应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共情护理对手外伤康复患者心理弹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康复科收治的手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共情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共情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共情护理后,共情组患者心理弹性较低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较高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共情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共情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能有效提升手外伤康复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共情护理 手外伤 康复患者 心理弹性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产科收治的2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及母亲角色适应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及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可减轻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情绪,促使产妇更好地适应母亲角色的转变,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进而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技能。

  • 标签: 团体心理干预 初产妇 心理状况 母乳喂养 母亲角色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起急性氨气泄露事件中急诊开展相关心理干预情况,为应急事件处置提供借鉴。方法于2020年8月,分析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章丘区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氨气罐车泄漏事件中接诊的65例患者急诊救治情况,收集事件发生后急诊开展心理干预情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分析干预有效率。结果65例就诊患者中出现氨气刺激反应者52例,符合轻度中毒者11例,中度中毒者2例。其中发生胸闷、呼吸困难者60例,痰中带血丝者11例,咽痛者58例,声音嘶哑者43例,畏光流泪者28例,视物模糊者13例,恶心、呕吐者18例,肺部干湿性啰音者2例。与刺激反应患者比较,轻、中度中毒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消极应对评分较高(P<0.05)。心理干预有效率98.7%。结论群体性公卫事件中急诊心理评估及干预对患者治疗具有一定帮助。

  • 标签: 中毒事故 氨气泄漏 急性 心理干预 现场卫生学 调查分析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已经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IV感染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艾滋病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实现和维持病毒抑制,结束艾滋病流行也是必需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IV感染领域中筛查和解决精神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进展,为HIV感染人群的精神心理健康的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 标签: HIV 心理健康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识定位法配合心理护理对学龄儿童体检效率、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1~10月接诊的80例学龄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体检采血,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标识定位法配合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儿童体检效率、心理应激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儿童首次穿刺成功率、配合率、体检效率、儿童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学龄儿童体检时应用标识定位法配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体检效率,减少儿童心理应激。

  • 标签: 标识定位法 心理护理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职业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17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现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护士心理弹性及其与心理健康及职业压力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结果170名护士的心理弹性总分平均(66.41±12.57)分,心理健康总分平均(152.76±7.59)分,职业压力总分平均(74.58±11.26)分;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工作年限、职称、聘用形式及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P<0.05);子女情况、工作年限、职称及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心理弹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及职业压力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心理弹性水平与心理健康、职业压力具有显著相关性,即心理弹性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职业压力水平越高。

  • 标签: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职业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对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心理弹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ED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不良情绪、勃起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健康问卷(PHQ-9)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心理弹性及相关维度评分、勃起功能专项评分(IIEF-EF)、生活质量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ED患者心理弹性,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促进勃起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干预 勃起功能障碍 心理弹性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