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工艺的引进,设备的改变,降低矿石粉矿率、大块率都是一个探索和实践的历程。本文概述了六苴矿床网参数的应用与改进,从而提高深爆破质量。

  • 标签: 孔底距 抵抗线 孔网密集系数 爆破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术后未闭的O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特发性黄斑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消毒空气填充而术后未闭的10例(10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4 d、10 d、3周的OCT图像特征。结果10例中,黄斑直径200~400 μm者1例,410~600 μm者4例,600 μm以上者5例。术前、术后4 d、10 d及3周黄斑孔最小径依次为(587.90±147.46)μm、(165.60±36.24)μm、(339.40±129.92)μm及(906.90±78.83)μm;基底径依次为(748.30±167.22)μm、(174.00±36.08)μm、(387.50±116.14)μm及(1 094.80±84.84)μm;高度依次为(641.00±28.99)μm、(233.80±82.61)μm、(325.30±27.92)μm及(674.70±32.04)μm。术后4 d、10 d及3周各参数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表现为接近愈合的黄斑的最小径和基底径重新拉长,边缘高度增高,视网膜内核层和(或)外核层的低反射空腔重新出现。结论特发性黄斑术后未闭合有逐渐增大增高的趋势,OCT有特征性表现。

  • 标签: 特征,孔,未闭合,黄斑,特发性 玻璃体切除术 剥除术,内界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下颈椎椎间螺钉的钉道长度及角度参数,并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连续进行健康查体的受检者,共50名(男25名,女25名)的颈椎CT影像资料,年龄(56.00±15.90)岁(范围:29~89岁)。对受检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依据椎间螺钉、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Magerl法)置钉技术的进钉点和钉道设计在三维重建模型上选定后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的重建图像上分别对C3~C7节段进行钉道长度和进钉角度测量,记录其最大内倾角、最适内倾角、最小内倾角、最适钉道长度、椎弓根宽度等参数测量值。间隔2周由同1名脊柱外科医生对各影像学参数再次进行测量,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结果颈椎椎间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和内倾角分别为C3 10.65 mm,21.12°;C4 10.12 mm,22.62°;C5 9.82 mm,23.66°;C6 9.19 mm,24.13°和C7 9.10 mm,27.54°。C3节段总体最适钉道长度最长;C7节段总体最适钉道长度最短(F=19.287,P <0.001),但与C6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4)。C7节段总体最适内倾角最大,C3节段总体最适内倾角最小(F=19.752,P <0.001)。男性在C4、C6、C7节段最适钉道长度长于女性(C4t=2.912,C6t=3.884,C7t=5.468,P <0.05),并在C4、C6、C7节段最适内倾角小于女性(C4t=3.560,C6t=4.370,C7t=4.738,P <0.05)。椎弓根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和内倾角分别为C3 30.94 mm,33.92°;C4 30.50 mm,34.95°;C5 31.92 mm,33.42°;C6 30.50 mm,31.94°和C7 29.87 mm,31.01°;总体椎弓根宽度分别为C3 5.35 mm;C4 5.56 mm;C5 5.99 mm;C6 6.34 mm和C7 6.86 mm。侧块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为C3 14.84 mm;C4 15.33 mm;C5 15.44 mm;C6 14.74 mm;C7 14.06 mm。颈椎椎间螺钉总体最适钉道长度在C3~C7节段为9.10~10.65 mm,均短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P <0.05),总体最适进钉内倾角在C3~C7节段为21.12°~27.54°,均小于椎弓根螺钉(P <0.05)。结论椎间螺钉长度受限,不具备直接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进钉角度较椎弓根螺钉陡直,且具有较大的进钉安全角度,可作为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的有效补充。

  • 标签: 颈椎 脊柱融合术 骨螺丝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焦素E蛋白与肿瘤关系密切。焦素E通过基因甲基化、基因突变或其他方式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焦素E介导的焦亡参与多种肿瘤的药物治疗过程,为肿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焦素E将为肿瘤的认识、诊治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 标签: 细胞焦亡 肿瘤 焦孔素E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原排液、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治疗黄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1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黄斑性视网膜脱离30例(30只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视网膜下液自原黄斑排出,联合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变化、裂孔闭合情况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黄斑闭合率为86.67%(26/30),视网膜复位率为90.00%(27/30)。术后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逐渐改善至1.35±0.40、1.15±0.35及0.95±0.18(F=29.214,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原排液、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治疗黄斑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较好,为黄斑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填塞 玻璃体内注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闭尿道中段吊带术后远期并发大腿根部内侧感染性肿物的案例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曾因压力性尿失禁行经闭尿道中段吊带术,9年后发现右侧大腿根部肿物,伴反复低热,查体可见右侧阴道前壁带状异物残端外露。行右侧大腿根部肿物切除术、阴道前壁吊带部分取出术。术后随访1年,尿控能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经闭孔尿道中段吊带术 并发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重水保护下内界膜剥除及周按摩术治疗特发性黄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一组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者35例(37只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重水保护下内界膜剥除及周按摩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裂孔闭合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37只眼黄斑全部闭合。术后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逐渐改善,由术前的1.02±0.32提高至0.73±0.19、0.59±0.18及0.50±0.18(F=79.690,P<0.001)。除1只眼短暂黄斑水肿,1只眼一过性高眼压外,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重水保护下内界膜剥除及周按摩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基膜 内填塞 重水 按摩,孔周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孔腹腔镜与4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及中高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两或4法的13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68例行两孔腹腔镜手术患者入两组,70例行4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入4组。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中转手术以及出现严重术中并发症者,术后环周切缘均为阴性。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系膜完整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四组比较,两组腹部切口总长度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早,术后住院时间较少,术后疼痛更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四腹腔镜手术相比,两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及中高位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的优势,并且能够达到同样的手术安全性。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两孔腹腔镜 四孔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大型特发性黄斑两种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大型特发性黄斑(直径500~800 μm)82例(82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30例行内界膜剥除术,B组52例行内界膜剥除填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闭合率、视力及中心凹的OCT特征。结果术后B组黄斑的闭合率为92.3%(48/52),优于A组的83.3%(25/30)(χ2=9.210,P=0.001);术前A、B两组视力(BCVA,logMAR)分别为1.10±0.36及1.17±0.48;术后4 d为1.05±0.37及1.14±0.46,两组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中心凹结构的OCT特征:A、B两组完整型分别为10眼和21眼,萎缩变薄型分别为8眼和24眼,缺失型分别为7眼和3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界膜填塞术可以提高大型特发性黄斑的闭合率,较好地恢复中心凹的解剖形态,但在术后视力方面未显示优势。

  • 标签: 孔,黄斑,特发性,大型 剥除,内界膜 填塞,内界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枕大和Magendie疏通术(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枕大及覆盖Magendie44例(88%),两侧扁桃体间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间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11例(22%), Magendie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枕大池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间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经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病理学 治疗结果 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枕大和Magendie疏通术(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枕大及覆盖Magendie44例(88%),两侧扁桃体间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间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11例(22%), Magendie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枕大池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间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经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 标签: 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病理学 治疗结果 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法与五法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行ELRP的患者资料,其中观察组行三法ELRP 48例,对照组行五法ELRP 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结果、并发症、尿控恢复情况和肿瘤结局指标。结果全部9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Gleason评分、术前PSA、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体积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漏尿、尿道狭窄、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尿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缘阳性分别为2例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对照组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7个月,两组生化复发分别为1例和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五法ELRP相比,三法ELRP治疗前列腺癌创伤小、具有相似疗效,且未增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孔法 五孔法 前列腺癌根治术 腹膜外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法与四法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ELRP)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四法ELRP,观察组患者行三法ELRP。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指标、免疫功能及预后等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Gleason评分、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T1) CD3+、CD4+、CD4+/CD8+水平较术前(T0)降低(P<0.05),而CD8+水平较T0时增高(P<0.05);两组CD3+、CD4+、CD4+/CD8+水平于术后7 d(T2)时回升,而CD8+水平于T2时下降(P<0.05);且两组T1、T2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1时两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均低于基线水平(P均<0.05),T1、T2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化复发率及术后3、6、12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法与四法ELRP能获得相似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且三法ELRP对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前列腺癌 经腹膜外入路 腹腔镜 三孔法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