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哈尔滨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施工六标人中区间实例为背景,通过实践,形成一套完善的采用钢套筒的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施工技术,通过使用该技术,实现了在富水砂层中,地表建筑物众多的工况下,盾构顺利始发

  • 标签: 钢套筒,盾构始发,水土压力平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空肠吻合在肝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1例采用肝-空肠吻合术式的肝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Bismuth-Corlette分型:IIIa 6例,IIIb 6例,IⅤ型19例。术中出血量50~4000 ml,平均(1146±1082) ml,平均手术时间(346±118) min,平均肝-空肠吻合时间(35±13)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0±11) d。其中R0切除25例(80.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8%(8/31)。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8%、14.6%和3.6%,随访期间发现反流性胆管炎7例,胆肠吻合口狭窄5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肝-空肠吻合简单灵活,安全易行,可有效解决大部分肝部胆管癌胆肠吻合难题,扩大肝部胆管癌手术适应症。

  • 标签: 胆管肿瘤 空肠肠吻合术,肝门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Castleman病(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淋巴性滤泡组织增生,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分布于纵膈、颈部、腹部,目前国内报道很少。本文报道1例肝部CD患者,该患者曾被外院误诊为肝尾状叶肿瘤,通过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帝内经》经文应该如何去解读,在科研、临床工作中,许多初学者常常遇到一些《黄帝内经》译文,其存在医理难通,难以理解的现象。通过对《灵枢》中"神乎神客在"释解探讨,结合医理、哲学思维,通过查阅文献,实践体悟等方面进行解读探讨。旨在让更多医家了解中医经典,从而解读中医经典著作,增加对中医医理的理解和感悟,思考未来中医的发展之路。

  • 标签: 医学,中国传统 古籍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报道女性腰椎休病1例。患者系30岁女性,间断腰痛1年,加重2个月余。存在"炎性腰背痛",但入院后查HLA-B27阴性,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密度增高、关节面光滑、间隙清晰,骶髂关节MRI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无狭窄、软组织未见肿胀,腰椎MRI示L2~5椎体变扁、邻近椎间盘疝入、考虑"休病",根据以上结果诊断其为"腰椎休病"。患者无脊柱后凸畸形,故给予消炎镇痛、促进骨修复、抑制骨破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内科对症治疗,并密切随访,现患者腰痛症状明显缓解。本报道认为,"炎性腰背痛"并不一定诊断"脊柱关节炎",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 标签: 骨质疏松 休门病 炎性腰背痛
  • 简介:摘要本文从自动控制的机理,简要阐述了汽车电动尾系统的设计研究。利用与原有汽车尾门开合方式的对比,设计出具备防夹、自动开关等多功能的汽车电动尾系统,可以很好地弥补原有汽车尾门开合过程的缺陷,从而达到用户对汽车使用便捷性的需要。

  • 标签: 汽车 电动尾门系统 设计研究
  • 简介:摘要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各种原因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常见于肝硬化脉高压症,可并发消化道出血,是肝脏疾病中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大原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国内外对有关PHG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对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门脉高压性胃病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肝切除重建(THERR)与单纯门静脉切除重建(PVRR)治疗肝胆管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收治的101例PHC患者资料,其中接受肝切除联合THERR 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64.3±9.7)岁],接受肝切除联合PVRR 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63.8±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切除数据和术后近远期结果的比较采用t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 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及术前胆道引流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HERR组以扩大的左半肝切除为主(10/14,P=0.010),PVRR组以扩大的右半肝切除为主(12/19,P=0.001)。THERR组手术时间[(586±158)min]长于PVRR组[(453±88)min](t=3.087,P=0.004),持续肝阻断时间[(32.5±7.3)min]长于PVRR组[(12.4±3.8)min](t=10.325,P<0.01)。THERR组1例术后9 d死于肝功能衰竭,另13例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9%、57.1%、37.0%,PVRR组19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9%、37.8%、3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150,P=0.698)。结论与PVRR在PHC切除术中的作用相比,THERR应用于经选择的需同时行肝动脉和PVRR的PHC切除术,特别是需行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右支重建以保留右半肝的PHC切除术是可行的。

  • 标签: 胆管肿瘤 外科手术 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患者男,52岁,因“劳累后呼吸困难2个月,发现皮肤结节1个月”于2016年5月就诊我院,皮肤结节病理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EBUS-TBNA)淋巴结病理符合结节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肤结节缩小消失,但纵隔淋巴结进行性增大,经验性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吸收,最终诊断结节病合并结核感染可能性大,抗结核疗程18个月,随访5年病情稳定。

  • 标签: 皮下结节 淋巴结肿大 结节病 结核感染
  • 简介:摘要肝部胆管癌(HCCA)是肝胆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HCCA是最常见的胆管癌类型,具有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HCCA无特定的标志物,其术前诊断和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国内外就HCCA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HCCA的疗效有所改善。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术前引流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放化疗等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存。其中,术前放化疗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可选择的术式从传统的胆管切除术及肝切除术衍生出其他复杂的术式。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HCCA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CCA的诊断和多模式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诊断 治疗应用 肿瘤分期 肝门部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旋冬酰胺酶与培冬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LL患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用培冬酶治疗,B组采用左旋冬酰胺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铁蛋白(SF)、血沉(ESR)、乳酸脱氢酶(LDH)]、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4.23%,49/52)与B组(88.46%,46/5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SF、ESR、LDH、MVD、VEGF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冬酰胺酶和培冬酶治疗ALL患儿,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培冬酶可进一步调节血生化指标表达,强化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直接性腔静脉分流术(ugDIPS)治疗脉高压症的疗效及门静脉穿刺靶点的选择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应用ugDIPS治疗脉高压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门静脉穿刺靶点分为门静脉左支组(n=12)和门静脉右支组(n=17)。分别对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死亡率、术后症状缓解率、术前及术后的脉压力进行统计学比较,并使用Kaplan-Meier曲线对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成功实施ugDIPS,手术成功率为96.6%(28/29,1例因术中门静脉右支破裂被迫放弃分流术),无术中死亡病例。两组间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率、术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门脉压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症状缓解率96.4%(27/28),1例术后仍有消化道出血。两组间术后症状缓解率、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27例患者获得随访,左支组11例,右支组16例。两组随访期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8.2%(2/11)、12.5%(2/16);再出血率分别为18.2%(2/11)、6.25%(1/16);疾病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8.2%(2/11)、18.8%(3/16)。结论ugDIPS在超声引导下由肝内门静脉向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腔分流为可视操作,安全、有效。在分流前可先完成曲张静脉栓塞等断流操作,利于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脉穿刺靶点的选择对术后分流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门脉高压 超声引导 肝内门腔分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肺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报道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10月收治的1例肺Castleman病患者的诊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气管镜下穿刺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淋巴组织中见少量深染挤压的小细胞,倾向小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Vim、CD3、CD20均阳性,符合淋巴结组织表现。行全身麻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右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Castleman病,预后良好。结论肺Castl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必要时可行穿刺或手术切除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

  • 标签: Castleman病 肺门肿物 局灶型Castleman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和医用纱布在外科腔型伤口中的引流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18例外科腔型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填充引流伤口,对照组给予医用纱布引流伤口。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敷料引流作用、周围皮肤浸渍情况、吸液量、使用敷料数、纱线残留情况、换药时间和治疗费用情况。结果2组伤口愈合情况、周围皮肤浸渍情况、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内纱线无残留率、吸液量中位数、使用敷料中位数、换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0.0%(282/282)、5.43 g、14.00片、98.00 s,对照组分别为70.7%(208/294)、4.29 g、19.50片、152.00 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6.968, Z值为2.199、2.364、3.852,P<0.05或0.01)。结论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使用时伤口内不残留纱线,同时吸液量更多、用到片数更少、换药时间更短,可以作为一种优于医用纱布的外科引流敷料。

  • 标签: 引流 腔洞型伤口 医用纱布
  • 作者: 张超 杨斌 王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基础医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口腔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30079 ,College of Dentistr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IL 60612, U S A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后充填体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方法选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56颗(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制备Ⅴ类,分为2组(每组28颗)。实验组用预处理剂(Tooth primer)和新型自固化树脂(Bondfill SB)充填,对照组用自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和光固化复合树脂(Z100)充填。充填后样本牙进行疲劳实验:机械循环加载(49 N、1 Hz频率120万次)和冷热循环加载(5和55 ℃的水中分别浸泡1 min,共3 000次),模拟口腔环境的咀嚼负荷和温度变化。疲劳实验前后样本牙浸入50%氨化硝酸银溶液并还原银离子。用扫描电镜检测分析充填体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和内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用透射电镜观察牙本质界面超微结构。结果扫描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实验组牙本质表面边缘间隙较对照组小。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釉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0.67±0.15)μm]显著小于实验组[(33.54±10.27)μm](P<0.05)。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55.08±15.20)%]显著大于实验组[(25.15±12.47)%](P<0.05)。疲劳实验后实验组充填体表面和内部更易观察到内聚破坏。透射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本质界面比实验组有更多的银沉淀物;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实验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和充填体内部。结论充填Ⅴ类时本项研究所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釉质界面有较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而新型自固化复合树脂在牙本质界面有良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

  • 标签: 复合树脂类 牙修复体修复 Ⅴ类洞 界面适合性
  • 简介:摘要先天性-体分流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门静脉畸形,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包括婴幼儿胆汁淤积、肝脏肿瘤、门静脉相关性脑病、肝肺综合征和脉性肺动脉高压等。早期识别与治疗可预防并逆转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改善远期预后。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门体分流 门静脉